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方高校优势,发掘本土文化艺术价值

2016-03-16 08:22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湖湘艺术文化

赵 鑫

(衡阳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2)



利用地方高校优势,发掘本土文化艺术价值

赵鑫

(衡阳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湖南 衡阳421002)

文化是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总和,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核心所在。地方高校应把对本土文化艺术的研究作为其首选的研究对象,利用高校自身的人才优势来发掘和弘扬本土文化艺术。

本土文化;高校优势;传承创新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随着经济活动对文化艺术创作的影响越来越大,极易造成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蚀,同时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急剧改变,也促使文化艺术朝多元化方向发展,使人们对文化艺术产品的需求也较以往产生了重大的转变。

在市场与文化观念双重变革下,作为市场相对狭窄的许多原始的本土文化传统正在急剧消亡和改变。文化是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总和,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核心。一个国家的本土文化如果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荡然无存,那么,这个国家在精神层面上就不存在了,现在转型期的中国正面临着这一严重问题。

中国国土广袤,不同的地域孕育出了不同文化艺术,这些数量巨大的文化瑰宝共同形成我国独特的文化艺术特征,而今这些地方艺术形式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正在消亡,以戏曲为例,据统计,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我国的戏曲剧种由原来的近800种减少到200种左右,75%的戏曲剧种已然消失。只有我们从地方艺术的发掘与保护上做起,才可能把我国本土文化艺术的价值共同做大、做强,而地方高校在本土文化引领方面的作用需要大力加强。

大学各种职能的确立与发挥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符号,现今利用地方高校的优势领导社会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的一个新职能,具有价值观角度的教育本质论的理论依据。如若把本土文化艺术的研究作为地方艺术高校或高校艺术院系首选的研究对象,那么我们可以利用高校的一系列优势来发掘和弘扬我们的本土文化艺术,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力资源集中,中国的各类高校聚集了80%以上的社科力量、高校的专业教师与学生队伍可以为课题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地方高校作为科研与教学的一线,对于本土文化艺术价值的发掘是具有使命的,其优秀的人才储备与组织形式对于课题的开展具有天然优势的。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离不开高品质专业人才,地方高校的师生很大程度来源于本土及高校所在区域及周边地区,对于自己家乡是充满感情并无比熟悉的,在本土文化的理解上也比其它文化背景下的人更加深沉和强烈。以我校的美术学院的版画课程为例,本地的常宁版画与邵阳滩头年画以及湘西的傩戏都是课堂教学中常常例举的具有湖湘文化代表性的造型元素,在这些课程的开设中,籍贯使来自这些地方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迅速进入教学状态,对很多对其他地区来说比较陌生的艺术元素和生活场景都非常容易理解,同时由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情怀对这些当地特色的文化艺术产物都十分的熟悉与自豪,在课堂中都表现的非常积极与主动,能够对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给予全面甚至是非常有独到见解的回答,在课堂问答和讨论的环节中气氛热烈、畅所欲言,充分体现了地方高校大部分学生对本土文化艺术的熟稔和热爱,这是一种学生在发掘本土文化艺术价值的时候所自然散发出来的天然的热情,同时这种热情在收集与之关联的资料时也能充分发挥本地人的优势,在工作的开展中过程往往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高校各类学科齐全,能够全面的在本土文化艺术价值的领域进行深度研究,而不是流于表面的探寻,同时全方位多学科的研究方式也能带来集思广益的效果,极有可能为本土艺术文化价值的深入挖掘带来新突破、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多年以来,我们在许多领域的研究一直是以课题领域所在的学科作为主要研究重点,然而科学在21世纪以来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与技术的融合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渗透,这使科学更加变成了一项社会综合事业和工程。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也成为研究的大趋势。以本土文化为代表的艺术价值的体现不仅仅是简单的社会科学,也是重要的自然科学。例如湖湘文化研究,其本身就是艺术、宗教、经济、民族、民俗、社会历史的研究,这样的研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而非某一个领域能够单独完成的研究,只有依托高校在学科方面的优势,才能全方位的开展研究。例如在讲授湖湘文化的课程中常常涉及到美术、民俗、音乐、文学等学科,这些交叉学科的教学不是某一个领域的教师可以胜任的,需要利用各学科的合作将教学与课题的研究相结合才能使研究的深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真正的大学教育应能够促使人格的完善和潜能的挖掘,通过跨学科的合作研究可以使学生发现新的研究课题并能够通过新课题的设立为学生打开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本土文化的传承都是十分有利的事情。因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键是要激活主体,高校的师生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并深受先进文化的感染,理应站在文化传承创新的最前沿,充分释放其创造精神和进取精神。

三是地方高校在推动适合本地形势的高校与产业的结合方面极具优势,能够因地制宜的推动传统文化领域的技术更新和换代。作为教育主阵地之一,高校承担着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功能。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如果仅靠高校的一己之力那是难以完成的,我们在重视高校的科研项目产出的同时更要注重高校与相关产业的紧密结合,在形成优势互补的条件下,才能大力地推动文化向更高更强的方向发展。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当今的博物馆各项文化展出中,不再单独地拘泥于展品的展出和文字介绍,而是把展出的主题运用高精端数字技术电子设备,通过声光电的丰富演绎与再现,生动形象地使观众产生共鸣并对展览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还能更好地完成文化宣传的目标。例如现在正在筹建的“数字湖湘文化资源新媒体虚拟互动创新数字博物馆”,就是在当下将数字化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这一大趋势下应运而生的新型博物馆,我相信这样将静态转化为动态技术的新兴主体在未来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势必会产生产学结合双赢的效果。同时,在另一方面,大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学习专业知识,校园文化对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塑造也有着重要影响。高校利用本土文化的资源,以产带学,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大学生参与到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过程中,通过这些星星之火让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多地得到广泛认知和接受,起到真正的燎原之势。只有促进地方高校与本土文化产业的有效结合,加快培育具有高新技术特征的本土文化创新平台,才能提升本土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发掘出本土文化艺术价值。

四是高校的对外交流机制和区域及国家间的合作广泛深入,有利于不同形态文化间的传播交流。2013年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学术界常常将文化传播定义为人们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产生于社区、群体及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共存关系内的一种文化互动现象。在当今的全球化进程中,国与国之间以及大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融合是不可避免的,而本土文化艺术价值更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凸显出来的,依托高校的对外学术交流通过不同文化艺术之间的比较和对比才能更加全面的提升本土文化艺术的学术性与系统性,才能使本土文化艺术的价值最大化。中国本土文化的对外传播近年来颇有成效。去年中旬,作为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的合作院校衡阳师范学院与来自德国的艺术家们进行了关于湖湘艺术特色特别是版画艺术的研究与交流,通过细致的考察与现场交流,使来自国外的艺术友人深刻地感受到了湖湘艺术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而纵观全国,去年故宫博物院、微软亚洲研究院和北京大学在故宫博物院西南崇楼举行发布仪式,宣告“走进清明上河图”沉浸式数字音画展示项目正式完成。再比如孔子学院在全球的设立,充分弘扬了优秀的儒家思想文化,对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有着巨大作用。

Taking Advantages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Exploring Local Cultural and Artistic Value

ZHAO Xin

(College of Fine Arts,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Hengyang Hunan 421002, China)

Culture is the sum of spiritual values and ways of life, and it is a foundation of settling down and getting on with the pursuit for a nation and country as well as the core of economics, politics and social lif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take the study of the local culture and arts as the preferred object of study for the local ar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r art departments of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aking the advantag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explore and develop their native culture and arts.

local culture; college advantages;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2016-05-09

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发挥高校优势,传承本土文化”(2014C14);衡阳师范学院青年基金项目“高校版画的文化价值研究”(14A07)。

赵鑫(1981—),男,湖南衡阳人,硕士,副教授,从事版画教学及研究。

G24

A

1673-0313(2016)04-0163-02

猜你喜欢
湖湘艺术文化
《湖湘论坛》征稿启事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湖湘文化的统一战线价值分析
近代湖湘文化的崛起与启示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湖湘论坛2016年全年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