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医藏象学说试论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培养

2016-03-16 06:09王洪彬崔建美孙娜武淑娟李旗马树祥齐峰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藏象医学院校高校教师

王洪彬,崔建美,孙娜,武淑娟,李旗,马树祥,齐峰

(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河北唐山063000)

以中医藏象学说试论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培养

王洪彬,崔建美,孙娜,武淑娟,李旗,马树祥,齐峰

(华北理工大学中医学院,河北唐山063000)

通过中医藏象学说,分别从心主神志、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肝主疏泄、肺主治节等方面论述医学院校青年教师自我发展的精神动力、职业生涯的源泉、职业倦怠的缓解,提示在医学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的培养过程中,除注重青年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外,还应注重其与高校、医院及整个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提高医学院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及医疗水平。

藏象学说;中医;青年教师培养;医学院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校教师队伍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批青年教师迅速充实高校教师队伍。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有139.27万人,入职10年内的青年教师占55.49%,青年教师成为高校教学科研的新生力量[1]。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多数身兼教师和医师双重身份,其个体自我发展及对高校、医院和社会环境的适应性是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提高的关键。

中医藏象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主要体现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本文试以中医藏象学说论述我国医学高校“双师型”青年教师的培养。

1 心主神志,青年教师自我发展的精神动力

21世纪以来,我国医学院校招聘教师的条件不断提高,博士毕业生已成为医科大学招聘教师的基本条件。作为一名博士生,他们在医学领域的专业技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从学生角色进入教师角色,存在着主观能动性差、育人意识淡薄、学术功利化、爱岗敬业精神不强、自身表率作用欠缺等一系列问题[2]。由此导致他们走向讲台时,对教学设计、课程开发、方法选择、模式建构、教学交往、研究性教学、信息媒体手段的使用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甚了解,课堂教学中的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明显不足[3],教学效果较差。

中医认为心藏神,主神志,与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密不可分。心主神志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如果心主神志功能异常,则可出现失眠、多梦、健忘、心神不宁甚至昏迷、谵妄等临床表现。因此,通过采取名师讲堂、卓越讲坛、青年教师授课大赛、青年教师导师制等举措,发挥青年教师“心”的功能,调神治神,使青年教师的心神放在教学和医疗上面,积极调动青年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转变自身的思维模式,稳定思想,认清自身优劣势,扬长补短,做好发展规划并循序渐进执行,使青年教师从主观上愿意去教学,提高他们的职业认识、培养他们的职业理想以及职业情感,认识高校医学教师应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甘于献身的精神、对学生充满关爱等道德素养,就能开创教学工作的新局面[4],从而使医学博士生迅速进入教师和医师的角色。

2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的源泉

中医认为肾藏精,为生命之源,为先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如果说进入教学岗位是青年教师职业生命的起点,那么在进入教师岗位之前,我们一方面应改革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增设教师教育课程模块,为一些愿意从事教师工作的研究生提供知识技能的学习条件和参与教学实践的锻炼机会[3];另一方面应完善岗前师资教育,有针对性、系统化地对其进行师资教育专题培训,使其掌握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端正教育思想,能够较快达到岗位职责要求,更好地履行教师岗位职责。

当青年教师进入教师岗位,开始教师的职业生涯,就要侧重后天培养。可开展青年教师研习营活动,着重从教学工作流程及备课、授课、考试、网络教学、毕业设计(论文)等主要教学环节对教师进行培训考核;对授课技巧、多媒体课件制作、命题阅卷和现代教育技术等进行重点培训;对讲稿、教学大纲等教学档案材料的撰写进行专项培训;组织教师开展教学自我训练活动,使教师尽快熟悉教学环节,掌握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快速提升教学能力;采取“名师工作坊”的形式,由教学名师牵头组成专家队伍,组织对新开课和开新课的教师进行试讲答辩,实行任课资格准入制,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保证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此外,教师专业和医生专业一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作为“双师型”医学院校的青年教师,还要注重临床医疗和教学的实践环节。

3 肝主疏泄,肺主治节,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

在成为专家型教师之前,青年教师通常要经历一个比较漫长的职业生涯期,许多教师不免产生职业倦怠感,造成教师专业发展停滞和动机缺失,使其仅能勉强维持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工作绩效低。调查显示,70.12%的教师感觉当教师越来越不容易,压力很大;56.26%的教师工作中的烦恼多于快乐;30.41%的教师工作中经常有烦恼[5]。医学专业教师倦怠程度更高,学历越高倦怠越严重,讲师和副教授倦怠比较严重,30~39岁成就感降低最严重,40~49岁情感耗竭最高[6]。工作时间长[7],工作内容重复、单调乏味,职称晋升竞争激烈,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压力大等原因,造成了医学院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疲惫感和失望感[8],这与中医肝肺功能失常,气机调畅失司,导致情志异常有关。肝主疏泄,肺主治节,治理和调节全身气机,推动气血及津液的运行,有利于情志的调畅。因此,举办教师午间漫谈活动,加强跨专业青年教师的有效沟通与协作,为教师提供思想碰撞、教育研讨、成果共享、相互学习交流的渠道。同时学校委派教学名师、教学督导专家、心理咨询师为广大教师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活动,调理肝肺功能,二者互相协调,调畅全身气机,缓解及消除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综上所述,青年教师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医学院校教育质量的高低[9],在医学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的培养过程中,要注重青年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还要注重其与高校、医院及整个社会环境的协调统一,增强其适应性,提高医学院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及医疗水平。

[1]李明成,陈建平,童明波.着力实践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3(1):29-32.

[2]汪蓓,高秀玲,陈莹,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途径初探[J].经济师,2013(12):149-151.

[3]张忠华,周国华.强化工作针对性力促青年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3(6):24-26.

[4]冯艺萍.医学院校青年教师的自我培养[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7):1091-1093.

[5]方达.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及预防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4):52-53.

[6]孟勇.积极心理学取向的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1.

[7]杨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心理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7):91-92.[8]陈久奎,刘敏.论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及其培训[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11):49-53.

[9]胡俊生.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须打“组合拳”[J].中国高等教育,2012(21):56-58.

G451

A

1671-1246(2016)10-0013-02

华北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1446-04);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K1508)

猜你喜欢
藏象医学院校高校教师
藏象辨证体系的理论构建研究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藏象学说本质研究概述
中医藏象学说中肺相关术语的英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