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李白送别诗的意象再现
——以许渊冲译文为例

2016-03-09 14:04周海云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意象

周海云

(蚌埠学院 外语系,安徽 蚌埠 233030)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李白送别诗的意象再现
——以许渊冲译文为例

周海云

(蚌埠学院外语系,安徽蚌埠233030)

摘要:文化语言学是一种关于意象的理论,其核心概念就是意象。中国传统诗词多以词语精炼、意象丰富著称,其中尤以李白的诗歌最具代表,其深刻的意境常常令读者沉溺其中,流连忘返,故而被视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珍品。本文从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出发,以许渊冲译文为蓝本,研究李白送别诗的意象传达。

关键词:文化语言学;意象;送别诗

对于文化与语言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不管是语言学家,还是文化学家早已认可,但是通过语言打通文化与心理认知的通道却时时难以取得有效进展。直到1996年,当代著名语言人类学家加利·帕尔默(GaryB.Palmer)在其出版的专著《文化语言学理论建构》(TowardsaTheoryofCulturalLinguistics)一书中,首次提出将语言人类学研究中的三大传统学派与认知语言学相结合,形成文化语言学理论,实现以语言为研究工具,探讨文化在心理的投射。

一、帕尔默意象理论

帕尔默的文化语言学理论从认知这一研究视角,彻底打通了意象、语言与文化三个核心概念之间的关联,并将这三者融为一体,成为构建文化语言学理论的三大基石。在帕尔默看来,语言并不仅仅只是传递声音的象征符号,其实际上是声音发出者内心心理活动的一种对外映射。正如所有的象征符号都是建立在意象的基础上,语言本质上也是体现出语言使用者通过语言这一工具向外传递自身心理意象,以便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换信息。那何为意象?帕尔默认为,意象就是呈现在我们脑海中的各种图像,但这种图像并不是凭空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而是要通过自身的听觉、味觉、嗅觉、动觉、视觉等五感来获取,其实质上是生物体在自有知识结构与共有文化规范的约束下,对外部世界的一种实践性建构,是一种客观经验在脑海中的重构,如贝多芬的音乐,芒果的味道、香水的气味、海滨沙滩上的漫步等。有了这些经历和体验,我们才有了想像和说话的能力。

可见,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理论的核心就是关于意象的理论,其更强调信息接收者在共有的文化规范约束下,基于语言符号在内心世界中建构起相应的映射,是对语言符号承载的文化信息的一种解读与加工。所以,语言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一种符号体系,而是以意象为基础的符号组合,而意象却是由个体的文化规范、知识结构与人生经历所决定的。

正如上面分析到的,意象不可能凭空诞生,是个体对外部世界认知的一种映射建构,而这种认知模式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形成。可见,文化会促进个体新的意象形成,经过长时间的沉淀,这些新意象会被更多的人认可、接受,新意象也就逐渐演化成一种文化符号,从而具有了相对固定的文化意义,文化自身也因此充满了意象。

受该理论的影响,此后很多学者在研究文化与语言的关联时,都将个体的意象加入进来,并把三者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二、李白送别诗意象传达

众所周知,诗歌一直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唐诗更被视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文化瑰宝,即使是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最耀眼的明珠之一。唐朝诗人李白,又被称为“诗仙”,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开创了古代诗歌的黄金时代。他的诗歌豪迈奔放、飘逸清新、浪漫瑰丽、题材广泛、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和奇妙的意境,在意象的选取上更带有鲜明独特的个性。李白的诗自身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合,非常适合作为文化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故本文从帕尔默意象理论角度,以许渊冲的译文为例,研究李白送别诗中的意象怎样在译文中得到有效传达。

(一)保留原诗意象

帕尔默曾经用一个很巧妙的比喻来说明世界各地文化的异同,他认为世界各地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文化就像大海中航行的各式各样船只,看起来似乎是各行其是,各走各道,相互迥异,彼此应无关联。但即使是式样差别很大的船都会有一个类似的沉重的大铁锚,以稳定船只的航行,不使其在航海中随波逐流。同样,文化也如此。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世界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向往,故而世界上可以有很多种文化,每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也可能会很大,但这些普世价值均会被这些民族文化的内核所包含,成为所有文化的共性范畴。也正因为彼此之间所具有的一些共性,才沟通了各种文化之间的关联,这也就为源语文化意象在转译过程中得以充分保留提供了基本前提。基于帕尔默的这一理论,当李白送别诗中的意象可以在目的语文化中找到对等的意象或是直接翻译也能使目的语读者很好的理解时,可以保留李白送别诗中的意象,以便更好的传达原诗的丰富意境。

比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许渊冲译文:Hislesseningsailislostintheboundlessbluesky,

WhereIseebuttheendlessRiverrollingby.

这是李白的一首送别诗,描写了诗人在江边送别友人乘船离去的情景,三、四两句正是写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作者打破以往惯例,很有想象力地只用“帆”来取代船。用船的一部分来代替整只船,呈现在诗中,不仅没有削弱船这一意象的整体性,相反更是平添出更多的想象空间。因为那个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船只航行更多借助风力,所以帆就成为整只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占据了较大的空间。当船只航行在远方,肉眼是难以捕捉到整只船的,能够看到的也就是那个帆而已。诗者的心中呈现出帆这一意象,深刻体现出诗者对诗友走时的依依不舍,因为即使船已远去,诗者仍旧注目远方,即使已经看不到对方身影,但也凭借那一帆影承托久久无法消散的惜别之情。为何如此?因为那个时代,社会发展水平低下,不仅路途遥远,通讯也十分不畅,故友一别不知何时才能重新获知其消息,更不知何年才能重新再见,故而诗中使用了“孤帆”一词,这并非简单地指浩瀚的长江上只有那么一只帆船,而是刻画出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从而更是增添离别时的忧愁和思念。

于是当读者读到这两句诗时,心中自然就会浮现出这么一副场景,“孤帆”在“碧空”的映衬下,渐行渐远,逐渐淡出诗人的视线,只剩下一点影子,最终消失在水天相接处,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目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的流向天际,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于江水,陪同那帆一起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读到这,我们不仅想象到李白与诗友之间诚挚的友情,同时也能感受到李白那一抹无法抹去的忧愁,即使是在“碧空”这么一个好的天色下,都无法让生性豪放的李白感到释怀。如此复杂的情感活动就这样巧妙地体现在这目送孤帆的意象中了。

许渊冲在翻译时把“帆”用“sail”来直译,保留了原诗的意象,这是因为中文的“帆”与英文的“sail”两者指代的意象一致,也不存在文化理解上的差异,正是中西对于这一意象具备相同的心理认知,才使得直译成为最佳的翻译方式,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语言的审美情趣,使目的语读者也可以置身其境,深切体会到李白诗歌中情景交融、余味无穷的意蕴。

(二)改写原诗意象

在帕尔默看来,研究语言就是研究传统文化与新经验之间的相互碰撞。语言实际上是使用者自身心理意象的一种外在折射,受到使用者自我认知与文化规范的双重约束,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的意象都是由社会文化和个人经验的积累构建而成。于是,意象要么是在社会交流中形成,要么就镶嵌在社会结构中,作为意象的一种外在折射,语言也就与使用者所处的文化密切相关。

语言并非在真空中传递,而是在一定的语境中传递使用者想要表达的信息,但语境却时刻在发生变化,语言在其中的传递总会出现一定的信息损耗,如果同一文化背景的接收者,在收到语言信息后,可以凭借共有的文化规范对其迅速解码、修补,还原传递者想要表达的信息。如果是非同一文化背景下的接收者在对来自于异文化的语言信息进行解码时就会显得十分困难,不仅会使得信息失真,甚至有可能出现解码错误,偏离传递者的本意。对于这一跨文化交际难题,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给出了另一视角的阐释,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通向语言使用者内心的窗户。在帕尔默看来语言不仅仅是人际交流的工具,文化记录的载体,更是我们感知和理解世界的形式,因为每一个个体都是按照母语习惯来接受世界的,而且这种接受决定了他的思维、情感、知觉、意识和无意识的格局。由于母语暗含使用者所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社会规范,是其长期生存环境刻画在其身上的历史印记,是难以抹去的文化基因,因而个体会倾向于用母语的规则体系去理解外来语所要传递的信息。有时两种文化交汇一点,双方就能很好地理解各自的意愿,各自意象就能完美重合,如果两种文化彼此迥异难以达成共振,各自所理解的意象可能就存在很大误差。这一过程就是个体利用自身传统对语言所传递的新经验的同化与吸收。

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较大,构成各自文化环境的世界观、认知思维模式、语言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这种不同就导致同样的语言符号却创造出不同的意象,因此对于李白诗歌中让目的语读者不易理解或容易误解的意象,就要改写原诗中这些意象,以便目的语读者更好地欣赏这些诗歌。

比如: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送友人》

许渊冲译文:Onceherewesever,youandI,

You’lldriftlikelonelythistledown.

这是李白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李白与友人策马辞行,依依不舍,动人肺腑。这首诗歌充满了丰富的意象,青翠的山峰,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流云,长鸣的斑马,融自然美与人情美于一体,写得气韵生动。然而“孤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有意象,“孤蓬”即飞蓬,是一种很小很轻的草,枯后根茎易断,会随风四处飘转。在这里诗人选用“孤蓬”,既体现了,此次一别,大家各奔东西,相隔万里,恐难再见的一丝忧愁。更为甚者,诗人是在借“孤蓬”抒发一种哀怨。叹自己与友人根基尚浅,常常成为朝堂之上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空有满腔抱负,却难以一展所学,落得身世飘零的处境。如果读者自身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嵌入有关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的知识,就很容易感同身受,一丝幽怨浮于心上,从而深刻体会诗者为何借孤蓬寄托心曲。

此诗中李白意指友人就要像蓬草那样随风飞转,远赴万里之外,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这种深度的文化壁垒使英语读者无法直接理解原诗的历史内涵,很难建立起孤蓬和友人离去便行踪不定、任意东西的联系。这种文化的差异往往会导致文化意象的曲解,造成诗意的不可传达。许渊冲就改用 “thistledown”进行翻译, “thistledown”意为“蓟花的冠毛”,非常轻盈,会随风飘荡。蓟花为苏格兰的国花,许渊冲用目的语读者熟知的这一意象取代孤蓬,达到同样的转喻效果,成功展现了原诗的意境,原诗的艺术效果得到了生动的呈现。

三、结语

本文从帕尔默文化语言学意象理论入手,对许渊冲英译的李白送别诗的意象传达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笔者认为译者在翻译作品时,要以准确传达诗中意象及其情感为首要任务,为此,译者要准确理解原诗意象的深刻文化内涵,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接受能力,尽可能的使目的语意象准确传达原诗意象,使目的语读者更好的欣赏原诗和诗人产生共鸣。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帕尔默意象理论对诗歌翻译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无疑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为诗歌翻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PalmerGary.Towardatheoryofculturallinguistics[M].AustinPublisher:UniverseofTexasPress, 1996.

[2]纪玉华.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理论的构建思路[J].外国语,2002,(2):41~46.

[3]屠国元,廖晶.英汉文化语境中的翻译研究[M]. 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4.

[4]许渊冲.李白诗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 1985.

[5]袁行霈. 汉英对照新编千家诗[M].北京:中华书局, 2000.

[6]冯军.帕尔默“文化语言学”及其发展评述[J].绥化学院学报,2015,(8):72~74.

文章编号:2095-4654(2016)04-0101-03

收稿日期:2016-02-24

基金项目:蚌埠学院科研立项课题“文明的对话与次生文化的生成机理研究”(2015SK07)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意象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一场细雨,携着意象而来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意象五邑·刘新祥 意象绘画作品
意象·音画
——论交响乐组曲《草原意象》的意象美
意象、形神
说荷、画荷、意象荷塘
从艺术创造的自觉到追求诗歌意象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