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健美操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一体化模式研究

2016-03-12 08:16
运动 2016年23期
关键词:课外课堂教学教学

盘 华

(湖南科技学院体育学院,湖南 永州 425000)

理论与方法探索

高校健美操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一体化模式研究

盘 华

(湖南科技学院体育学院,湖南 永州 425000)

针对高校健美操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相脱节的现象,要加快一体化研究,让课堂与教学相融合,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本文主要是从健美操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一体化模式的概念、理论基础、价值、现状、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一体化模式的实现贡献力量。

高校健美操;课堂教学;课外训练;一体化模式

1 健美操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一体化模式的概念

所谓的健美操教学与课外训练一体化模式指的是将内容与实践进行有机融合,不只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让教学为训练服务,训练充实教学内容。给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搭建一个展示的平台,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让这些同学进一步提升的同时,也为我国的竞技健美操成员选拔,提供一种途径。

2 健美操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一体化模式的理论基础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趋于多元化,这种多元化的需求导致了体育教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了响应素质化教育,跟上新课改的潮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学生的自主性是体育改革中要加强重视的方面。健美操作为一种体育项目,扎实的基本功是必须具备的,健美操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量变才能达到质变,每一个阶段的积累都是必不可少的,健美操课堂作为教学基础中的基础,要想培养出优秀的队员,必须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就目前而言,最适合的无疑是教学与训练一体化的模式。

3 健美操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一体化模式的价值

3.1 有利于全面型人才的培养

根据现在社会发展趋势,多能一专是社会化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的一体化模式将学生的知识体系、专业技能、综合能力相结合,利用多元化的发展平台,培养学生多样化的能力。通过一体化模式的实施,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管理和交流能力。不但能培养出具备高水平专业技术的优秀运动员,还能为国家的教育骨干提供优秀的人才。因此,健美操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一体化模式的实施为我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基础。

3.2 有利于专业人才梯队的建设

社会环境是体育事业发展的摇篮和基础。只有健美操运动融入到大的社会环境当中,才能得到持续和谐的发展。通过高水平健美操学生和优秀的运动员对该运动的宣传、号召,健美操培训基地对中小学生的训练等方式来建设健美操的社会环境。形成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有序性、层次性、科学性的健美操梯队建设。当然,健身工作者的专业技能要进行定期培训,提升个人素养,更有利于人才梯队的建设。另外,建设健美操强化班、与社会团体进行合作也是改善资金不足、创建优秀的人才梯队的有效方式。

3.3 校园文化建设效益

良好的校园健美操文化有利于健美操的有序开展,是健美操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构建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的一体化模式,要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健美操训练的重要任务。首先,运用竞赛、表演等活动形式组织健美操训练,潜移默化传递健美操的文化、价值、内涵,从而丰富校园的文化内涵。另外,通过健美操在校园内的定期表演,增加运动员的人气,利用其号召力带动健美操的发展,为建设丰富和谐的校园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4 健美操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一体化模式的现状

4.1 健美操训练模式现状

现在的健美操训练模式主要是重视整套动作的连贯性、流畅度和整齐度,注重动作的强化,忽视了理论知识、基本身姿、步伐的训练。基本功的扎实与否关系着健美操的优劣,对健美操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影响着能力的提升。现在的健美操训练模式是有偏重性的,不科学的。

4.2 健美操课程教学现状

时代的快速发展决定了健美操这一新兴运动的发展和创新,传统的健美操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多是以教为主,这种方式往往会导致学生的“消化不均”,而且优秀的健美操运动员除去课堂之外没有接触的机会,课程的结束大多意味着健美操运动的结束。因此,健美操的教学不但要根据学生需要探索出适合学生和适合健美操发展的新的教育模式,还要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的社会环境,利于学生的课外延伸学习。

5 构建健美操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一体化模式

健美操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一体化模式是采用一种分层分组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单班教学,以不同的班级组织形式和不同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为了使课堂授课方式和课外训练得到完美的结合,我们可以将这一模式分为4个阶段。第1阶段:课堂教学阶段。为了给喜欢健美操的学生提供接触机会,可以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呈献给大家。教一些基本的步伐,不但可以引导学生入门,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基本功。在最后考核时,不要过于死板,要灵活地运用,可以同时设计几种不同的考核方式,如套操队形的变化、动作的创编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健美操的认识与运用。 第2阶段:课外俱乐部阶段。对一些喜欢健美操的同学,单纯的课堂学习是不能满足其需求的,而俱乐部作为一种课堂的有效延伸,能够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健身课程,让学生能够在课外得到很好的锻炼。当然,这是一种自主选择的途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考虑。第3阶段:作为专项课学习阶段。学生通过前期选修课的学习和课外俱乐部的锻炼,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现阶段的方式已经不再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了让学生的专业能力进一步强化,专修课程的开展是必要的。通过小班精修的方式让每个人的能力得到锻炼,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通过参加一些校内外的健美操比赛,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和社会参与能力。第4阶段:健美操竞技运动队训练阶段。前期班级授课阶段为健美操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俱乐部阶段加强学生对感觉的培养,巩固了基本功,而专业课的学习能够使各项能力得到升华,各种比赛的参加丰富了学生的舞台经验,培养了学生的表现力。层层递进的前3个阶段为健美操竞技运动员的选拔提供了基础,经过专业的竞技训练队教师的指导和训练,为专业队培养后备军。

6 健美操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一体化模式在推广面临的问题

6.1 高校健美操教学训练资金缺乏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健美操教学发展并不成熟,还处于发展普及阶段,国家对这一块发展的重视度不够,能够给到的运动教学训练补贴经费不足,而学校本身的经费是有限的。健美操这种集美感与运动为一体的表演型项目,只有多参赛,才能积累丰富的经验,更快地提升运动员的各方面技能。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现在所具备的资金并不足以支撑多项赛事的开展,这样是不利于高校健美操的长期发展的,更有甚之,训练队还会面临停训、解散的危机。

6.2 高校健美操教学训练时间难协调

高校学生本身的课业压力就重,专业广泛,再结合高校不同专业、不同上课时间地点的运作模式,除去上课时间,只能充分地利用学生有限的课余时间。再加上对体育运动不重视,大多采取不支持、不鼓励的中立态度,让时间更加难协调,没有充足的时间保证,训练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6.3 高校健美操教学训练选材、设备不完善

健美操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项目,发展尚不完善,教材的选择性比较少,致使专业与非专业采用一样的教材,专业运动员使用缺乏难度,非专业运动员使用则难度过高,高不成低不就,不能因材施教。在健美操教学中,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各种新型器材,导致现在的训练方式仍旧停留在一个传统、单一的模式,较低的起点,延长了队员的成才周期。

7 健美操课堂教学与课外训中练一体化模式推广问题的解决策略

7.1 加大资金投入

训练经费作为课余运动训练正常开展的物质基础,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所以,要想建立专业化的运动队伍,就必须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重视体育的发展,为健美操的有序开展提供基础保障。学校方面,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态度,重视健美操的发展,加大对这一体育项目的投资。另外,公益基金赞助和企业冠名赞助也是缓解资金压力的有效措施。所以,积极地拉些校外赞助,力求与这些校外企业长期合作是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

7.2 协调训练时间

充足的训练时间是好的训练效果的前提。面对训练时间不足的情况,可以与校领导进行协调,看是否能够增加业余时间。另外,在有限的时间中提高效率,合理利用安排时间,加大训练力度。选拨出优秀的团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表演,力求将艺术文化带到广泛的学生群体,形成浓厚的健美操文化氛围。

7.3 完善高校健美操教学训练选材、设备

首先,选材问题。之所以有选材问题是因为关于健美操方面的教材并不完善,量少,可以组织专业的训练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进行教材编撰,将实际教学中的问题重点描述,方便学生的学习。对已有教材的选择要更加慎重,选取与学生能力相符的教材是十分重要的。另外,设备不完善。上述资金问题的解决为购买设备扫清了障碍,专业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购买,并且要及时维护和更新。当然,设备充足后也不要当成摆设,要将其充分地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课程之中,达到训练的目的。

8 结 语

本文主要是从健美操教学的实际出发,对一体化模式的形成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力求为健美操运动的发展提出新思路。所有新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番挫折,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健美操的发展亦不例外,只要找对了方式方法,相信我国的健美操教学质量可以更上一层楼。

[ 1 ]涂运玉,魏华,罗明辉,等.高校健美操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一体化模式研究[ 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3):49-50,53.

[ 2 ]田擎.课外俱乐部培养体育院系健美操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研究[ 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 3 ]马晓丹.山西省普通高校学生体育活动伤害事故现状及对策研究[ D ].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2.

[ 4 ]马驹.江苏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健美操课程现状调查研究[ D ].扬州:扬州大学,2015.

[ 5 ]张丽.浙江省大学生参与健美操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D ].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2.

G831.3

A

1674-151X(2016)12-098-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3.050

投稿日期:2016-11-10

盘华(1981—),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健美操教学与训练、社会健身指导。

猜你喜欢
课外课堂教学教学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