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2016-04-03 11:39杜会清安丽霞
关键词:肾造瘘管石术

杜会清,安丽霞

(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山西 大同 037009)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杜会清,安丽霞

(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山西 大同 037009)

目的观察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手术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护理干预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消除结石梗阻,恢复改善肾功能是治疗的最根本目的。经皮肾镜碎石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这种术式正逐步代替传统的治疗方法[1],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和治疗方案。为观察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选取我科手术的肾结石患者80例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4~59岁,平均年龄(45±1.2)岁;结石直径1.6~4.3 cm,平均直径(2.2±0.8)cm。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46±1.5)岁;结石直径1.8~4.7 cm,平均直径(2.6±1.1)cm。两组患者结石大小、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由同一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性护理,包括随机健康教育、治疗性操作等;加强对观察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进行早期的预防和护理,具体如下。

1.2.1 术前护理

1.2.1.1 术前准备

①术前行凝血功能、血生化验、胸部X线片、心电图、泌尿系彩超、KUB、IVU、双肾CT明确诊断并了解双肾功能;②皮肤准备;③肠道准备,术前晚灌肠,术前12 h禁食,6 h禁水;④体位训练:术中患者需取截石位或俯卧位,俯卧位时患者呼吸循环受到影响,可能引起不适。因此,术前指导患者作俯卧位练习,从俯卧30 min开始,逐渐延长至2 h,以提高患者术中体位的耐受性[2];⑤有吸烟、喝酒习惯的劝其戒烟、戒酒。

1.2.1.2 心理护理

术前患者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护士应加强健康教育、加强与患者沟通,讲解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方法与优点,术中的配合要求及注意事项,介绍以往手术成功病例,解除患者的顾虑,增加对手术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手术与护理,这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1.2.2 术后护理

1.2.2.1 一般护理

患者手术结束后回监护室,设专人护理,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双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尿液的色、质和量;禁饮食,待肠蠕动恢复后进流食,逐渐过渡到普食。

1.2.2.2 肾造瘘管护理

①观察引流液的色、质和量,并做好记录;②保持引流通畅,指导患者翻身时避免牵拉肾造瘘管而引起出血;③肾造瘘管一般留置3~5天,以达到止血目的[3],如患者尿色红,可夹闭肾造瘘管观察1~2天,再次开放后如尿液转清、无发热、渗尿、肾区胀痛等可考虑拔管;④保持造瘘口敷料清洁干燥,拔管后3~4天内,嘱患者健侧卧位,2~4 h排尿一次,避免膀胱过度充盈。

1.2.2.3 双“J”管护理

双“J”管是在碎石后放置的内引流支架管,4~6周拔除,放置双“J”管后患者出现轻微血尿为正常现象,告知患者不必紧张,多饮水、勤排尿;避免剧烈活动、过度弯腰、突然下蹲等,以免双“J”管刺激输尿管粘膜发生出血或移位。

1.2.2.4 并发症的观察

造成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严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是肾盂穿刺点定位出现偏差及手术操作不当等[4]。①出血:术后早期,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肉眼血尿,一般1~3天内逐渐转清,不需处理;若术后短时间内造瘘管引出大量血性液,须警惕大出血,及时报告医生处理。②感染:术后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嘱患者多饮水;保持各引流管通畅,留置尿管者应清洁尿道口及会阴部;保持肾造瘘口皮肤清洁干燥。③尿外渗:多为肾造瘘管及尿管引流不畅或由于肾造瘘与皮肤间隙过大所致;术后要观察肾周围有无肿胀、敷料有无渗湿、患者有无腰部胀痛等症状,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处理。本观察组40例患者均未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1.2.3 出院指导

嘱患者多饮水,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定期复查B超或腹部X线片,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向患者讲解食品与尿路结石形成的关系,并指导日常饮食;留置双“J”管患者告知其常见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如无不适,按时来院拔除双“J”管。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分别为(64.2±8.7)min和(7.6±1.7)天,对照组患者分别为(82.3±9.1)min和(9.3±2.1)天,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通过两组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的护理对比,结果显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因此我们认为完善的术前准备,耐心的心理护理,专业有效的术后观察和护理,具体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是提高手术效果的关键,能提高手术成功率、预防和减少并发症,也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1]黄 健,李 逊.微创泌尿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91-197.

[2]李乐之,路 潜.外科护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94.

[3]唐俊梅,热依勒.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护理配合[J].中国医学创新,2009,6(8):22.

[4]齐 琳,齐 范.泌尿外科学[M].第1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232-234.

本文编辑:孙春宇

R473.6

B

ISSN.2096-2479.2016.09.074.02

猜你喜欢
肾造瘘管石术
对留置肾造瘘管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走行观察与手术治疗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两种不同方法固定肾造瘘管的效果比较
猪回肠食糜的取样方法
并行导丝法在更换肾造瘘管中的应用:附33例次报道
腔内悬吊联合置管引流治疗瘘管性脓肿
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常规夹闭肾造瘘管的必要性研究
肾造瘘管在PCNL术后的应用价值
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干预价值探讨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