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的班级执行力

2016-05-30 19:52柴文舒
新校园(下) 2016年10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班主任

柴文舒

摘 要:优秀的班主任能够激发学生身体内部的“正能量”。当下,学校的社会性功能突出,学生管理面临诸多瓶颈,班主任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提高班级执行力。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执行力;学生管理;教育民主

执行力是一种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随着学校的社会性功能愈加明显,执行力逐渐渗透于班级管理和教学中,尤其是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

班主任连接着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好的班主任能够影响孩子的一生,为他们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会成为他们前行路途中的指明灯。 然而,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以及学校的社会性功能的影响,使得干扰班主任执行力的因素不断出现。

一、影响班主任班级执行力的因素

1.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

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教育界提出“新课改”,对传统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做出改变。同样,作为班级最直接的管理者和责任人,班主任也应做出改变和创新。然而,现在不少班主任仍未摆脱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和理念,过分强调所谓的“师道尊严”,自己决定大小事情,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执行,无法跳出传统教育的条条框框,失去了教育的民主意义。

2.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教育場所,也是终身教育场所。然而不少家长却认为教育仅仅是学校的职责,鲜与班主任进行沟通,更遑论对孩子进行合理有效的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使班主任的班级管理难上加难,影响了班主任的执行力。

3.学校的社会性功能凸显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科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与此同时,学校的社会性功能愈加明显,这其中包括了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毕竟,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为社会输送人才。然而,由于学生家庭环境的差异,一些不良信息不断涌入学校,使得学校的社会性功能呈现出复杂的局面,影响了班主任的执行力。

二、班主任班级执行力提升之我見

班主任的班级执行力包括很多方面,主要体现在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中。笔者根据与优秀班主任的交流,并结合自己管理班级的方法,总结了提高班主任班级执行力的几点方法。

1.塑造高尚师德

《左传》曰:“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立德为先,树人为本,这是每位班主任应该具备的品质。高尚的师德是融入班主任灵魂深处的,能够唤醒班主任的热情,关注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用爱心、热心和耐心推动学生的成长。班主任的关注和慈爱,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去感受周围生命和事物带给他们的感动,让良好的品德扎根学生心底。班主任的爱心教育,能够给学生与众不同的关爱,学生的内心被触动之后,会与班主任产生共鸣,认同班主任的领导力。

2.合理利用班委

班主任是班级的第一责任人,而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班级的核心。严谨优秀的班干部队伍,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建设优良的班级文化。为了提升班主任的班级执行力,班主任可与班委共同努力。首先,选拔高效班委。班主任应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通过自我介绍、个别谈话、与家长沟通等方式,多角度了解学生,从细节入手,选拔出优秀的班委成员。其次,班主任应加强与班委的沟通。从学期初的准备、学期中的反思到学期末的收尾,班主任应与班委一起分析,制订不同时期的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执行。最后,教会班委管理方法。班主任是班委的引导者,但不是决策者。班主任应大胆放手,让班委去开展实际工作,并对班委给予及时指导,交给他们处理事情的方法。

3.打造高效的体验式主题班会

体验式主题班会不同于传统的班会,跳出了教师的说教,以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加深学生对班主任的认同感,提升班主任的班级执行力。对于体验式主题班会,班主任应该注重活动与教育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生活中和班级里的实例,撰写体验式主题班会教案。实施时,尽量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和体验,让他们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最后肯定自己的价值。当然,体验式主题班会的结尾工作也不容忽视,由班主任进行总结,进而巩固成果,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感受体验式主题班会的实质。

三、结语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班主任的执行力便是这环节中的重要关卡,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应不断用先进知识武装自己,在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个性化管理班级,从学生行为养成入手提升执行力,推进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学校和自我的良好发展。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
班主任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基于职业素养提升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