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省级骨干教师提高培训探索骨干教师成长高原区的突破

2016-05-14 11:14李春光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教学风格突破任务驱动

李春光

摘要:省级骨干教师提高培训,引领省级骨干教师突破“高原区”,助推其成为“专家型教师”。

关键词:省级骨干提高培训;突破“高原区”任务驱动;教学主张;教学风格;专家型教师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6.07.011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7—0053—03

一、骨干教师成长的“高原IX"现象

在2015年的省级骨干教师提高培训前我们对150名教师进行了调研,调查问卷涉及到各个学段,人员涉及到吉林省城乡各种结构类型的学校,比较客观地反应出这个层次教师的结构特点和成长需求。

(一)从年轻教师走向骨干教师阶段大多经历相似。

在以下的数据中首先是对教师工作年限的了解,近84%的教师有15年或以上的工作经验,这种年龄决定大多数的人经历了教材的多轮调整和课程改革。我们以一位小学语文c教师为例,她是我省的首批骨干教师,参加工作之后多次面对教材和课程变化,她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自身专业上具备了很强的教育科研能力、深厚的教学功底,也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点,在所处的教学领域中起着示范作用,并获得多项荣誉。她的成长也是许多骨干教师的发展轨迹。

(二)骨干教师处在专业发展的“高原区”徘徊不前。

有人结合教师的成长规律做了深入的研究,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与各种社会化动因不断互动的过程,是教师对其职业角色的获得和不断完善的过程。有人把教师成长分为四个时期:学徒期、成长期、反思期、学者期。前两个阶段教师的差异不大,从第三个阶段开始出现不同,有的人甚至止步不前,可见突破“高原期”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关键。

我们仍以c老师为例,他在被认定为骨干以后创造了许多惊人业绩,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问题也渐渐出现:子女教育、父母赡养、知识储备、对新的教育手段陌生……让她产生了极大的压力。由于精力不足、知识更新慢、掌握新事物的能力差等因素,出现了个人发展的“高原期”。

二、骨干教师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

有的培训多关注以专业成熟为教师发展的终极目标,对教师的成长需求没有做到深入的了解和科学的分析,缺乏对达到成熟期以后的教师发展进一步研究。

培训中首先要做好教师需求调研,对于参加培训中你最想学到什么?有66%的教师希望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对于你最需要的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是什么?占50%的人是想学到教育教学理论。38%的人是想学习新的学科相关专业知识。对于自己现在专业发展上最大的困惑,48%的人认为是缺乏专家的引领,占30%的人感到教学中没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C老师也是众多人员中的代表,很清楚自己专业发展的“瓶颈”是形成稳定、清晰的个人教学风格。但这种改变需要完整的理论学习和系统的科学引领。这也是许多同层次教师的强烈需求,省级骨干提高培训显得更加必要。

三、“高原区”的突破——省级骨干教师提高培训

(一)省级骨干教师提高培训的由来和设想。

到目前为止,我省有近5000名教师陆续获得省级骨干教师资格。启动省级骨干提高培训,实际是努力助推这批教师成为师德修养高尚、专业精神丰满、教学思想独立、教育理论丰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风格独特的,在本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全省乃至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吉林省中小学“专家型教师”。我们确立了以“任务驱动主体参与多元培训”为核心的培训理念。

针对省级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不明、专业成长动力不足、自身理论素养不高、教学思想不成体系、教学特色不够鲜明这些特点,我们在省级骨干教师提高培训中确立了“两阶段四环节”的培训规划。第一阶段进行集中培训,主要进行理论研修,为期12天,然后自修返岗实践,通过工作坊网络辅助学习6个月;第二阶段集中培训,实践交流为期8天,最后训后跟踪返岗实践,还是通过工作坊研习3个月网络学习。培训中通过唤醒、发现、助推三阶段开展工作。

(二)省级骨干教师提高培训引领骨干教师突破“高原区”。

(1)以训前作业为导向,提出培训的中心问题

教学主张表现出教师理性思考的深度和教学理想追求的高度。它是教师教学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学风格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这是省级骨干提高培训中重点要完成的工作,也是以此为显性目标检验培训的效果。

先通过训前作业撰写教学主张论文。结合学科通过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案例,突出自己的教学风格。C老师这样描述自己的教学主张: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以情趣教学为依托,让学习过程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有个体差异的学生都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和谐发展……

提出“循道‘生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的观点。“在教学中以教师的情感、文本情感及学生情感达到的‘情感共鸣为着眼点,以情引趣,在教学当中,把情趣教学与字理识字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自己的教学主张有较清晰的理解。成为“个人风格”是培训中重点指导解决的问题。

(2)以课程设置为媒介,形成风格的理论依据

省级骨干提高班课程设置了:骨干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教学前沿理论—教育科研方法及课题研究—教学风格理论—名师教学风格赏析—骨干教师教学风格追求这些模块,这样的课程设置思路为打造教学风格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支撑。

首先在上课后以“说说我的教学主张”进行课前分享,分享者要对教学风格有明确的认识。结合教学实践,体现自己的思考并启迪他人,对教学主张再次梳理。

其次在理论的学习中同时利用“世界咖啡”这种交流课程形式,让教师对自己相对模糊的想法进行理性加工形成教育思想,最后具体化、个性化成为教育主张。

最后通过培训班的系统学习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主张更加清晰、明确,对于表现很成型的通过汇报课的形式让参训学员教师呈现出来。下面是C老师在培训后期进行的汇报课《小乐队》,我们能明显感受到此时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主张有非常自信的呈现:“情趣教学”运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五字立体情趣”识字法。(课堂中的片段)

1.锣和钹:这是什么?在哪见过?谁愿意来摸摸,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

2.这金属做的东西果然不同凡响,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跟金属有关的字?

3.唢呐:看看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4.笙、筝、箫、笛:还有谁是跟它们的材质有关的?

5.琴、琵、琶:我们再来看这一排,这几个字都有什么共同特点?(王字头)

师:对,我们查字典确实是查王字头,一个王表示——玉器,那两个王放在一起表示什么吗?猜猜看。(课件)

【王字头表示琴弦的样子,一竖表示琴弦的枕木。】出示字理图。

6.学习“扬”,认识扬琴。看“扬”字,以前我们学过“汤,杨”。猜猜,这个扬是哪个“扬”?与什么有关?

7.猜想一下,扬琴是怎么样演奏的?是不是你们想的那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扬起手臂做动作)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教师的个性和教学风格有很好的呈现,个人风格的体现非常突出,这是教师走向卓越的专业生长点。

(3)以训后跟踪作提升,提炼成熟的教学风格

骨干教师在培训中由“训前作业整理一课前分享发布一课中交流梳理一汇报课上呈现”这些过程,对自己的教学主张有更明确的定位和提炼。提高培训中更关注训教师反思和落实,通过返岗实践阶段研修任务的具体制定,让教师能在教学实践中把这种学习得以延续和落实,充分利用吉林省中小学教师研修网上传作业,作为管理者指导教师会进行指导,培训教师在这里是分享、交流。

①体会名师教学思想,写读书笔记

通过读书活动和网络研修,走近教育名家,吸取教学精粹,提升教育思想。研读名师的教学思想,从小的自我提高、成长,到大家教育思想的贯通、融合,提升了教育境界。写成多篇读书笔记,以研修日志的形式上传至吉林省中小学教师研修网,与更多人的进行互动、提升。

②进行教学实践反思,写案例分析

在高研班的学习后,结合高研班的训后作业要求,围绕教学实践,突出教学上的特色,再次对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梳理,写一篇案例分析,以研修日志的形式同样上传。

③教学主张突显出风格,写教学设计

提炼出自己的教学主张后,设计一节体现自己教学主张和教学风格的课,形成2000字左右的教学设计,并附1000字左右的简要实录。突出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重点是学生学习过程及效果的描述,这样教师的教学主张就在多轮的推敲、研磨中有更成熟的体现,也上传至网上。

(三)省级骨干教师发展展望。

吉林省教育学院的教师培训更多关注到教师成长中专业发展自身的构成要素、内在轨迹和外在影响因素作用的分析,对教师自身在专业发展中的个体主动发展变化的内在机制,及针对不同个体促其成长的有效策略进行深入思考。

经过省级骨干提高班的学习,我们让C老师进入了教学生涯中新的成长期:市级首批“教学专家”,市级“希望之光工程”导师,多次在省、市骨干教师培训班中讲座,获全国教学大赛一等奖……这位教师的成长经历也是许多骨干教师的缩影。省级骨干提高班培训是骨干教师再次成长的助力站。许多教师走出这个课堂,又以专家的身份走进这个课堂,走向全国各地的培训课堂。他们以极其丰富的教学一线的经验与深厚的教学理论功底,在各级各类的培训中受到欢迎,在教育领域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省级骨干教师会在省级骨干高研班的助推下成长为吉林省乃至全国的教育专家。

[责任编辑:盛暑寒]

猜你喜欢
教学风格突破任务驱动
浅谈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
Analy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 university English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名师的教学风格与课堂文化
谈谈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格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