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写作教学思维的转变

2016-05-30 17:18付海花
新校园(下) 2016年10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付海花

摘 要:为把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落到实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也做出了相应的改革。文章旨在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研读,从分析当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出发,结合学者、教育家、教师的写作教育理念,提出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思维转变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写作现状;思维转变

基础教育是国家的根本,语文教育则是基础教育的根基,而写作教学毫无疑问在语文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对写作教学提出了基本的认识与要求,即“写作教学应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体验人生,要开阔写作空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这也就是写作教学的基本理念,而要在教学实际中贯彻这个理念,则要求语文教师从“阅读本位”向“写作本位”转变。

一、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各地语文中考的作文分值也在不断提高,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还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根据笔者教学五年的经历,发现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设置上,讲读课居多,写作课一般为两周一次,一次占两个课时。现在初中生的语文课一般为一周五个课时,由此算来,写作这个重头戏在课时上只占了語文总课时的五分之一。二是教材编订上,阅读课文居多,写作指导材料少。以人教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为例,一册语文课本包括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五篇课文和一个“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主要就是写作指导),这就是说在教材篇幅上写作指导只有六分之一的空间。

而《新课标》把写作能力看作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正表明当前的中学语文教育应该真正树立起“写作本位”的教学理念,“刷新写作观,恢复写作本体意义”。“写作本位”的教学理念,可谓是真正突出了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地位,也是对长期以来语文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关系的明确。它揭示了“听、读是接受、领悟、鉴赏和陶冶,说、写是倾诉、传达、表现和自我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听、读是预备,是手段,是原因;说、写是进展,是目的,是结果。说、写最终包含延续,并完成了听、读。因此,在语文素质教育中,说、写当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其实,直到《新课标》才提倡的“写作本位”理念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只是在重新诠释以往学者、教育家对写作意义的阐述。五四时期的教育家黎锦熙在《新著国语教学法》中提到国语教学的原则,第一条便是“写作重于讲读”,言简意赅地提出了语文教学应该是“写作本位”而并非“阅读本位”。

二、树立“写作本位”的教学理念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真正树立起“写作本位”的教学理念,真正意识到“写作,关系到世界观的质量,能帮助人创造新的世界”,把教会学生写作当作是培养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手段。只有对写作有了足够的重视,教师才会自觉地在教学过程采取各种方式来指导学生写作。落实到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则可以改变以往讲读课文纯粹讲阅读的做法,把阅读和写作打通,把作文的教授融于课文的讲解中。因为对于初中生来说,作文法与修辞法系统地教,他们的思维未必接受得了,而“在讲授选文时随时指示,较为有益”。“把讲解范文的写作特色同引导学习和运用范文的写作技巧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范文的写作技巧中吸取写作经验,然后逐步地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这样的做法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课时来上作文课,又不至于增加现在学生本来就很重的课业负担。

一般来讲,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按教材的规定来展开的。因此为了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切实地把阅读课和写作课融通,语文教材在编排上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它可以在保留一个单元安排一个“综合性学习”的框架的基础上,尝试在每篇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环节中结合阅读练习题相应地介绍一些写作理论知识。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老王》一课为例,课后的“研讨与练习”中的第二题是比较三组句子的表达,在这里就可以相应地介绍一些语言规则的内容。把写作理论渗透到讲读课文的练习中,可以让学生结合阅读文本更好地理解把握写作理论,为写作能力的提高打好理论基础。

教师只有在教學活动中率先树立起写作本位的教学理念,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写作教学。教师只有重视写作教学,学生才会真正意识到写作的意义所在,才有可能乐于表达,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第一步。写作教学是一种综合性的训练,要求教师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思维,树立起写作本位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理解写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颜禾.论新课程背景下写作教学的理念和目标[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3).

[2]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潘新和.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新课程标准
给每个孩子一双腾飞的翅膀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