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临床医学教学改革

2016-03-09 06:57王磊
人力资源管理 2016年3期
关键词:临床医学综合能力教学改革

王磊

摘要:临床医学作为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其对于医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量与临床实践能力都有着极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医学院开展针对临床医学的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提升临床医学教学质量,从而实现提升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然而由于临床医学教学涵盖较多内容、因此改革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结合工作经验,探讨了旨在提高医学生综合能力的临床医学教学改革措施,供有关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综合能力 临床医学 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医学的价值愈来愈突出。医学生作为临床医学的继承者与开拓者,如何对其进行有效教育的问题受到了医学界的热议。我国临床医学教学依然存在着许多缺陷,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医疗事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开展大刀阔斧的临床医学教学改革工作。

一、临床医学概述

广义上看,医学中对疾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等专业学科的总称即为临床医学。研究疾病诱因并开展诊断工作,进而促进人体健康的学科则是临床医学的狭义定义。临床医学的主要目标是依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以分析疾病诱因、确定病灶位置以及制定针对性的诊疗方案,从而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现代社会中疾病种类繁多,许多疾病的发病机理复杂、诊断工作具有颇高的难度。所以,医学院校必须加大临床医学的教学改革力度,从而保障优秀医学人才的质量与数量。

二、临床医学教学改革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值得注意的是,临床医学不仅对从业人员的实践能力要求极高,同时也需要相关人员具备充足的临床医学理论知识,理论是指导实践工作的基础因素,而实践又是理论知识的反馈。为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采用案列教学法,如此能够使得学生在吸收临床医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激发自身对于临床实践的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储备量与临床实践能力双重提升。

2.学科交叉原则。为了实现培养复合型临床医学人才的目的,临床医学教学改革工作必须遵循学科交叉原则。其他医学学科与临床医学的有效融合,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学习各学科的精髓内容,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临床医学教学现状

1.学生学习能力不强。临床医学囊括多类技术内容、具有较高难度,如果学生综合素质较低、学习能力不强,则很难精通临床医学的知识原理。由于我国多年来实行具有应试教育特征的教育模式,导致许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造成了我国高中毕业生整体学习能力较差的局面。对于临床医学教学工作而言,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在课堂上很难理解教师的授课内容,该种状况持续下去极有可能使得学生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如此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

2.教学课程中理论知识过多。就目前状况而言,国内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偏多、实践内容过少的现象非常严重,极大地制约了临床医学的发展。实践能力是一名合格医生应当具备的最重要的基本能力之一,而临床医学教材中理论知识过于丰富、实践内容有所欠缺的现状不仅无法增强学生对实践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也难以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效率,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工作造成了负面影响。

3.实践内容与理论知识结合工作不到位。除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比例失调外,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也未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有效地融合。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或出于教学成本的考虑、或担心学生在实验中发生意外而限制了学生的实践时间,甚至造成部分学生从未进行临床医学实践的现象。此外,有些教师虽然给予学生较多的实践机会,然而由于其在教学中只一味地让学生动手操作、未要求其及时地总结实验成果,此类教学模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四、如何改革临床医学教学工作

1.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部分教师难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有效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内容,从而造成医学生的综合能力较难提高的现状。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医学院可以通过组织专业知识培训活动与举办行业专家讲座等形式来切实加强教师的各方面能力,从而使其更加适应新时期临床医学教学工作的各类要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案例分析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能够促成活跃课堂探讨氛围的形成。学生们参与到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之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助于其学习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学生通过总结各类临床案例,也能够意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这就为教师后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健全临床医学评价与考核体系。目前,专业课分数是医学院校评价学生综合能力主要也是唯一的参考标准,而这种评价体系本质讲缺乏合理性,容易导致学生因一时成绩下降而否定自己、从而产生厌学心理。所以,应当完善健全医学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学校应当拓宽考核内容,用多种考核内容按比例换算成绩的方式取代原有的唯学习分数论评价考核体系。医学院校每年都有大量的实习生前往医院实习,对这部分学生的考核工作应当充分考虑医院对学生实习情况的评价。同时,新式学生评价考核体系应当兼顾理论与实践考核内容,二者的分值需要大致相同。教师在期末考评或者阶段性评价工作中将学生理论学习与医学实践表现换算为具体的分值,汇总得出学生的总分数。在某些情况下,评价体系还可以加入计算机能力、责任意识等考核内容,以求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3.改进临床医学课程体系。以往的临床医学教学课程理论内容过多、实践知识偏少,导致学生在花费大量时间来背诵课本内容后却无法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因此,临床医学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便是改进教学课程体系,使得学科中的实践内容与理论知识有效地融合,力求让学生在在吸收临床医学理论知识的同时能有效地将其应用于实践活动当中。此外,需要保障学生进行医学实践的时间,学校应当投入足够的资金用以购进试验原材料以及各类医疗设备,从而提高学生实践环境的真实性。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与医院展开合作,制定专项人才培养计划。学校与医院签订合作计划,保证学生在毕业后能进入合作医院实习。医院应当安排经验丰富的医生指导毕业生的实习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融合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与沟通能力。现阶段国内医患关系较为紧张,患者报复医生的暴力犯罪事件频繁见诸报端,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为此,在临床医学教学改革工作中必须加入学生与患者沟通能力的培养内容。教师需要教导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重视与患者沟通、及时排解患者的烦恼与苦闷,在发现患者情绪波动较大并可能对自身人身安全产生威胁时,应当保持冷静、平和地与患者交流,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在发现患者失去理智而具有一定危险性、容易误伤其他患者或者同事的情况下,应当及时通知医院保安或者报警,尽量避免与患者发生正面肢体冲突。

综上所述,临床医学教学改革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其将对医疗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有关教师应当积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善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学校方面需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环境,如此方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毛淑芳,张凤英,赵秀荣,高玉峰,段一娜.依托社会实践载体加强临床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3(4)

[2]梁云云,叶志丹,潘翠环.康复医学教学中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中外医疗, 2012(36)

[3]赵婧,屈艺,母得志.浅谈儿科临床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0(27)

猜你喜欢
临床医学综合能力教学改革
探究式教学在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作文教学方法简析
新医改模式下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5+3”培养模式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思路探索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