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视角下鲁迅小说中动物隐喻的翻译策略研究

2016-04-07 08:52谷磊
卷宗 2016年2期
关键词:鲁迅小说翻译策略

摘 要: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而且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手段。它是通过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建立二者之间的关联,以达到认知的目的。本文从认知视角出发,分析鲁迅小说《呐喊》杨戴译本和蓝诗玲译本中的动物隐喻翻译实例,探讨译者的隐喻翻译策略,可以发现译者对原文中动物隐喻的不同理解,從而也可以对鲁迅小说研究的传承性和渐变性有进一步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动物隐喻;鲁迅小说;翻译策略

1 理论基础

西方对隐喻比较系统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在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体系中,隐喻只不过是词语的许多特殊用法的一种,是服务于辩说艺术的。在亚里士多德的隐喻理论主导西方隐喻研究2000多年之后,Lakoff & Johnson在1979年发表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Lakoff & Johnson在书中以隐喻为聚焦点,探讨了语言的本质以及隐喻的本质,用大量的英语隐喻例证来证明语言与隐喻认知结构的密切相关性。他们进而指出,概念的构建是隐喻性 ,行为的构建是隐喻性的,因而,语言的构建也是隐喻性的(Lakoff & Johnson,1980:5),隐喻是人类认识和表达世界经验的一种普遍方式。他们对隐喻的这种别树一帜的洞见,给隐喻研究这一天地开辟了一个新的探索空间。

随着国外隐喻研究的发展,我国隐喻研究也蓬勃发展,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实现了向认知的转向。其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理论介绍和引进工作、概念隐喻、隐喻与文化研究、隐喻的语用研究、语法隐喻研究及隐喻的应用研究。其中,国内学者蒋跃、柯平、丁树德、毛荣贵、刘重德等试图从不同的侧面探讨了隐喻翻译。其研究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不同理论视角下的隐喻翻译研究,列举了隐喻翻译的处理方法;一类为隐喻翻译与文本类型结合研究,而结合理论、译本与隐喻翻译于一体的尚属新鲜元素。

2 鲁迅小说中动物隐喻的英译

传统翻译理论对隐喻的翻译研究多以修辞为取向,把隐喻的翻译视为修辞层面的语际转换。认知语言学从译者思维层面入手,为隐喻翻译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目前已有多位学者开始探索认知角度的隐喻翻译为笔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至于国内文本类型的隐喻翻译研究则多集中于《围城》、《红楼梦》、散文和部分诗歌,对鲁迅作品的译作研究很少,而且在少有的研究中也多忽视了鲁迅作品中隐喻的英译研究。为了帮助国外读者更好地理解鲁迅的作品,笔者从认知角度出发,探索鲁迅小说《呐喊》的杨宪益、戴乃迭译本和蓝诗玲译本中所采取的隐喻译策略。

例1)原文:七斤慢慢地抬起头來,叹一口气说,“黄帝坐了龙庭了。”(《风波》《呐喊》P146)

杨戴译: Seven pounder slowly raised his head and sighed. “Theres an emperor again on the Dragon Throne.”

蓝译: Seven-Pounds slowly looked up at them all. ‘The emperor back,' he sighed.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它象征着帝王的权利和尊严。凡是与他们生活起居相关的事物均冠以“龙”字以示高高在上的特权。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杨戴译本采用了直译的方法来保留源语的文化。然而,龙在西方文化中没有这些寓意,为了更好的符合译语读者的阅读习惯,蓝译本在翻译时省略了龙这个意象的翻译。

例2)原文:王九妈却不许他,d只准他明天抬棺材的差使,阿五骂了一声“老畜生”,怏怏的努了嘴站着。(《明天》《呐喊》P110)

杨戴译:but Ninth Aunt Wang would not hear of it. All she would let him do was carry the coffin the next day. “Old bitch!” He cursed, and stood there grumpily pursing his lips.

蓝译:…but Ms Wang appointed him coffin –bearer instead, to which honor Ah-wu responded by scowling and swearing at her.

在中国,如果一个人做了违背伦理道德观念的事情,会被比作是“畜生”。 在西方文化中,“beast”指的是对一个不喜欢或者厌恶的女人的侮辱的词语。王九妈是女性,所以杨戴译本中把“老畜生”译成“bitch”。而蓝译本中省略了这个意象的翻译。相比两个译本,杨戴译本翻译的较为准确。

例3)原文:但赵老太爷以为不然, 说这也怕要结怨,况且做这路生意的大概是“老鹰不吃窝下食”,本村倒不必担心的;只要自己夜里惊醒点就是了。(《阿Q正传》 《呐喊》 p284)

杨戴译:Mr. Zhao did not agree, saying that then Ah Q might bear a grudge, and that in a business like this it was probably a case of “the eagle does not prey on its own nest”; his own village need not worry so long as they were a little more watchful at night.

蓝译:Mr. Zhao resisted the idea, wary of making an enemy of Ah Q. As likely as not, someone in his line of business wouldnt shit on his own doorstep. The villagers had nothing to worry about; they just needed to take a bit more care at night.

“老鹰不吃窝下食“指的是别在家门口做坏事。汉语里也有类似的习语,中国读者能够迅速地领会这个谚语的意思。因此,杨戴译本运用直译的方法进行翻译。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西方读者在理解上会出现困难,为了更好地帮助西方读者理解它的意思,蓝译本采用了意译的方法将翻译出来。

3 结语

通过以上实例分析,可以发现杨氏夫妇及蓝诗玲都运用了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并且异化居于主导地位。但基于不同的翻译目的,杨氏夫妇使用异化明显高于蓝诗玲。笔者从认知视角出发,通过对文学作品不同译本间隐喻翻译的对比分析,加深了读者对鲁迅作品的整体认识,促进鲁迅作品的传播和译本的接受。

参考文献

[1] Lakoff, G. &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 鲁迅. 呐喊 [M]. 杨宪益,戴乃迭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3] 汪珍, 杨思慧, 胡东平. 框架理论视角下鲁迅小说中阴郁的英译策略——以《狂人日记》和药为例 [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作者简介

谷磊(1988-),汉族,女,吉林省四平人,英语语言文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助教。

猜你喜欢
鲁迅小说翻译策略
鲁迅小说中景物描写的意境之美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初中语文中鲁迅小说的教学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