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圣化到妖魔化:教师媒体道德形象的变迁

2016-05-14 14:40刘海波
中小学德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道德专业教师

刘海波

摘 要媒体在信息传递、价值引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实中教师媒体道德形象出现了神圣化和妖魔化倾向,并有从神圣化向妖魔化发展的趋势。教师道德素质低下、教师专业道德建设滞后、媒体格局的多元化,是导致教师道德形象变迁的主因。教师媒体道德形象的改善应从教师和媒体两方面入手综合展开。

关 键 词 媒体;教师形象;师德建设;神圣化;妖魔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6)07-0021-04

媒体在教师道德形象塑造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既是教师道德形象得以展现的重要舞台,又是公众认识教师道德形象的重要途径。要提升教师道德水平,就不能不考虑媒体在教师道德形象塑造方面的作用。由此,“教师媒体道德形象”这一概念便应运而生。所谓教师媒体道德形象,是指教师通过媒体的塑造所呈现给公众的具有道德意蕴的人格特质、行为表现和职业素养。[1]然而,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单一媒体渐渐被多元媒体所取代,原本冠以神圣光环的教师道德形象逐渐隐退,取而代之的是“绝对言论自由”下教师道德形象的妖魔化。

一、两种极端的教师媒体道德形象:神圣化与妖魔化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尊师重道的传统,教师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高居道德的“圣坛”。随着单一媒体逐渐被多元媒体所取代,教师道德形象正走下“圣坛”而走向功利化、世俗化甚至妖魔化。

(一)教师媒体道德形象的神圣化

教师自古以来就被看作是道德的楷模、为人之表率。社会公众对这种崇高的教师道德形象具有高度的期待和认同,教师作为“春蚕”“红烛”的道德形象早已演化为一种潜在的社会事实,成为社会大众潜意识中对教师道德形象的评价标准。而媒体对教师崇高道德形象的极力渲染和引导,使教师“道德圣徒”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成为公众对教师评价的重要甚至唯一标准。这在我国教师题材的电影中便能得到充分体现:从早期的《园丁之歌》《祖国的花朵》《春晖》,到后来的《凤凰琴》《一个都不能少》《美丽的大脚》,教师形象塑造上呈现出模式化的特点,歌颂成为共同的基调。这样的宣传虽然对传播高尚师德、塑造教师职业形象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也让人们在感叹教师伟大的同时,亦悲痛于教师的凄苦,仿佛只有为了教育事业而不惜牺牲一切甚至生命的教师才是好教师,否则就是不合格的教师——这让许多在职教师及有志于成为教师的人士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强烈的畏惧感。

媒体在将教师道德形象神圣化的同时亦剥去了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丰富情感,使教师形象变得干瘪起来,仿佛就是“无欲无求”“甘愿奉献”的“天使”。殊不知教师也是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每天也要为柴、米、油、盐、酱、醋、茶而奔波忙碌,为家庭、为父母、为子女而牵挂担忧。教育不仅是为学生授业解惑,培养其健全人格的活动,也是教师自身的生命意义、生命价值、生命尊严得到彰显的过程。然而,媒体对教师作为“神”的形象塑造却给教师的生活筑起了一座难以翻越的道德高墙,评判教师优劣的唯一标准就是付出与贡献,而从不考虑其正当利益是否得到保障。在公众看来,教师应是只挤奶不吃草的牛,只工作不休息的机器。而教师一旦没有满足公众的这种期望,就极易被判定为缺乏道德的群体。

将高尚的教师道德形象作为普遍要求来规范约束所有教师,这无疑既是对高尚的贬低,亦是对普通教师的道德绑架,剥夺了教师作为普通人的合法权利,歪曲了教师道德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师德建设的步伐。

(二)教师媒体道德形象的妖魔化

在求新求变、价值多元的环境下,教师媒体道德形象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不再被公众奉为圭臬。教师道德形象正由“圣坛”跌落至舆论讨伐的“泥淖”。

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教师”二字,关于教师的负面新闻令人眼花缭乱:“校长带学生开房”“男教师猥亵女学生”“教师让学生互扇巴掌”“教师在学生脸上刻字”等触目惊心的标题已经让人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现在人们提到“教师”二字,联想更多的是“叫兽”“流氓”“败类”等负面词汇,其形象正从“神”渐渐退化为“魔”。

这种对教师道德形象妖魔化的塑造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导致了严重的恶果。首先,教师群体中失德者与“害群之马”只是少数,媒体将这部分“害群之马”肆意夸大渲染,将“变态狂”“禽兽”的帽子扣在整个教师群体头上,把个别的教师行为一般化为教师的普遍行为,将偶然的教师失德事件看成教师专业生活中的必然事件,这显然有失公允。其次,教师形象被妖魔化,不仅削弱了教师作为学生重要他人的榜样作用,还影响着教师道德自律的养成。一方面,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来说,他们会将个别教师的失德行为不加判断地移植到自己教师身上,无形中降低了对教师的尊敬,动摇了教师作为道德榜样的地位;另一方面,对于一些缺乏媒体素养的教师来说,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把个别教师的败类行为推而广之为教师群体的普遍行为,从而弱化自身的道德自律。如此,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认同感。若一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都开始产生怀疑,其职业幸福的获取和道德人格的提升又从何谈起?

二、教师媒体道德形象变迁的原因分析

教师道德形象的神圣化和妖魔化,显然都是不真实的形象塑造,而是对教师道德形象缺乏全面、客观认识的表现,是一种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的诠释,是过分追求轰动效应、“眼球经济”的结果。仔细分析大致有如下原因:

(一)教师失德现象频发,教师专业道德建设滞后

在追求“利益至上,享乐为先”的社会背景下,作为社会普通一员的教师难免沾染上“铜臭气”,如某些教师为了追求高职称而搞学术造假;为了追求高升学率而不顾学生身心健康;为了追求高报酬而变成“商人”“敛财者”。如此,教师不再是拥有道德追求和道德理想的道德人,而沦为教育的“填鸭者”、知识的灌输者,这对拥有几千年尊师重道传统的中国来说实在令人心寒。

现实中,这样的教师并不罕见:学生危急关头时挺身而出的谭千秋越来越少,“一马当先”跑在学生前面的“范跑跑”却越来越多;鼓励、赞赏学生进步的“小红花”越来越少,侮辱贬低学生的“绿领巾”却越来越多;有教无类、循循善诱的“夫子”越来越少,疏于学术、忙于逐利的“砖家”却越来越多……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将教师道德形象塑造成“神”和“魔”两个极端,从侧面反映出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滞后。虽然我国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从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开始,但直到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才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教师的专业地位予以确认。但社会大众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关注却往往集中于专业知识的丰富、专业技能的高超上,而忽视了教师专业发展最核心的部分——教师专业道德建设。教师专业道德理论的匮乏以及教育领域和社会对其关注的淡漠,导致我国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缓慢和落后。对教师专业道德发展的标准及规范没有明确系统的阐述,维护教师专业发展利益的专业组织也尚未建立——正是这种非专业化的教师道德才造成了社会大众以及媒体对教师道德形象的误解和扭曲。

(二)单一媒体格局被多元媒体格局取代

在媒体形式单一的时代,政府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对媒体的控制,使其成为自己意愿的发布者。但在信息时代,人人传播、多向传播、海量传播特征日益凸显,使得新闻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所处的舆论环境正发生着迅猛而深刻的变化,民众对媒体信息的个性化、专业性、时效性等要求越来越高。企图通过政府力量强化教师高尚道德形象的传媒方式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以娱乐性、自由性为追求的新兴媒体以其广泛的群众基础对主流媒体的正面宣传产生了强大的冲击。

在这个权威日渐瓦解、禁忌逐渐打破的自媒体时代,新兴媒体对于高高在上的传统教师道德形象——“道德圣徒”提出质疑并发起挑战时,塑造了大量的“道德叛徒”。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教师队伍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但更多是一种肆意渲染和夸大,使教师道德形象远远脱离其现实所指的意义限制,是对教师道德形象的“超真实”塑造。[2]尽管媒体的这种超塑造并不能反映真实的教师道德状况,然而,经过媒体的大量复制传播,一个脱离真实的教师道德形象正日渐形成,并成为人们认识评判教师道德形象的标准甚至唯一标准。如此,真实的教师道德形象已然被“超真实”的形象遮蔽,让民众失去了获知真实教师道德形象的权力以及独立作出道德判断的能力。这正如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描述的那样:“大众传媒犹如一枚信息炸弹,正急剧改变着我们每个人内心世界据以感觉和行动的方式……也在改变着我们的心理。”[3]

三、改善教师媒体道德形象的对策建构

我们需要的是好教师而不是完美的教师,所以在教师道德形象塑造过程中,应避免神圣化和妖魔化两个极端,真实地呈现教师道德形象,既不将其捧为高高在上的“神”,也不对其口诛笔伐将其贬为令人唾骂的“魔”。只有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反思,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才能重塑健康的教师道德形象。

(一)加强教师专业道德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专业发展有助于唤起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欢乐。教师专业道德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核心要素,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指导思想,是教师自我实现的途径,是教师个人价值的体现,更是改善当前教师失德现象的有效方法。从根本上说,教师专业发展依赖于教师专业道德的发展。

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目的是形成教师道德自律,使教师自觉把专业道德规范下的要求转变为自我约束、自我提升的动力,并在专业生活中践行。在自媒体时代,任何人的言行都有可能被放大、迅速传播并且造成负面影响,更何况是作为学生榜样、社会楷模的教师!教师是被置于阳光下的公众人物,因此,教师必须自律,必须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教师是“人”而不是“神”,更不是“魔”,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也会同常人一样,经历各种挫折、打击,也会有喜怒哀乐。所以,一方面,教师专业道德标准的设定应首先保证其作为一名公民的基本利益以及作为一名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基本权利,让教师专业道德规范的建立回归现实世界,给予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从而确立切实可行的专业道德理论规范,使之真正发挥调控教师道德行为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还应明确教师专业道德的适用范围,不能随意泛化,教师专业道德的建构既不是对过往“神圣”教师道德的回归,也不是对教师职业道德底线的坚守,而是在厘清和重新审视教师身份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义务和权利基础上的重建。

在完整的教师专业道德规范和标准建立的基础上,应尽快实现对教师专业道德发展的监督并成立提供保障的教师专业组织。教师专业道德的提升是整个教师群体共同的行动,需要在专业的组织中进行并由专业组织为其提供必要的服务。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发挥规范媒体报道的作用,对媒体关于教师的不实报道及时进行纠正和澄清;对于那些未经查实确认的新闻,则暂时搁置,待核实后再予以报道,以期为社会呈现出最为真实的教师形象。

以上关于教师专业道德的论述主要基于外部力量来规范媒体对教师道德形象的塑造,而要塑造一个真实、健康的教师道德形象,还需要“内外兼修”。因而,我们有必要从教师自身出发提高教师的媒介素养。面对媒体中充斥的关于教师道德形象的负面报道,教师应保持独立的道德判断能力,冷静、客观地对这些信息进行区分和辨别,坚守道德信念,加强道德自律,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从而摆脱媒体所施加的沉重的道德枷锁及其对教师群体的控制和奴役。

(二)提高媒体专业素养,为提升教师道德形象营造舆论环境

教师崇高道德形象的消解一方面是教师神圣性的祛魅,另一方面则是对教师真实人性的呼唤。我们应清楚地知道,“躲避过度的崇高是为了复现人性的本来的面目;认识了人性的怯懦与卑下我们才懂得包容和悲愤,再踏实地谋求个人道德上的进步和完善,而不是反其道而行奉怯懦卑下为理想”[4]。我们更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对于教师道德形象不真实的塑造、刻意的扭曲,不仅是对教师群体的伤害,更是对社会道德的极大伤害。

对于报导教师的媒体人来说,他们应具备一定的教育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使其文章在不失真实性的前提下更具专业性。除了要求媒体自身做到自律之外,政府和社会也应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媒体进行必要的监督,以防其作出缺乏专业判断和扭曲教师道德形象的报道。只有这样,才能为教师道德形象的塑造提供一个相对自由、宽松,充满人性关怀的社会舆论环境,这是形成与塑造良好教师道德形象的前提。显然,打造良好舆论环境的责任主要在于媒体和社会。在当下,媒体舆论环境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改善的大背景下,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就是通过提高民众的媒介素养,培养其在媒体“超真实”冲击下所丧失的独立判断能力和价值批判反思能力,使其破除对媒体所塑造的或神圣化或妖魔化的教师道德形象的刻板印象,从而能够对教师道德形象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5],对教师道德现状作出准确客观的评价,而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参考文献:

[1]班建武.教师媒体道德形象的影响及原因.对策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 2007,19(6):28-32.

[2]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264.

[3]崔岐恩,张晓霞.网络媒体与教师污名化现象解析[J].传媒观察,2010(8):19-21

[4]梁文道.为什么真小人也想当英雄[N].南方周末,2008-06-19.

[5]檀传宝.走向新师德——师德现状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

责任编辑 徐向阳

猜你喜欢
道德专业教师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跟踪导练(五)(2)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专业修脚店
道德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秋天在哪里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