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数字化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

2016-03-19 03:43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创新型学术期刊学习者

冯 呐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学报编辑部,广东 广州 510507)

学术期刊数字化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

冯 呐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学报编辑部,广东 广州 510507)

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分析学术期刊数字化的现状。研究发现学术期刊数字化的海量信息,为创新型人才提供有用知识的选择性;学术期刊数字化的快捷性,为人才成长吸收和更新知识提高实效性;学术期刊数字化的理论、实践的价值性,为人才成长提供充分的养料;学术期刊数字化的可互动性,为创新型人才的学习提供学习交流,答问互动的良好空间。故此,国家要从政策层面鼓励和支持学术期刊数字化发展,为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服务。

学术期刊;学术期刊数字化;高校人才培养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网络现已在全球普及,互联网的使用率中国网民达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网民中78.5%的人使用手机上网,手机网民达4.64亿,如今移动互联网成为中国最主要的上网模式,尤其是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显示移动互联网将成为人们每日生活的必需品。[1]2014年我国仅手机上网用户达8亿3千万,互联网直接影响了出版界的发展方向和格局。

与互联网迅猛发展相比较,近年来纸质学术期刊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其自身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发表时间长导致出版滞后,严重折损了研究成果的首创性、影响力和使用价值。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传统信息传递形式,纸质期刊的信息服务使命越来越受到数字化转型的挑战,数字期刊出版模式的提出和推广将是出版界的新方向,学术期刊数字化也将是学术期刊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学术期刊数字化,指将传统的纸质期刊发展成纸质与互联网同时运行。它又可能最终发展到弱化纸质运行,而充分扩大网络运行。期刊数字化定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期刊数字化,是指依托传统期刊的内容资源,运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立体化传播,再通过网络实现期刊内容的查询与获取过程;广义的期刊数字化,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出版内容、编辑流程、传播方式、经营方式、内部管理等全方位数字化。我国目前学术期刊数字化,仅处于狭义的数字化阶段。

数字化出版打破传统时空概念,实现了传播载体多样化,编辑工作网络化,内容表现形式丰富化,信息检索便捷化,信息传播及时化,出版范围全球化等功能。通过各大数据库网络平台的发布和传播,让学术期刊信息发布的灵活性与及时性,能够随时更新,最快地传播新成果,让人们共享新思想,实现各学术期刊知识信息的共享。数字化的目的之一就是实现各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最终实现学术期刊知识信息与作者、读者、编者的快速便捷的有机结合,最大程度地实现学术期刊知识信息的互通共享。[2]这些功能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条便捷的路径。

所谓创新型人才,指具有创造能力、富于开拓性、能开创新局面,并对社会发展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才,具体表现为: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有很强的自我学习与探索的能力;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拥有广博而扎实的知识,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与他人合作或共处;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承担艰苦的工作。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志。[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的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为了顺应社会发展要求,定位好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义务和责任所在。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培养具备超常的观察注意力、思维记忆力、分析综合力、觉察判断力、联想嫁接力等的人才。而学术期刊数字化,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观察注意力、思维记忆力、分析综合力、觉察判断力和嫁接力的无限空间。

1 学术期刊数字化形成的海量信息,为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摄取有用知识的可选择性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如今已经到了“大数据”“云计算”时代。大数据有大量化、多样化、快速化、价值化的特点。云计算是指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求提供给计算机和其它服务。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几秒之内,处理数以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通过互联网提供动态的扩展的虚拟资源。同时,互联网用户不需要了解“云”中的基础设施细节和控制方式,且不必掌握规定的专业知识,只需要通过计算机及其它终端就可以获得网络提供者的服务。

创新型人才成长需要多样化资讯、快捷性资讯和价值性资讯。“大数据”“云计算”的出现,要求创新型人才学会如何在合理时间内撷取和使用有效的资讯。如何通过网络信息有效的撷取资讯,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较高的网络素养,需要具备理性获取、评价、利用、传播和创新信息的能力,需要具备为自身成长和发展服务的意识。

期刊数字化形成的海量信息,具有知识覆盖面广、知识可选择性强、学习者可拓宽观察面等功能。学术期刊数字化的广覆性,为高校创新型人才提供了觉察新事物的可选性及提供了必备知识记忆的可选性。

1.1 海量信息扩大了人才的视野

高校创新型人才需要培养出超常的观察注意力、觉察判断力、分析综合力和联想嫁接力。随着超级计算机的出现与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互联网的信息量已经大到不可计量。信息的门类已经包括了人类目前所掌握的生产、科技、社会、生活等,而且以秒为计算单位进行着更新。通过计算机与网络传递的海量信息,这些都给人才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视野。无论学习者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方向,都可以在网络中寻找到自己研究的相关知识。故此,互联网的海量信息,给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观察注意力、觉察判断力、综合分析力和联想嫁接力都提供了信息存在的基础。

1.2 海量信息扩大选择范围,提高被摄取知识的质量

知识的海量,给人才成长的学习过程中提供了超大范围的知识选择。超大范围的知识选择,使学习者可以在知识海洋中“百里挑一”,可以对非核心或者非需求知识进行“高淘汰率”,可以从知识中“好中挑优”,无形中提高了学习者获取、评价、利用知识的能力,为学习者培养超常的分析能力提供信息基础,同时也提高对知识选择的质量,促进人才的长成。

1.3 海量信息给学习者增大顿悟的机会

顿悟是创新的思想火花,是对知识的观察、判断并综合分析后对知识的“迁移”“联想”“嫁接”所产生的,就如牛顿从树上掉下苹果顿悟了万有引力;爱迪生从导线发热发红顿悟灯泡的发明;法拉第从电流对磁针的感应顿悟到电流切割磁场可以发电。海量的信息为创新人才的顿悟提供了大量资源。

2 学术期刊数字化的快捷性,提高了高校创新型人才成长吸取及更新知识的效率

期刊数字化之后,读者可以随时随地的在互联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完全数字化的期刊,作者的投稿、专家的审稿、编辑的改稿等都可以在网上进行,大大缩短了稿件的编辑出版时间和出版周期。而传统的纸质期刊需要经过编辑、印刷和发行等环节,才能够完成稿件的出版周期,传统纸质期刊要送到读者手上,从征稿到出书,非得一个半月不可,这个周期是期刊数字化出版时间的几倍。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一个多月的时间,对于日新月异、知识暴涨的时代意味着“落后、陈旧、脱节”,等到读者看纸质版的资讯时,一些技术性的东西可能已经被更新或者淘汰。

2.1 吸取时效

人的学习过程可分为:阅读——信息编码——信息组合——信息精华提取——信息扩展——信息应用的过程。如果阅读的时间被延缓,也是说吸取知识的时效性差,最终会影响读者在“信息的应用”环节的效果,影响到人才创新的过程和时效,不容易产出创新成果。期刊数字化提高了人才吸取知识的时效性,为人才创新提供了 “快速”“短周期”的可能性。

2.2 分析综合时效

分析就是将信息编码、组合、提取和信息扩展的过程。如果一个人手头掌握的信息很少,就不需对信息编码、组合、提取,就不存在信息的价值比较,不存在信息选取问题。也可以说,这个人手头的信息可能是无用信息。而期刊数字化后,可以提供大量的同类型信息,给读者一个大范围的比较、编码、组合、提取信息的机会,增加提取信息的有用性,因而具有分析综合的时效。

2.3 应用的时效

期刊数字化为读者提供了吸取知识和分析综合知识的时效,进而提高了读者应用知识的时效。读者摄取知识,最终目的在于应用。传统的纸质刊物以传统路径传播知识,而互联网则以现代路径传播知识,传播知识路途创新,如“慕课”“翻转课堂”等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的创新。读者在对信息的编码、组合、提取、信息扩展之后,必定选择如何对他人知识的消化、运用以及知识创新。互联网有期刊数字化的大量信息给读者萃取和提炼,必将加快对知识应用的时效。

3 学术期刊数字化的理论、实践成果的价值性,为高校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充分的养料

期刊数字化刊登的理论、展示他人的技术成果为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充分的养料。如《编辑学报》设有“理论研究”“编辑工程与标准化”“经营管理”“改革探索”“期刊现代化”“办刊之道”“人才培养”“期刊评价”“感悟”“谬误辨析”“有问必答”和“消息”等栏目。《中国编辑》设有“编辑观察”“理论研究”“图书”“报刊”“新媒体”“人才培养”“编辑与规范”“动态”等栏目。这些栏目中,有理论成果、有经验介绍、有失败教训、还有发展展望,这些栏目的内容是读者理论学习的养料。学习者以他人经验为鉴,用他人经验的养料,走出创新之路。

3.1 理论指导养料

理论是抽象的概念,或者用逻辑、数学方程式表达的概念。理论是人们从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系统结论。任何科研创新,都离不开理论指导,创新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巨人的肩膀就是前人实践得出的事物规律、性质、特点、发展趋势的结论。对于创新者,掌握了理论,就可以少走弯路,早出成果。学术期刊数字化在互联网上的发表的不同科研领域的理论,就是是创新人才创造新知识、新理论的基石和方向指引。

3.2 经验养料

经验是人们实践过程的总结,但还没有经过很多人的反复实践,还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但经验是正在总结出来的逐步成熟的理论,比已经成熟的理论更加贴近现实、贴近时代。它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运作参照系。以优先数字出版为例,目前全世界数字出版业已进入高速成长期。近年来,优先数字出版为学术期刊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成为国际出版潮流,如《Nature》创办了“AOP”(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Science》创办了“Express ”[4]。这些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出版能够将最新的科技技术资讯在第一时间内发布,通过互联网平台的传播,让全球的读者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最新资讯,这些资讯甚至能够让医学界等重要领域的学者在第一时间使用先进的技术,争分夺秒起到救死扶伤的作用。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通过学术期刊数字化传递的大量实践经验,为创新型人才的学习提供了充分的养料。

3.3 当下警醒、纠错养料

期刊数字化的“失败教训”,成为警醒读者,纠正类似错误的养料。如《编辑学报》设立“谬误辨析”栏目,对作者或者编辑经常犯的观念错误、文字错误和造句错误进行剖析。对读者有警醒不犯,及时改正的效应。如2014年第六期大良的文章《媒介、媒质、媒体辨析》,使读者明确了:媒介是传递信息的中介;媒质是媒体的材质;媒体是承载媒介的载体。[5]

4 学术期刊数字化的可互动性,为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学习交流、问答互动的良好空间

互动指相互作用,社会成员间通过交往而导致的彼此在行为上促进或者促退的社会心理现象。期刊数字化所形成的网络互动,促进上网学习者彼此积极向上行为,是正能量。彼此促进的主要方式有提问互动,组团互动和智慧集成。互动性形成的正效应,有领导力组团功能,智慧集成功能,经验借鉴功能和错误警醒功能。

4.1 提问互动

提问互动是指提问和答疑中的互动。创新型人才的学习特点,是善于怀疑、善于思考、善于求证。孔子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意思是爱提问的人,知识就充裕;自以为是,知识面就狭窄。聪明的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是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提出问题,然后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前互联网时代,解决问题是靠个人的冥思苦想和与周围的有限的朋友圈进行探讨,存在思路的局限性和可知层面的狭隘性。而学术期刊数字化形成的“大数据”“云计算”,为学习者提供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无限空间,学习者可以与互联网上相关知识的热心人进行提问互动,提高了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质量。

4.2 组团互动

组团互动是共同研究某类课题的人群自觉形成的网上小型会议团体,对共同感兴趣的论题进行讨论。孔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组团互动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的学习框架建构。提问互动仅是互联网上的一问一答或者是一问多答,其问答有时间差,多数不是即问即答。组团互动是网络小型会议的形式,展开即时讨论。高校创新型人才通过这种网络小型会议的组团互动,可以快速地得出问题的答案,还可以从互动中获取意外的有用信息,对人才成长提供了“善假于物”的机遇,提供了发挥集体智慧解决问题的快捷通道。

4.3 智慧集成

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活动,在于创造一个全新的产品(如机器)、全新的系统或者全新理论体系。人才在创新过程必然寻找智慧,寻找智慧最有效的方法是将别人的智慧集中起来,变成自己掌握的能量源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提问互动、组团互动是寻找智慧的一个路径。要实现智慧集成,还需要学习者充分利用学术期刊数字化提供的大数据,做艰苦的资料收集、整理、重点记忆、知识迁移、知识嫁接和知识运用工作,才能实现成为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5 结语

学术期刊数字化的海量信息,为高校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有用知识的选择性;学术期刊数字化的快捷性,为人才成长吸取和更新知识提高时效性;学术期刊数字化的理论、实践成果的价值性,为人才成长提供充分的养料。目前学术期刊要加快数字化的进程,缩短出版周期,加大刊物信息容量,及时发表科研创新成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更好的成长基地。

[1]前瞻网.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45% 超世界平均水平[N].2013-12-02.

[2] 胡政平.学术期刊数字化的本质及其相关问题[J].甘肃社会科学,2011(5):202.

[3] 霍玉敏.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J].教育与职业,2012(6):30-31.

[4] 中国明康医学.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模式简答[J].中国明康医学,2011,23(3) : 335.

[5] 大良.“媒介”“媒质”“媒体”概念辨析[J].编辑学报,2014,26(6):604.

Digitalization of Academic Journal affects the Talent Training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FENG Na

(Guangdong Agriculture Industry Business Polytechnic, Guangzhou 510507, China)

This papers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igital academic journals by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s.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the massive information of academic journals digitized will be provided selective knowledge for the growth of innovative talents, the efficient of digitalization of academic journals will be improved the timeliness by absorb and update the knowledge in talent development, the value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al results will be provided adequate nutrients to talent development, the interaction of digitization of academic journals provides a good space for learning exchange for learning innovative talents. Therefore, policies should be supported to encourage and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journals digital to cultivate more innovative talents.

academic journal; digitalization of academic journal; talent training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2016-10-8

2015年全国高职院校学报研究会重点课题(GZXB2015Z05)

冯呐(1980—),女,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编辑学、管理学研究。

G20

A

1672-1950(2016)04-0043-05

猜你喜欢
创新型学术期刊学习者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