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高校开展地方文学研究的意义、优势与方法
——以昭通学院对昭通文学的研究为例

2016-04-12 23:14杨梦媛
昭通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人文学院昭通研究者

张 伟, 杨梦媛

(昭通学院 a.人文学院; b.学报编辑部, 云南 昭通 657000)

●云南文学研究

论地方高校开展地方文学研究的意义、优势与方法
——以昭通学院对昭通文学的研究为例

张 伟a, 杨梦媛b

(昭通学院 a.人文学院; b.学报编辑部, 云南 昭通 657000)

地方高校开展地方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独特的优势。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有利于提整个中国文学的研究水平,有利于促进地方文学创作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地方高校的知名度、提升教书育人的质量。其独特的优势主要有研究队伍的优势,研究条件的优势等。就昭通学院而言,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研究队伍,树立客观公正的态度,更新研究观念,创新研究方法,促进昭通文学的发展和昭通作家群的培育。

地方高校; 地方文学; 研究; 意义; 优势; 方法

一、何为地方文学

所谓地方文学,顾名思义,乃是某个地理区域内的文学,它是与中国文学相对的一个概念,属于中国文学的地方分支。“地方文学”这一概念目前尚无严格的界定,一般而言,要满足下面两个条件才能称为“地方文学”,一个条件是其作家群大都具有某个特定地理区域的籍贯,或虽非出生于该特定地理区域,但曾在该地理区域长期生活,融入了当地的文化。曾短期在该地理区域求学、工作、旅游的作家,一般不能归为该地方文学的作家,他们创作的文艺作品也不能归入某地的地方文学;另一个重要条件是这些作家创作的作品往往以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的人民生产生活,民风民情民俗,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等,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当然,上述两个界定地方文学的标准都不是十分严格的,有时候某位作家能不能归入某一地方文学作家的行列,人们常有争议。有时候某部文学作品能不能列入某一地方文学的成果,人们也难免会有不同看法。

具体到中国,地方文学是与中国文学相对的一个概念,是中国文学的地方分支。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各地的民风民俗民情千差万别,因此,从先秦时代起,中国各地的文学就各有特色。比如《诗经·国风》就采集了当时不同诸侯国的民歌,而不同诸侯国的民歌显然各有特色,比如当时有“郑风淫”一说,意思是郑国的民歌反映出当时郑国的民风淫荡。它们可以说就是早期的地方文学。而《楚辞》则更是我国南方地区楚国的地方文学。楚辞瑰丽的想象,绚丽的辞采,芳菲的情调所形成的浪漫主义色彩与《诗经》的现实主义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它们对我国后代的地方文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纵观整个文学史就可发现,南方文学与北方文学始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具体到各个行政区,其文学创作也往往各有特色。比如北宋的“江西诗派”就曾呈现出与其它地方的诗歌不同的风貌,独树一帜。这些各有特色的地方文学创作共同支撑起了中国文学的大厦,使得中国文学呈现出了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气象。尤其是到了近现代,地方文学更是迅猛崛起,如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出现了陕西作家群、湖南作家群、河南作家群、东北作家群等等。地方文学的兴起,是一种可喜的文学现象,它们共同促进了当代中国文学创作的繁荣。

而昭通文学在改革开放以来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直在从事昭通文学研究的著名学者李骞教授指出:“昭通文学界虽然没有专业作家,从事业余写作的人竟然有七千多人,而全市经常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表文学作品的也有一百多人,分布在全市10县1区”。“如果再把昆明、北京、贵州的昭通籍作家加进去,那么昭通作家群在省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作品的作者有两百多人。这样一支强大的文学团队,这种全民写作的强劲势头,不要说云南省,就是放在全国的文学平台上也都已是十分罕见。”[1](P.227)昭通文学的蓬勃发展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研究对象。

二、地方高校开展地方文学研究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整个中国文学的研究水平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地方高校研究地方文学已经蔚为风气,一大批研究地方文学或文学史的学术著作得以出版,如《北京文学史》、《湖北文学史》、《河南文学史》、《湖南文学史》、《浙江20世纪文学史》、《广西文学50年》等等。另外还有一大批地方文学史著作正在编写过程中。这一大批地方文学史著作的问世大大推进了我国地方文学研究的发展。地方文学与中国文学乃是一对相互依存的共生概念,没有中国文学就无所谓地方文学,而没有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学,也就不会有辉煌灿烂的中国文学。不研究地方文学,就无法真正将对中国文学的研究推向深入。

昭通文学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昭通的作家们以自己辛勤的汗水,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报告文学等方面的创作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昭通作家群在省级以上刊物共发表中短篇小说一千余篇,出版中短篇小说集50余部,长篇小说60余部,散文、传记文学80余部,诗歌数千首,散文数百篇,发表文学评论文章300余篇,出版文学评论集六部。其中一大批作家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报告文学、文学评论以及个人作品专集,荣获了鲁迅文学奖、骏马文学奖、中国戏剧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当代文学奖、金盾文学奖、梁斌文学奖、路遥青年文学奖、云南省政府文学奖、云南杂文奖、边疆文学奖、滇池文学奖等多种奖项。尤其值得骄傲是最近几年来,夏天敏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第四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一等奖,宋家宏获第四届云南省文学艺术理论批评一等奖,樊忠慰获第四届云南省文学艺术创作二等奖,雷平阳获《诗刊》第二届华文诗人奖,等等。

但可惜的是,与昭通文学创作的繁荣相比,对昭通文学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如《昭通学院学报》开辟了“昭通文学研究”专栏,每期都有数篇研究昭通文学的论文在上面发表,该专栏已经成为了昭通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阵地。另外,一些学者还出版了研究昭通文学的专著, 如刘廉昌的《走进昭通文学——昭通文学创作研究》、吕崇龄的《吕崇龄评论集》、陈剑宁的《陈剑宁学术论文自选集》、杨昭老师出版了《雷平阳的魂路图》等学术专著。尽管如此,目前关于昭通作家作品的研究依然薄弱,与昭通文学蓬勃发展的态势不相应。

(二)有利于促进地方文学创作的发展

古人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家们要创作出不负于时代的文学精品,有许多前提条件,如天赋,教育背景以及个人的努力等等。但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那就是文学研究者尤其是评论家对自己作品的客观而有建设性的评论。这样的评论既能指出作家们的长处,以鼓励他们的信心,又能指出他们的不足,让他们正视差距,以便在今后的创作中予以克服。在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大诗人、大作家都是非常虚心的听取读者和批评家的意见的,比如“一字师”的典故,“推敲”的典故,又比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听取好友的建议将《严先生祠堂记》中间的“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中的“德”字改为“风”字,使得该文更具灵动之美的故事,都传为了千古佳话,毕竟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创作盲区,帮助作家找到自己的盲区予以克服,是文学研究者和评论家的使命,昭通文学的研究者们就肩负有这样的使命。

(三)有利于提高地方高校知名度,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

在与重点高校的竞争中,地方高校处于天然的劣势,确实无法在各个层面与重点高校开展全面的竞争,但是,地方高校可以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长处。从事地方文学研究,就是提升地方高校知名度的重要途径。在我国也确实有不少地方高校通过地方文学研究扩大了知名度,如湖南吉首大学通过沈从文研究、江西九江学院通过陶渊明研究均提高了自身的知名度。昭通学院可以向兄弟院校借鉴经验,通过昭通文学的研究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

而且,我国的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朝素质教育转变,高校不但要求教书,更要育人,而让学生了解乡土,热爱乡土,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地方文学研究,高校可以开设相应的地方文学选修课,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两门主干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可喜的是,在昭通学院校领导以及人文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已经在人文学院的学生中开设了“昭通文学研究”选修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昭通学院的中文专业以及其他专业中有一大批文学爱好者,通过开设昭通文学研究之类的课程,激发他们对于文学的爱好和从事文学创作的热情,对于延续昭通文学的香火也是十分有益的。

三、地方高校开展地方文学研究的优势

地方高校大多位于地级市,往往缺乏较好的区位优势,缺乏悠久的办学历史和充裕的办学经费,难以得到政府部门和行政主管部门关爱的眼神。而且,地方高校往往文化底蕴不够深厚,学术氛围相对欠缺,这些都是地方高校的办学劣势。但地方高校也不要妄自菲薄,因为在许多方面,地方高校是大有可为的,比如在研究地方文学方面,地方高校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种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人才较为集中

地方高校是地方文化的中心,它集中了一大批高学历高素质的研究人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它在从事地方文学研究时具有无可替代的人才优势。以昭通学院人文学院而论,目前,它总共有46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19名,讲师25名,其中21名教师具有硕士学历,2名教师具有博士学历,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学术训练,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昭通学院的人才优势,推进昭通文学研究。

(二)研究者心理上对地方文学具有亲近感

对于北、上、广以及许多省会城市的重点大学的文学研究者们来说,地方文学往往是他们看不上眼的,更别说下工夫去研究了。个别学者甚至认为地方文学难登大雅之堂,任其自生自灭即可。而地方高校的文学研究者则不一样,他们有兴趣认真阅读地方文学的作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研究兴趣比什么都重要。

(三)研究者与地方文学的作家接触较多

地方文学的作家大都出生于某个特定的地理区域,或曾在该地理区域长期工作生活,并且对这片土地有深厚的感情,而地方高校从事地方文学研究的教师也有不少是本地出生,在外地读完硕士或博士之后,回本地的高校任教。有一部分文学研究教师虽然是外地人,但在地方高校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生活习惯以及心态也就逐渐本地化了,这对于地方文学的作家和研究者们建立密切的联系大有帮助。以昭通学院而论,最近十来年,昭通学院人文学院经常邀请昭通籍的著名作家如雷平阳、夏天敏、吕翼等来学校开展文学讲座介绍创作经验,培养文学新秀。同时,昭通市协作,昭通市文联也经常邀请昭通学院人文学院的文学研究教师举办各种作品探讨会,联谊会,双方的感情日益融洽,这对人文学院的教师开展昭通文学研究,显然是大有帮助的。

(四)收集资料方便

要开展学术研究,收集资料是极其重要的一环。老一辈学者们甚至主张在开展某一专题研究之前,要穷尽该领域的所有资料,做到滴水不漏。也许我们现在很难做到这一点,但尽可能在从事研究之前多收集相关资料是应该的,否则相关的研究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难经得时间的检验。而地方高校在收集地方文学的资料时显然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以昭通学院人文学院而言,目前该院校投资数万元,建立了昭通文学陈列室,收集的文学期刊数十种,昭通籍作家或毕业于昭通学院的作家的专集上百部,另外还有不少研究昭通文学的学术论文以及学术专著,堪称一座研究昭通文学的宝藏,研究者们应当把这个宝藏充分利用起来。

四、如何开展地方文学的研究

(一)树立客观公正的研究态度

无论从事什么研究态度,都要树立客观公正的研究,尽量避免主观化,避免个人爱憎的左右,这一点是学术界的共识。但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于开展地方文学研究来说,尤其如此,原因就在于,地方文学的研究者和地方文学的作家往往极为熟悉,这固然比双方老死不相往来要强得多,但缺点也显而易见。因为中国是人情社会,研究者和作家们在相互接触过程中,难免产生“哥们情谊”,于是研究者在开展地方文学的研究和批评时,就会有所顾虑,不敢吐真言,毕竟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早就指出过:“作家的自尊心比一切其他各种自尊心都更为敏感,更为仇念深重。”[2](P.102)研究者适当照顾作家的自尊心是应当的,但不应当强调过分,否则就会陷入下面这种困境:“批评家失却了批评的勇气和应有的胆识,变得唯唯诺诺,自己说的话,写的文章言不由衷,或者大话、空话、套话连篇。甚至只有无原则的褒扬和肉麻的吹捧,使批评失去了艺术原则和公正尺度。”[3](P.108)我们昭通学院人文学院的教师在开展昭通文学研究时,应当在照顾作家们的自尊心的同时,要少说假话、大话、空话、套话,要有好说好,有坏说坏。指出作家们写得好的地方是为了鼓励他们,指出他们写的坏的地方是为了鞭策他们。总之,研究者们在研究地方文学时要客观公正,要当作家们的诤友。在这一方面,夏吟老师树立了一个较好的榜样,她在12年3月25日的《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昭通文学现状的论文《昭通作家群的局限与困局》,既肯定了昭通文学的成绩,又尖锐指出它的不足。在整个文学界尤其是昭通文学界产生了震动性的影响,也许有的作家接受不了这样尖锐的批评,但作家们要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就需要听取这样的逆耳忠言。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文学研究者们要通过真诚的沟通,争取作家们的理解和支持。

(二)更新研究观念,创新研究方法

文学研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要求研究者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扎实文学理论功底,广泛的阅读,对文学作品有高度的艺术敏感,能准确判断其成就与不足,判断其得失所在,并且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能熟练运用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来对作品作家以及各种文学现象进行剖析,探讨及批评。而这决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努力。但这又是必须的。正像高尔基说的:“批评家要有权引起作家的注意,就必须比作家更有才华,他对于本国的历史和生活比作家知道得多。总之,他在智力方面高于作家。”[4](P.125)也许文学研究者的智力应当高于作家这一要求有点高了,但至少研究者应当博览群书,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判断能力,否则,他们在开展文学研究和批评时,必流于肤浅。

具体到地方高校的文学研究者,提高自身的学养素质,更新研究观念,创新研究方法更显得尤为必要。因为地方高校从事文学研究的教师虽然大多是重点大学毕业,且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但他们总体的学术素养与重点高校的教师还有着不小的差距,这对他们从总体上提高对地方文学的研究水平,产生了不小的制约作用。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成了当务之急。以昭通学院人文学院从事地方文学研究者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的总体素质应当说是不错的,做学问的态度也是踏实的、勤勉的。但仔细阅读他们关于昭通文学的一些研究论文就会发现一个明显的不足,那就是他们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主要是对作家和作品进行思想,审美和艺术成就的评论,就能自觉并且熟练运用心理批评、原型批评、历史主义、结构主义、形式主义、女性主义、接受美学等较新的文艺理论从事地方文学研究与批评的不多。显然昭通学院的地方文学研究者们有必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更新研究观念,创新研究方法,在“问题意识”的导向下,大胆进行学术创新,从而将昭通文学研究推向更高的水平,为昭通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做出新的贡献。

[1]李骞. “昭通作家群”探析[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5):277—284

[2]别林斯基. 文学的幻想[A]//别林斯基选集[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3]李晓峰. 略论我国地域文学研究的现状与困境[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3):110—112.

[4]林焕平. 高尔基论文文学[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

The Significances, Advantages and Approaches of th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the Researches on Local Contemporary Literatures——Take Zhaotong University's Researches on Zhaotong Contemporary Literatures as an Example

ZHANG Weia, YANG Meng-yuanb

(a.School of Humanities, b.Editorial Office of the School Journal, Zhaotong University, Zhaotong 657000, China)

Th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some important significances and unique advantages for the researches on local contemporary literatures. Three of the significances are: 1) in favor of wholly lifting the level of the study on Chinese literature; 2) propitious to speed the local literary creation; 3) helpful to raise the reputation of th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well as enhancing their schooling quality. The main advantages are the advantages in research team, research conditions, and so on. It is necessary for Zhaotong University to set up a high-quality research team with the objective and fair-and-square academic attitude, the renewed idea and the creative research approaches so as to reinforce the development of Zhaotong literature and Zhaotong Contemporary Writers Group.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ocal literature; researches; research; significances; advantages; approaches

2015-06-24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地方高校对地方文学研究的作用与意义”(2014Y504)。

张伟(1977— ),男,云南昭通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

I206.7

A

2095-7408(2016)01-0075-04

猜你喜欢
人文学院昭通研究者
发展中的昭通学院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再论郑振铎对泰戈尔的译介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简介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The study on corporate manag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sharing economy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文学自觉与当代文学发展趋势——从昭通作家群说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