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活动需“用心”

2016-05-30 15:13王继伟
阅读(教学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实效改进用心

王继伟

【摘要】聚焦学校的德育活动,可以发现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关注过程多,注重实效少;机械照搬多,自主探索少;形式创新多,效能研究少。一些学校在德育活动的开展上,想的是“有”或“新”,却忽视了学校德育的培养目标,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必须回到教育的原点:一是回到德育的原点,想想“为什么要进行德育”;二是回到学生发展的原点,想想“学生需要什么”。然后,从这两个原点出发,设计能真正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德育活动。

【关键词】德育 活动 实效 问题 改进

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是学校所肩负的使命,学校应把德育工作放在所有教育工作的核心地位。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与学科课程相比,实践中的德育课程远远跟不上教育改革的步伐,特别是学校的德育活动,看似热热闹闹,却没收到多少教育效果的现象较为普遍。

一、“缘木求鱼”,如此德育令人忧

聚焦学校的德育活动,可以发现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关注过程多,注重实效少;机械照搬多,自主探索少;形式创新多,效能研究少。在德育活动的开展上,许多学校往往会流于形式或过于标新立异,却忽视了学校德育的培养目标,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此德育,无疑是“缘木求鱼”,难有实效。

1.缘功利之“木”,德育迷失自我。

曾听一位小学校长这样说:“我们是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一句“真心话”,道出了许多学校的“无奈”——素质教育是大势,必须要搞;应试教育是困境,一时突破不了。同时,也道出了一些学校的选择——素质教育“雷声大,雨点小”。这种选择直接体现在学校对待德育工作的态度上,那就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甚至不要。”一方面喊着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学校工作应以德育为首,另一方面草草制订德育工作计划,目的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所以德育活动简单划一,流于形式,或是一味标新立异,在形式上创新,对活动方案却缺少论证的过程,所以往往看起来有新意,细细推敲却发现并未有多大改进。如此德育,怎有实效?学校德育必须挣脱功利的枷锁,找到德育的自我。

2.缘说教之“木”,主体地位缺失。

一些学校在研究德育工作时,更多地以社会品德规范为出发点,不顾人的品德内化规律,否定道德学习主体化。虽然,学校德育就是要把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形成这种品德的过程,也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和必须服从的强制性。但片面强调学校德育的社会化意志,在实际德育过程中就会把学生当作单纯的客体看待,其直接表现为学校德育更多地以要求的方式向学生提出。这样做,学生虽然也能够遵守一些规则,但却往往是迫于外界压力,而非学生自己的道德需要,缺乏道德行为的自律性,更谈不上行为主体的责任感。所以,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学生在校园内能够讲文明、守纪律,走出校门却往往变成了另一个样子。学生是德育的主体,只有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德育活动,才有实效。

3.缘形式之“木”,活动缺少实效。

目前学校德育活动存在的另一问题就是形式主义,从学校层面来说,有些学校所安排的德育活动多以宣讲为主,如贴一些宣传画报,讲一讲英雄故事,看一场革命电影,要求遵守一些行为准则,这种“灌输式”的德育活动因为思维含量不足,让学生“知其然”多,“知其所以然”少,所以必然难有好的效果。有些学校追求“标新立异”,但活动设计过程缺少理性的考量,形式的创新并未带来德育的增效,只能算是“哗众取宠”式的表演,如曾在网上引起热议的“给父母洗脚”,看似在引导子女表达对父母的孝心,其实却脱离了学生真实的生活——在我们日常的家居环境中,每个正常人都有生活自理能力,自己给自己洗脚,才是最简单的家庭生活方式,也是家庭成员人人平等的最直观的表达方式。也有一些学校热衷于“赛”,如“争当??好少年”“雏鹰争?章”,“争”的结果是“我比你强”,是胜人一筹的优越感,而非知不足而改之的动机。这类活动虽然形式丰富,场面热闹,但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启迪却并不深刻。提高德育实效,必须彻底扭转形式主义的倾向,坚持“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理念,用心设计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德育活动。

二、溯流穷源,德育活动要“用心”

基于学校德育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以为,学校德育必须溯流穷源,回到教育的原点:一是回到德育的原点,想想“为什么德育”;二是回到学生发展的原点,想想“学生要什么”。然后,从这两个原点出发,找到两者的契合点,设计能真正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德育活动。

1.不忘初心,反思“为什么要进行德育”。

德育活动是建立在对因果必然性的认识基础上的目的性活动,所以,德育目的在德育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目标不准确的德育工作,只能是“缘木求鱼”,徒费力气。所以,在组织开展德育活动时,我们应不忘德育工作的初心,重视学校德育目标的制订。学校可以研究能够凭借的学校自身、社区、区域性的文化传统,研究现代文明社会的道德共识,从中找到学校德育适当的切入点,对学校德育内容、方式等进行系统的设计和整体架构,形成校本化的德育规划和方案,然后“以不变应万变”,学校德育才能坚持走在学生的道德养成之路上。

2.将心比心,想想“学生需要什么”。

目前许多学校的德育模式仍然只注重对学生施加外部的道德影响,强调规范行为的养成,所传授的又是剥离人性内涵的空洞的道德规范,在实施中又背离了把握人性所特有的过程与规律。这样的德育必然枯燥乏味,缺少魅力。意识到德育活动中人的缺席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关键点,弥补这种缺席的前提是“人对人的理解”。所谓“人对人的理解”,鲁洁先生将它解释为“人以他的全部精神因素以期全面、完整地去把握自我或他人的精神、意义与价值”,并把这一过程简述为我们常说的“将心比心”。

要“将心比心”,意味着我们要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等,如此,才能根据学生和教育影响的实际状况,提出切合实际的德育要求,采取恰当的教育措施,从而克服德育工作一般化、模式化等形式主义弊端。“将心比心”还意味着教师要善于变换视角解读学生的行为。学生的很多不良行为,我们不能仅把其视为道德问题,还要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去理解,以理解的心态去看待,学生的许多行为就很难以“善恶”相称。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只有尊重学生,想想“学生需要什么”,学校德育才会充满生命力。

3.活动“走心”,促进学生生命成长。

学生道德内化与内生的驱动力主要来源于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其中,道德认知是对道德意义的理解和道德价值的判断与选择,道德情感则是学生道德学习与发展需要的情感体验。因此,学校德育活动必须关注学生思维的参与,关照学生情感的体验。同时,因为生活是学生成长最重要的课堂,还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生活,力求道德规范与学生生活实现无缝对接。

(1)德育活动要能引发学生思索。目前学校德育的问题之一就是满足于现有道德规范的灌输,这种德育模式普遍关注活动形式丰富和场面热闹,较少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冷静反思,不利于儿童道德能力的培养。德育活动,要以道德思辨作为切入点,提供机会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总结,使学生能多方位、多角度思考,从而明辨是非,进行道德判断,从中受到教育。比较常用的方法是设计道德两难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通过两难选择进行价值判断而形成道德观念。

(2)德育活动要能触动学生情感。道德教育本质上是对儿童本我的压抑与控制,是与本我的快乐原则相违背的。因此,道德教育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而是应该动之以情,寓理于情,促使学生对道德规范产生情感上的认同,道德规范才能内化为学生自觉、深刻的道德认识。唤起学生的道德情感,需要结合学生生活与社会实际,通过呈现典型场景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从而认同及形成道德规范。

(3)德育活动要走进学生生活。学生品德的健康成长需要学生积极面对生活,能够正确处理道德规范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因此,德育活动还需走进学生生活,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积累。既要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经验,引导他们通过经验的交流,认识到生活的丰富性、多面性,体会到除了吃喝玩乐之外,还有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值得去做。除此之外,更要关注道德经验的积累,也就是从道德教育的目的出发,针对学生健康成长必须经历的空白期,组织专门的体验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如针对城市学生劳动经验的缺乏,学校可设置劳动课程,让学生在必要的劳动实践中获得丰富的对劳动的感性体验。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以自我否定的勇气,正视德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用心规划、设计与实施学校的德育课程。只要教育工作者携手努力,用心去做,学校德育必将开出艳丽的道德之花,结出丰硕的育人之果。

【参考文献】

[1]王立仁.德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郑航.德育:学校该做些什么?[J]中小学德育,2015(12):1-1.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教研室)

猜你喜欢
实效改进用心
用心
用心熬一碗汤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
用心,让家更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