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网络行为及心理需求的研究

2016-05-30 21:00邓晨曦王珂
新校园(下) 2016年10期
关键词:心理需求高职学生对策

邓晨曦 王珂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学生网络行为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规范措施,如加强校园网等教育网站的建设,有针对性地提高高职学生的辨别能力,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加,加强现实联系等。

关键词:高职学生;网络行为;心理需求;对策

了解高职学生网络行为的方式和心理状态,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对网络行为进行分析,找出其心理成因并积极引导,已经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为此,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

一、高职学生网络行为的表现

1.追求网络时尚

网络已越来越多地影响到现代人的生活,改变着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高职学生对新事物和新趋势的易感性高,容易将网络的影响带入日常的衣食住行中。在调查中,大部分学生选择“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设备为主要网络使用工具,可见网络的使用已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学生追求网络时尚的重要体现。

2.过度依赖网络

与传统的图书文档查阅等方式相比,网络更容易取得信息。因此,学生更愿意通过网络这一渠道来获取信息。在调查中,针对“你喜欢的授课形式”作答,选择“网络课程自主学习”和“同学小组讨论学习”的学生远远多于选择“教师讲授”的学生。

3.上网时间普遍偏长

调查显示,大部分高职学生每天网络使用时间在3小时以上,使用时间在5小时以上的也超过40%,结果显示大部分高职学生,通过网络行为来消耗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高职学生在网络上,通常有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网页浏览等行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來,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移动网络,无论基于手机还是平板电脑等,将课余的碎片化时间进行了填补,使得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愈加严重。

二、高职学生网络行为的心理特点分析

1.关注社会,满足求知欲

当代高职学生对社会热点的问题愈加关注,无论是微博还是论坛等网络上的热点问题,都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可见高职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还是比较高的。在我们的调查中,在回答“获取知识的方式”时,超过半数的学生选择了“网络查询”,可见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更方便的获取知识的途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高职学生的求知愿望。

2.情感交流,寻求自我价值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心特点逐渐发生变化,大学阶段的学生更愿意接触不同类型的人群,并与他们形成联系。在现实生活中受制于地域、时间因素而无法实现的人际交往,通过网络可以轻松实现。在网络社交过程中,学生通过与更多的人交往也能得到自我价值感的满足。学生通过E-mail、网上聊天室、BBS等网络媒介与外界沟通联系,获得为人处世的自我价值感。同时此次调查还发现,高职学生通过网络QQ群和微信群等社交媒体进行班级和学生会交流也是学生长时间使用网络的原因之一。

3.排解压力,逃避现实

步入大学给高职学生带来了成就感,但随之而来的是困扰着他们的许多现实问题。而网络的虚拟世界恰恰能够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于是,他们积极投入到能够寻求暂时的心理安慰和解脱的网络虚拟空间。在网络虚拟空间里,大学生能够通过自由发表言论,抨击社会弊端等方式,满足其攻击本能的释放;可以通过聊天沟通,满足交往、自我表现、获得认同等心理需要。因此网络成了大学生的“精神港湾”,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三、对策建议

1.根据高职学生网络心理需求的不同,加强校园网等教育网站的建设

首先,网站管理者要了解大学生访问网站的需求。其次,内容的选取和编辑,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学生的信息获取需求和愿望。教育网站的建设要集理论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将校园网和微信公众平台等媒体形式进行丰富化,用社会热点等事件,带入教育性的内容,用高职学生易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来加强引导。

2.以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加强现实联系

学校应指导学生建立起更多的、符合自己兴趣和特长的社团,以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最终认识到网络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从而积极正确地面对和处理自己的网络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1]殷建中.互联网与大学生[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2]曹高举,张俊红.高职生网络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咨询对策[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2(3).

[3]段鑫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陶国富,工兴祥.大学生网络心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注:本文系2014年辽宁省教育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专项项目(ZS2014021)“大数据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心理需求高职学生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满足职工心理需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基于老年人居住行为与心理需求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初探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老年电子产品中的人性化考虑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