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译词在汉语中越来越多的应用表明,中国在与国际社会的沟通交流方面变得越来越频繁和深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作为沟通交流工具的语言也必须与时俱进,本文举例讨论了汉语中音译词的成因。
关键词:音译词;文化发展;交流工具
作为人类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作为传承人类文明、见证人类辉煌历史的载体,语言在人类的发展长河中也经历着巨大的变革。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个方面都有了令人惊叹的进步,而这一进步带来的影响之一就是越来越多的音译词出现在了汉语中。尤其是近几年,全球化的发展如潮水般席卷世界,西方国家的文化不断涌入中国,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尤其是作为外来语的音译词,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们的语言,满足了我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理。为了保持这些外来词的原貌,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常常使用音译法。下面就音译词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音译词的分类
縱观这些年来出现的音译词,不难从中发现一些规律。音译词的出现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因为汉语中没有与之对应的词语来确切表达英语的原意,二是单词的原意暂时还不明确。现在正在使用的一些音译词,有的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使用后被国人所接受的。那些长期存在的音译词,如model,gene,shock,jeep,sofa, coffee等,我们已经不觉得它们是外来词了。正如当年林语堂先生对于humor一词,将其首次翻译成“幽默”,而这一翻译在当时也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如有的人尝试将其翻译为“语妙”“油滑”“谐穆”等。但除了“幽默”这一用法外,其他词都没有流传开来。
有的音译词在翻译之初就存在一定的缺陷,它所带给人的不是清楚的解释,而是让人困惑、费解。众所周知,汉语的特点是按字寻意,因此在看到一些音译词的时候,我们就会很费解。如president一词,最开始被翻译成了“波利玺天地”,这种翻译不仅很难记忆,而且读起来很拗口。
二、音譯词的使用
现在汉语已经开始使用大量的音译词。比如,milkshake(奶昔)、bus(巴士)、sofa(沙发)、salad(沙拉)、hamburger(汉堡)、humor(幽默)等。汉语中吸收音译词作为其语言的一部分,需要对这些词汇进行必要的改造,使其能够更加符合我们国家的文化特色。这种改造只涉及对音译词的一部分进行改造,而不是改变其本来的意思。在外来词中有些发音是在汉语语音体系中没有的。在吸收这些外来语的同时,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造,用一些近似或类似的发音来代替,这在语音学中叫作“音的代替”。例如,在汉语中没有小舌音[r],所以在英语中一些带有[r]音的词语,我们通常就用与之近似的[l]音来代替。比如单词radar,将其翻译为雷达(lei da);romantic,罗曼蒂克(luo man di ke);人名Rose 罗斯(luo si)等等。
另一个方面,一些外来语由于本身原因,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声调方面的改变。因为声调是我们汉语的一大特点。所以,外来词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必须要适应声调这一特点,如poker 扑克(pu ke)、motor 摩托(mo tuo)等。
三、音译词中汉字的选择
在选择音译词对应的汉字的过程中,我们是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摸索。对于那些已经根植于生活和思想的词汇,我们已经将其内化。例如,在一些人名的翻译过程中,女性名字一般用 “丝、蕾、莉、婷、娜”等显示女性阴柔美的字,而男性的名字一般用“雷、龙、豹、彪”彰显男性阳刚之气的字。这也反映了汉语中对男女姓名用字区别的一般规律。
中国人对一些外来词的翻译还会考虑到一些传统文化的因素,比如中国人喜欢吉利的发音,这在翻译TOEFL(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中得到了体现。我们将其翻译为“托福”,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讨吉利的因素。
此外,在音译词翻译的过程中有一些经典的案例值得推敲。对于BMW这一汽车品牌,我们将其翻译为“宝马”。这一翻译不仅保持原词原貌,而且非常符合中国人对速度的认知。还有KFC(肯德基),这一音译词也是因为成功的翻译而在中国获得了巨大的认可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音译词由于其符合汉语言表达习惯的特点,已经慢慢取代了之前的纯音译词。这种改变适应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也是音译词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趋势,它对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缩短了中西方在思想、文化交流方面的差距,丰富了汉语词汇并增强了汉语的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宏薇. 汉英翻译基础[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2]刘维一,音译词与文化[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3]何红,赵欣.音译词的文化透视[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作者简介:李涛(1982— ),男,山东临沂人,硕士,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