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应用研究*

2016-04-03 16:59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

张 莉

(西安财经学院 统计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教学研究】

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应用研究*

张莉

(西安财经学院 统计学院,陕西西安710100)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现象。本文通过对计量经济学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了如何通过实施案例教学,形成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从而实现培养、提高学生应用计量模型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关键词] 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

一、引言

计量经济学作为一个以揭示经济现象运行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分支,在经济学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30年以来,无论是从理论方法方面还是从应用方面,计量经济学都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内容体系。作为一门课程,早在1998年计量经济学就被教育部确定为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8门核心课之一。教育部经济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在2007年展开的对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各专业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设置经济类本科专业的高校中98%的高校开设了计量经济学,设置管理类本科专业的高校中60%开设了该课程(邱东、李子奈、肖红叶,2007)。

作为一门方法论课程,计量经济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计量经济学的课程教学目标即要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计量建模理论和方法,又要具备运用计量模型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这就对学生和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为提高学生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能力,近年来不少高校通过在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来提升学生应用计量模型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基于对教学实践中案例教学法的认识和理解,本文从计量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出发,分析目前计量经济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计量经济学教学改进的对策和建议。

二、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时限制使教学内容不能满足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建模需求

目前,国内大部分普通高校本科阶段只设置一门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以线性归模型及其扩展(异方差、自相关和共线性等)、分布滞后模型、虚拟变量模型为主和联立方程模型为主。教学课时分为理论课48课时,试验课16课时。这样的课时安排使教师只能完成经典计量经济模型的教授。其它在实际经济问题研究中广泛涉及到的时间序列分析、协整理论、面板数据建模等现代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基本无法讲解。有限的计量建模方法极大的限制了学生应用计量经济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不足使学生实际应用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要实现应用计量模型研究实际经济问题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方法,还要对经济学、统计学、数学有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能熟练操作至少一个统计软件。但目前的调查显示,50%以上教师和学生都认为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缺乏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邱东、李子奈、肖红叶,2007)【调查显示:教师认为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依次为教师数量不足(70.8%)、缺乏课程实践(52.5%)、缺乏案例教学(50.0%)、学生数量过多(37.0%)和忽略个性培养(37.0%)。学生认为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依次是缺乏课程实?践(69.1%)、教学方法单一(55.7%)、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48.6%)、忽视个性培养(46.5%)和缺乏案例?教学(42.9%)】。“学生难学、教师难教”是本科教学中的普遍现象。在许多学校的课程教学中,偏重计量理论和方法的教授与推导,缺乏对如何应用理论模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探讨。其后果是,学生“死记硬背”了一堆计量模型,但面对真实的经济环境时,却不知道该怎样提出一个经济问题,不会进行数据收集和处理工作,有的学生甚至不能熟练的操作统计软件来实现建模过程。

(三)教学案例缺乏统一性降低了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建模方法的系统性

在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常出现的一个问题是,案例缺乏统一性。从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定义看,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计量经济学必然以经济理论为基础。计量模型的正确设定取决于研究者是否具备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是否熟悉所研究的问题,以及对真实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如果对每个知识要点都去设计不同的案例,那么仅经典计量经济学部分就需要近10个案例。案例个数的增加,不仅加大了学生对现实经济问题理解的难度,而且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难以深入理解计量建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法是针对每类计量经济模型,选取真实世界中的典型经济现象设计案例,通过对实际问题建模的不断修正,逐步引入计量经济学理论问题和解决方案。

(四)先导课程薄弱加大了计量经济学的教学难度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三者的结合。因此,要掌握好计量建模的相关理论方法需要具备这三个方面的知识储备。在计量模型的学习过程中,基础知识的不足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复杂的数学推导使学生感觉计量经济学晦涩难懂,而经济理论基础的薄弱,使得学生对模型的设定感到茫然,难以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应用所学的知识。

在计量建模过程中,模型的设定需要依据经济理论对研究问题给出正确的理论假设,根据数理经济学和相关经济理论设定模型形式;指标的选取和样本数据的收集处理要用到大量的统计学和经济统计学的概念和方法;而模型的估计和检验方法则涉及到概率论、数学和数理统计等学科的相关技术。先导课程的薄弱,理论与实际的脱节是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普遍面临的困境。

三、计量经济学教学改进的对策与建议

(一) 适当加大教学课时数,创新教学内容

基于计量经济学综合性和应用性的学科特点可适当增加教学课时,将理论课时增加到54课时,实验课时增加到18课时,能有效缓解课时不足的问题。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与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只有充足的课时才能保证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教学课时数的增加,使得课程教学内容创新成为可能。丰富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系统掌握计量建模方法,真正理解、掌握、运用计量建模方法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目前国内外的计量经济学教材多是以模型的估计和检验为核心内容,这就导致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只是计量建模方法的一部分。但是完整的计量经济建模方法包括:模型设定、样本数据采集、模型估计、模型检验和模型应用五个方面。因此,现有的教学内容不能满足解决现实问题的建模需求。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即使完全掌握了教师教授的理论和方法,依然会出现不能正确应用计量模型研究实际经济问题的现象。

(二) 实施案例教学,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联系

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是一种以实际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计量经济学的案例都是以现实经济问题为研究对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效性。影响案例教学实施效果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教学案例的设计、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和学生的主观性。

1、 案例教学库的建立。在计量经济学课程设计中应加入案例教学库的建立。教学案例的选择应具有典型性、综合性、统一性和前沿性。为了使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避免或减少经济学实证研究中错用、误用计量模型现象的发生,在设计教学案例时应以中国经济问题为中心。毕竟计量经济学的教学目标是使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中国化的教学案例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计量建模的理论和方法,同时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应用计量模型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2、 案例教学的中国化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科研成果开发教学案例,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定相应的计量模型,通过对模型估计结果的探讨,逐步引入计量模型理论和方法。来源于科研成果的教学案例具备了典型性、前沿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实现了教学案例的统一性,达到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教学要求。

3、 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实现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计量经济学是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是基础,通过案例教学中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分析过程,加深了学生对计量模型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认识,培养了学生实证分析的能力,避免了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只是对教材案例进行简单的模拟。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可选择自己熟悉和关注的经济问题,根据理论教学内容,通过模仿案例教学中的建模过程,进行自主实验。

(三) 增加考核内容,建立多元化考核方式

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考核不应仅局限于计量模型理论和方法概念、公式推导的考试,还应采取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增加对学生案例分析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在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中,加入对学生统计软件操作水平的考核。对层次较高的学生,还可引入课程论文的考核方式。

[1]邱东,李子奈,肖红叶.经济学类专业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调研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17-20.

[2]李子奈.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8-22.

[责任编辑王爱萍]

Application Rearch of the Case Teaching of Econometrics

Zhang Li

(Xi’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Xi'an 710100)

Now, " the difficult for Students to learn, the difficult for teachers to teach "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Econometrics teaching. Based on analysis the present environment and problems of Econometrics teaching, we discuss how to implement case teaching, how to establish one teaching mode to integrate theory teaching、case teaching and practical teaching. By case teaching, we could to train and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

Econometrics; Case teaching; Practical Teaching

2016-04-01

张莉(1974—),女,陕西省西安市人,西安财经学院统计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

本文为西安财经学院教学研究项目“计量经济学实践教学模式探讨”(课题编号:13xcj43)成果之一。

G427

A

1008-4649(2016)03-0058-03

猜你喜欢
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
关于研究生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改革与思考*
关于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问题探讨
一部深度反思计量经济学科之作
——《计量经济学方法论研究》评介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EXCEL在《投入产出法》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