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制野战医疗队政工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16-04-05 01:29符峰钊何伟华
实用医药杂志 2016年9期
关键词:战地野战医疗队

符峰钊,何伟华,罗 娟

卫生事业管理

新编制野战医疗队政工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符峰钊,何伟华,罗 娟*

新编制野战医疗队在人员编制、训练模式、职能任务上发生了变化,给政工文化建设带来新的问题和考验。通过建立政工文化管理机制、转变战备思想理念、灵活运用训练模式等方式,有效地将政工文化融入新编制野战医疗队试点工作中,起到了鼓舞人员斗志,激发战斗精神的作用。

野战医疗队;政工文化;新编制

2014年6月总后勤部对野战医疗队实施编制调整[1],笔者所在医院作为试点单位之一,承担了全军新编制野战医疗队规范化建设试点任务。在此期间,医院加大了政工教育力度,将战地文化融入各个环节,以此激发官兵士气和战斗精神,圆满完成了全军跨区基地化演训考核、战区卫勤分队规范化建设现场会等重大军事活动。但是,在政工文化建设上面临着政工缺编、人员思想浮躁、同训不同酬、工训矛盾等诸多现实问题,直接影响到人员思想和队伍的稳定。因此,如何处理好上述问题,笔者就此进行阐述和讨论。

1 新编制野战医疗队政工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1.1 政工干部缺编 新编制野战医疗队没有编制政工干部,指挥组成员虽然都有机关工作经验,但在政工文化、思想教育上不是强项。而思想教育、政工文化又是战时稳定思想,鼓舞士气,提高战斗力的重要保证。从某种意义讲,政工干部在医疗队是思想发动、稳定军心的骨干人物,缺少政工干部就如缺少主心骨。

1.2 人员思想浮躁 新编制训练模式突出伤员救治能力[2],队员必须是技术过硬的临床军医,而临床工作的繁忙,使工训矛盾凸显,导致被抽组的军医人在训练场、心在病房。同时,由于野战医疗队为临时抽组单位,组织行政关系、政治思想教育等属于科室支部管理,不少队员在训练中遇到思想疙瘩、生活困难等具体问题无处倾诉,缺乏归属感,难免出现思想浮躁现象。

1.3 训练枯燥单一 作为试点单位,要在人员缩减、训练模式、装备性能、保障方式等方面进行反复运作和推演,总结出一套规范化、标准化的运作流程。这样势必造成某个步骤展开、流程衔接、动作要素要训练几十遍。如此枯燥单一、周而复始的重复训练,队员极易产生情绪波动和烦躁,最初的新鲜感、紧迫感会降低,导致按部就班地被动训练现象。

1.4 待遇机制缺失 其一是非现役文职人员列编至野战医疗队,将与现役军人同训同演。但是,各种待遇与军人有差异,造成部分文职人员心里不够平衡[3];其二,试点期间几乎没有休息日,寒冬酷暑队员们全身心投入训练,辛苦劳累程度远远超过一般科室,但在物质、精神激励方面不如科室,导致少数队员牢骚满腹,荣誉感被淡化。

2 对策

2.1 创建政工文化塔式管理机制 在受领任务前期,医院党委充分认识到即使新编制没有政工干部编制,野战医疗队的思想教育、政工文化也不能缺失。为此,专门指派政治委员深入医疗队,对人员结构、政治面貌、业务编组进行摸底,与队领导、骨干反复讨论,创建了政工文化塔式管理机制。成立临时党支部,医疗队队长兼任支部书记,主要负责把握政治方向;支委由各业务组长和指挥组成员担任。支委负责各组人员思想教育,指挥组负责政工文化的计划与实施,由此形成了政工文化管理机制的塔尖;塔中由各党小组长组成,协助支委了解人员思想动态及落实各项战地文化活动;塔底由广大党员组成,积极执行和参与党支部做出的决议和行动,铸成野战医疗队的磐石力量。试点任务期间,临时党支部准确把握队员的思想脉搏,并根据军事活动的各个阶段,组织开展了“一对一”谈心、火线入党等多项活动,成为队员们的领头雁,坚不可摧的主心骨。

2.2 转变人员战备思想观念 面对新时期军队使命和任务,军事训练必将成为常态化。因此,教育各级人员转变思想观念,认清新时期的首要任务是坚定“姓军为战”。其一,扭转科主任以收治为主的封闭思路,时刻牢记我们是军队医院,保障打赢才是根本,并与科主任签订责任书,无条件支持队员安心训练;其二,增强队员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医疗队按照“连队化”管理模式,以组为单位,出操、训练、学习、考核等严格实行量化管理,做到日有讲解、周有讲评、月有奖励。开设“训练考核成绩公示榜”,形成组与组、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环境,以此激发训练热情和凝聚力;同时,注重作风纪律的养成。战备思想观念的转变,提升了各级人员各尽其责、比学赶帮的精神动力。

2.3 运用灵活多变训练模式 为克服队员们训练枯燥的情绪,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小组的战斗堡垒作用,群策群力研究对策。采取“三结合”训练法,即动静结合、内外结合、新老结合。其一动静结合,动是模拟实战真打、真抢、真治,将全队拆分成两个队,设“红”“蓝”双方进行连贯性对抗演练;静是把摄像机架在训练场制高点,或某个医疗组全程录像,利用训练间隙举行“现场直播”,让大家看录像、找毛病,对号入座,边看边改。这种方式既提高战时适应能力和救治水平,也为日常训练添加了趣味性。其二内外结合,内就是邀请军医大学专家来院内讲学,了解外军战时卫勤保障先进技术;外就是分批次组织骨干到外单位参观学习,查找差距,吸取经验。这种方式既开阔视野,解决训练瓶颈,又放松了心情,激发训练热情与灵感。其三新老结合,组成新老帮带对子,年轻队员发挥体能训练优势,协助老同志攻克3000米耐力训练难题,老同志发挥业务训练优势,指导年轻队员掌握救治技术。这种方式既克服各自短板,又在训练中加深战友之情。

2.4 营造平等互助浓厚氛围 野战医疗队是由干部、战士和非现役文职人员组成,其待遇与平等是敏感的话题。首先,党支部开展“我是一个兵”主题活动,强调医疗队只有岗位不同,没有高低之分,都是普通的卫勤兵。由于思想教育走在前面,无论是远程机动演训还是野外驻训,队领导带头值班、查哨,组长、骨干把最好的铺位让给老同志,文职人员利用休息时间主动帮厨,炊事班战士在寒冬煮姜汤、酷暑熬绿豆汤送至训练场等等,呈现出平等、团结、和谐的氛围。其次,在福利待遇上制订了平等机制,把参加医疗队作为年终评先的首要条件,医疗队员必须享受所在机关、科室最高福利待遇,文职队员在全院聘用人员分房中具有优先挑选权等等。同时,老队员退役时举行庄严的退役仪式,颁发刻有姓名、参训记录的特制奖杯;新队员入队在队旗下举行神圣的入队仪式,佩戴医疗队特制的胸标、臂章。这些平等措施、优厚待遇、庄严仪式既能增强集体荣誉感,也在每位队员心中留下永不磨灭的记忆。

2.5 渲染战地文化形式多样 战地文化工作能够强化官兵战斗精神,营造文化氛围,保证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和提高[4]。为此,医疗队以“忠诚、血性、坚韧、睿智”为队魂,将战地政工与训练活动紧密融合。在执行大型演训任务之始,举行出征誓师大会,为野战医疗队授旗、出征宣誓等活动激扬全队血性;在演训、驻训期间,开办《战地快报》,张贴士气标语,悬挂励志挂图,举办战地晚会,唱响战斗歌曲,过集体生日等形式鼓舞斗志。如在参加跨区基地化演训期间,利用休息间隙,党支部组织队员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举行祭奠先烈仪式、火线入党等活动激发内力,不断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使野战医疗队在跨区基地化演训考核中成绩突出。

把战地政工文化纳入到野战医疗队的全面建设之中,起到了鼓舞人员斗志,激发战斗精神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预见的问题,如补充医疗队备勤人员的思想教育、宣传报道与安全保密、模拟伤员心理辅导等,都需要不断地探索。为此,战地政工文化必须紧随新时期军事斗争变革的步伐,勇于创新,交出一份优秀的实战条件下的战地政工文化答案。

[1]何伟华,郭栋,董兴宝,等.信息化战争条件下野战医疗队的模块化应用与构思[J].实用医药杂志,2015,32(3):193-195.

[2]杨 腾,董兴宝,郭 栋,等.情景模拟及其在野战医疗队专业训练中应用的要点[J].实用医药杂志,2015,32(6):485-486.

[3]田晓丽.努力建设高素质军队文职护士队伍的思考[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0(1):1-2.

[4]何 秧.信息化条件下我军战地文化工作研究[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

[2016-03-20收稿,2016-04-21修回] [本文编辑:刘立平]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established field medical team

FU Feng-zhao,HE Wei-hua,LUO Juan.The 150th Hospital of Chinese PLA,Luoyang,Henan 471031,China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faces new problems because of changes in crew,training and function of it.It is integrated into experimental work of the new established field medical team by establishing political and cultural management mechanisms,changing combat readiness ideas,applying flexible training mode so that encouraged staff morale and inspired their fighting spirit.

Field medical team;Political work and culture;The new establishment

R821.1

A

10.14172/j.issn1671-4008.2016.09.041

济南军区后勤科研立项(JN13W031)

471031河南洛阳,解放军150医院(符峰钊,何伟华,罗娟)

罗娟,Email:xlulj_712@sina.com

猜你喜欢
战地野战医疗队
援非医疗队
军地医疗队驰援武汉
出征
——致敬赴援武汉的医疗队
战地女豪杰
中国(福建)第15批援博医疗队首诊记
“战地玫瑰”养成记
告别“文战”,来一场情爱“野战CS”
战地黄花
小小野战兵
小小野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