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起步阶段学生兴趣培养探究

2016-05-30 15:13魏礼静
阅读(教学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写作文日记习作

魏礼静

【摘要】好的作文习惯可以让学生一生受益,而三年级是学生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如何在学生的作文起步阶段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把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策略总结为:心理暗示,产生兴趣;指导选材,激发兴趣;正面评价,培养兴趣;多种渠道,帮助学生获得写作成就感。

【关键词】起步阶段 写作兴趣

三年级是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求学生完成从说到写,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为学生今后的写作奠定基础。如何让学生走好第一步,为写好作文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作文有了浓厚的兴趣,无疑将对他们作文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那么,如何在学生的作文起步阶段培养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呢?

一、心理暗示,产生兴趣

教学中,笔者发现不少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作文的重要性,逢写作必强调:“三年级要开始学写作文了,作文非常重要,一定要认真学,多多练!”殊不知这样说不仅没有如预期让学生重视作文,还在无形中夸大了作文的难度,让学生在还没有接触作文时便对作文留下“难”的印象,产生畏难情绪和排斥感。

与其不停地暗示学生作文有多重要,不如强调写作有多么好玩。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在作文教学中,我首先采取心理暗示法让学生认识到:作文不过是一件“我手写我心”的简单的事儿,一件“我手写我话”的有趣的事儿。

八九岁的孩子,对抽象的事物,特别是未知的领域,他们根本就不清楚自己真正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而且向师心理和从众心理非常强。于是,我经常鼓励他们:“写日记好玩吧!”“写作文有趣吧!”不可否认有个别孩子看的书多,真的有表达的欲望,但大多数学生根本没尝过写作文的甜头,基本上做不到会发自内心地认为写作是一件有趣的事,但既然老师都说写作文有意思、好玩了,那肯定好玩。这样一来,时间长了,当你提到写作时,学生脑中闪现最多的词肯定是“有趣”“好玩”。

二、指导选材,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处于起步阶段的学生在写作时往往都是记流水账,例如《开心的一天》,学生把一天的大事小事都用一句话记下来;《让我高兴的事》,学生把自己遇到过的与高兴沾边的事都记录下来,这种情况在学生日记中表现最为明显。这些琐屑之事,我们读的人觉得味如嚼蜡,写的人也丝毫提不起兴趣。所以,教师帮助学生选择写作材料,指导写作,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一条重要途径。

1.读写结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很多都是训练读写结合的好范例。例如,在学习《第八次》后,我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想象布鲁斯王子是如何动员那些失去信心的士兵重新参加战斗的;在学习《蒲公英》后,我引导学生想想有什么话想对那两颗蒲公英种子说。这些范文是学生阅读的好材料,同时,也是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好例子。学生在深入朗读、理解教材后才会有话可写,同时,还能将范文中生动的词语、典范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这样的读写结合训练,不仅帮助学生内化了课堂的知识,丰富了词汇,有效地搭起了阅读与写作的桥梁,还使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相互转化,能力相互促进、迁移。

2.以体验激发兴趣

“行是知之始,实践出真知”,三年级学生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和再现性向创造性过渡,让学生亲身体验实践,既把握了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又能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使他们的情感鲜活起来,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让他们产生写作的欲望。

在指导学生写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看图作文时,我首先让学生观察图片,看看图上有哪些人物,猜猜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如何,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接着,我让学生通过分角色表演让画面动起来,学生根据图上的内容,模仿和再现小猴和小熊之间发生的故事,他们充分调动形象思维,兴致盎然地想象小猴和小熊之间的对话。为避免写出的作文“千人一面”,在表演的过程中,我启发学生从多方面去拓宽思路,如说话时的神态、动作,鼓励他们在合理想象下创造性地表演出不同的情景。然后,我引导学生把表演和书上的图联系起来,将表演的故事生动地说出来。整个过程,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争着表演,并认真观察和比较别人的表演和说法,积极思考,发挥想象,补充与众不同的观点。最后,我让他们根据图片和表演,结合自己的合理想象,将故事写出来。没过多久,一篇篇生动、充满童趣又各有特色的看图作文就写成了。

当然,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习作要求,对症下药,创设出合情合理的体验方式来激发学生观察和表达的兴趣。学习过《石榴》一文后,我布置了一篇关于水果的日记,有学生写香蕉的味道:“剥开黄色的外皮,将白色的果肉放入口中,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模仿石榴的痕迹严重,而没有把握住自己所写的水果特点。于是我让学生每人带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水果,习作课上我就带着学生一起观察水果,看一看外形,捏一捏手感,闻一闻味道,尝一尝滋味,说一说尝过的感觉,再评一评,议一议,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三、正面评价,培养兴趣

每个人都渴望被别人欣赏,尤其是孩子,由于小学生心理、智力存在差异,个性发展不同,生长环境不同,孩子在语言表达上也体现不同的个性和差别,教师在评价时,要坚持“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以正面评价培养和呵护他们写作文的兴趣和热情。

记得三年级沈同学写了这么一篇日记:“作业都写完了就差一片日记了我问哥哥怎么写哥哥骂我本但我气得要抱作了都是日记rě的火,要是有一台日记机头币就能写好该多好。” 我看着这篇没有标点、错字连篇的日记哭笑不得,当时真想对他说:“老师读不明白你写的是什么,拿回去重新写。”但转念一想,沈同学语文基础不是很好,写起日记来本来就有困难,如果对他严加训斥,只会挫伤他的自信心,更会让他对习作失去兴趣。

于是,我决定另辟蹊径。我把沈同学的这篇日记投影给全班同学看,大家全班学生当即笑作一团,沈同学也羞红了脸。我走过去抚摸着他的小脑袋,微笑着高声说道:“同学们,难道你们没有发现这篇日记特别像《阁楼上的光》中的童谣吗?”学生们停住了笑,不解地望着我。“请注意看老师如何帮他添标点,改错别字,同学们也可以跟老师一起改。”改好后,我说:“真是一首真实、生动、想象力丰富的童诗,要不要读读?”同学们大声嚷:“要!”我又鼓励沈同学把自己的“诗”读出来:“作业都写完了,就差一篇日记了,我问哥哥怎么写,哥哥骂我笨蛋,我气得要爆炸了,都是日记惹的祸!要是有一台日记机,投币就能写好,该多好!”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沈同学的脸上也露出自豪的笑容。一次不一样的评析,驱散了学生对作文的恐惧之心,让学生逐渐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也让他们发现:原来写作文是可以这样随心所欲表达的。

教师对学生的习作,特别是三年级的起步作文,一定要慎重对待,应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和放大学生习作中一段通顺的句子、一个用得准确的词语、没有错误的标点符号等等,及时给予学生鼓励,这样会使学生产生愉悦感,并逐步树立起写作文的自信心,从而喜欢上写作文。有了这样的心理基础,学生的思维会变得非常活跃,大脑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写出来的习作也便会“百花齐放”,特色纷呈。

四、多种渠道,获得成就感

当作文成为一种生命活动的价值取向时,学生必然会去追逐它。也就是说,当作文能给学生带来成就感的时候,他们必然会对之产生浓厚的兴趣。

怎样让学生取得成就感?对学生而言,班级是他们生命中最为重要的、相对稳定的生活世界,伙伴、同学对他们的评价和看法,也将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而作文是一种公众的演说,是一场别样的对话。将学生的作文在班级里“发表”,让学生之间进行生命与生命的别样对话,获得不同于以往的成就感。

每周日记或作文我都会选择几篇读给全班学生听,读到精彩的地方,全班学生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而被表扬的学生小脸通红,激动不已。此外,凡是有一定亮点的习作,我还会让小作者在家长会上诵读,在班级“佳作栏”中张贴。特别出色的,我还会替他们投稿到校报和各种报刊杂志。很多学生为了得到这样的殊荣,还会在课后多写几篇日记、作文,主动增加自己的写作强度和难度。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推动学生探求和索取知识的一种强烈的内因。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做好三年级学生作文起步阶段的准备工作。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写作文日记习作
写作文的烦恼
用中医诊疗法写作文
写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写作文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写作文等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