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的实质、特征及教育价值

2016-03-16 08:22曾煜恒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校本价值科学

曾煜恒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校本课程的实质、特征及教育价值

曾煜恒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湖南 长沙410081)

校本课程蕴涵着民主意识培养的教育价值、合作精神养成的教育价值、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的教育价值、培养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能力的教育价值、注重个性发展的教育价值和人文与科学整合的教育价值。

校本课程;实质;特征;教育价值

1.校本课程的实质及特征

当前,无论在教育理论界还是在教育实践界,“校本”都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如“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校本培训”等。所谓“校本”,就是“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为目的”的意思。所谓“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其实质就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和办学理念,在对学校学生的需要进行系统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或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编制出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包括课程文本和各种活动)。其特征主要有:

1.1 适切性。所谓适切性就是指校本课程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切合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生活实际。一般说来,国家课程重视普遍性知识而相对忽视特殊性知识、重视理性知识而相对忽视非理性知识、重视学术知识而相对忽视生活知识。而普遍性知识、理性知识、学术知识通过专家、学者的甄选成为课程内容,走进师生的教学生活,其结果可能会割裂知识与特殊境域及现实生活的联系,与师生的实际需求有差异或差异较大。而校本课程则主张普遍性知识与境域化的、个人化的知识的统一,理性知识与非理性知识的统一,学术知识与生活知识的统一,知识是建构的知识等。因此,校本课程弥补了国家课程在特殊性知识、非理性知识、生活知识、境域化的知识和个人化的知识方面的不足,从而更加适合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生活实际。

1.2 参与性。参与性就是要求校内外的相关人员参与校本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管理等课程决策的全过程,实现课程决策的民主化,借以提高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的课程参与意识与决策技能,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首先,积极参与课程目标的制定。校本课程目标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个性,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具有民主法制意识,遵纪守法;具有自我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环境责任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和科学素养;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成为于己于人于家于国有利有益之人。其次,积极参与课程内容的制定。校本课程要改变传统课程“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倾向,加强校本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第三,积极参与课程结构的改革。校本课程要改革传统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状况,加强活动课程、综合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开设,适应不同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第四,积极参与课程实施。校本课程要改变传统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和死记硬背的现状,注重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的能力。第五,积极参与课程管理。校本课程要打破国家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强调在国家课程的指导下,实行地方、学校的课程管理,关注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第六,积极参与课程评价。校本课程要改变传统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选拔、控制的功能,加强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功能。

1.3 灵活性。灵活性是指学校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为指导,灵活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灵活地选择符合当今社会和生活世界的现实需求的校本课程内容,让校本课程内容体现人性化、现代化、活动化、生活化与综合化;灵活地调整校本课程结构,强调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结合,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灵活地开展校本课程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以及评价的发展性;灵活地落实校本课程管理,强调课程的统一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灵活地处理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加强课程与教学的整合,注重教学中知识技能的掌握,智能的培养与体验性、探究性、生活性的结合,提倡交流、合作与自主创新学习,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鼓励网络支持下的协同教学等。

1.4 多样性。多样性是指校本课程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研发出多种多样的校本课程文本,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校外活动,尽可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实际需求。

1.5 差异性。差异性是指校本课程建立在国家课程的普遍性基础上,强调课程应体现学生的不同需求、学校特色和地方差异,如学校的文化差异、地域差异、民族差异、宗教差异、经济差异等。这些差异导致学校教育问题不尽相同,校本课程也不完全一样的结果。因此,校本课程强调课程应面向学校教育现场,全力解决学校环境出现的教育问题。

1.6 生活性。生活性是指校本课程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把“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有机整合、谐调统一。“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既相互区别,又互相联系。首先,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生活世界是建立在日常交往基础上的,由人与人之间所结成的丰富而生动的日常生活构成的世界。科学世界是建立在数理-逻辑结构基础上,由概念原理和规律规则构成的世界。其次,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是内在、历史地统一的。这主要表现在:第一,科学世界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是生活世界的理性沉淀物,是生活世界的抽象图景。”它们是同一世界的不同方面,是相互作用、相互滲透、历史地统一的。第二,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在特定条件下,科学世界也能提升生活世界的意义[1]。

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是直观的、具体的、现实的和历史的,因而也是丰富的,它给人以感性的生存基础。人们在“生活世界”中进行生动的、充满“人格主义态度”的交往,因而也是目的、意义和价值的源泉。“人在科学世界里所获得的理智方面的发展,只有回溯到现实的生活世界中才能被赋予其人生的意义。”[2]28回归生活世界——追求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统一,是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也是校本课程所追求的。只有让“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成为学生自己的世界,才能使学生在自己的世界里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生活、成长,在生活、成长的过程中忘却痛苦与烦恼,体验快乐与幸福;获取知识与技能,展示智慧与情感,收获尊严、价值与意义。

2.校本课程的教育价值

通过对校本课程的实质及特征的学理分析,校本课程蕴含着巨大的教育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民主意识培养的教育价值。校本课程是政治民主与权力下放运动的产物,主张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参与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参与课程实施、评价、管理的全过程,实现课程决策的民主化。进而形成学生的民主意识,让学生积极地、民主地参与多样化的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在此过程中,体悟民主的真谛,理解民主的意义,实现民主的价值。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的民主大厦添砖加瓦。因此,校本课程的参与性特征对学生民主意识的培养有着重大的教育价值。

2.2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育价值。传统课程的内容强调科学性、逻辑性、普遍性,重视间接知识,学习上强调以教师主导下的“他主学习”为主。而自主学习是校本课程追求的目标之一。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和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2]131。它具有能动性、独立性和异步性的特点。自主学习的教育价值主要在于促进学习者适应未来学习化社会,学会在学习化社会中自主地获取所需信息、提升自我品质、实现自我价值、找寻自我存在的意义。

2.3 培养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能力的教育价值。传统课程的活动主要在教室进行,与书本为伍,逐渐远离社会生活,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与成长,“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校本课程主张教室活动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关注培养学生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能力。所谓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适时走出教室和校门,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社会责任感,增强实践和社会适应能力,获取直接经验和人生感悟为主旨的教育活动。其主要目标是:

·丰富经验,拓展知识,增进社会适应与社交能力。

·体验生活,感悟人生,形成进取的生活态度,健康生活方式。

·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对他人、对社会富有感恩之心,自觉服务人民,回报社会。

·树立环保意识,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

·促进自我完善,肯定自我价值,形成良好个性,促进自我持续、健康成长。

2.4 合作精神养成的教育价值。校本课程重视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这个既充满竞争,又充满合作的世界里,一个人单枪匹马闯荡世界而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与人真诚合作尤其重要。学校生活中学生的合作精神的培养不可或缺。学生的合作精神主要是在合作学习中形成的。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班级或小组的每个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结成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关系,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所在的班级或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达到共同进步之目的。它不仅能使学生在班或小组里学到更多的东西,而且对学生在将来与人合作共事、和睦相处,以及在事业上的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

2.5 注重个性发展的教育价值。传统课程偏重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性发展。而校本课程在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性发展的同时,更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也就是说要使人的个性充分地、自由地发展,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形成人的创新才能,激发人的开拓精神,提高人的价值。一个主体意识较强的人,才能富有激情与理想,懂得自尊、自爱、自强、自立、自制,对自己的一切负责;才能具有尊重他人的人格和意见,善于同他人和睦相处,合作共事;才能具有对家庭、对国家、对人类的使命感,充分实现自我价值。一个具有开拓进取、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能突破传统,不盲目从众、唯书、唯上;才能面向未来,求真务实,勇于革新,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尊重他人的劳动与贡献,注重实效;才能目的明确,思维活跃,想象奇特,爱好广泛,善于随时空的改变而调整自己,表现出较强的应变力、适应力和自信心[3]。

因此,校本课程注重课程目标的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同时,更强调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同步正向进行。

2.6 人文与科学整合的教育价值。传统课程过分强调科学在人的发展中的教育价值,而对人文的教育价值重视不够。校本课程则强调人文与科学彼此关照、相互包容、谐调统一,构建人文科学性课程。所谓人文科学性课程,是一种在人文的引领下,以科学为基础,以完善、解放自身为目的的课程。它强调人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辩证统一,致力于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相互融通,谋求“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和谐统一,主张人文科学课程与自然科学课程有机整合。这种课程使人文科学课程闪烁着科学精神和理性的光辉,而自然科学课程中渗透伦理精神和审美情趣与体验;这种课程力求把道德、艺术与科学融入学生的生活与成长过程之中,让学生的“个人知识及体验”在校本课程中占有一席之地;让学生在体验性、探索性的框架下进行自主性、创新性学习;力求使“学会关心”“学会尊重、理解与宽容”“学会创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等当代教育理念贯穿到校本课程实施的各个方面;这种课程谋求人的发展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和谐、持续、健康。

必须指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都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只有根植于学校这片沃土之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校本课程这棵稚嫰的小树只有吸收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阳光雨露”,才能枝繁叶茂,长成参天大树,才能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呼应,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范生掌握校本课程的本质、特征及教育价值也是十分必要的,他们将为校本课程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1]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431-432.

[2] 宋乃庆,等.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3] 肖炬元.树立以人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观[J].教育探索,2006(6).

On Substance, Features and Educational Value of School-Based Courses

ZENG Yu-heng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 China)

The school-based course contains the educational values of democratic consciousness cultivation, cooperative spirit development, ability of self-learning cultivation, community service culti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al ability, focusing on individual development and the integration of humanities and sciences.

school-based course; substance; features; educational value

2016-01-11

曾煜恒(1990—),男,湖南新宁人, 硕士生,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

G434.04

A

1673-0313(2016)04-0148-03

猜你喜欢
校本价值科学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科学拔牙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