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策略

2016-05-30 10:15叶炎鑫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导入有效策略小学数学

叶炎鑫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小学数学老师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导入环节。对数学知识进行快速准确的导入,有利于调动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本文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环节设计的原则,对其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以期能够为小学数学老师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5B-0065-01

小学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的特点,逻辑性与应用性都很强。小学生的思维是以直观形象为主。教学导入环节虽然只有几分钟的时间,但是作为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衔接点,只有对其进行合理的运用,才能发挥其作用,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环节设计时,老师不仅要结合数学知识,还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环节设计的原则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环节的主要目的就是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求知欲,其设计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针对性。主要指数学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需要联系教授内容,应用导入让小学生快速进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第二,趣味性。这里的趣味性更多是指数学老师能够营造一种积极、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第三,愉悦性。良好的课堂气氛就应该是以愉悦欢快的方式开始,通过这样的方式开始教学,有利于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保持愉悦的心情。第四,灵活性。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数学老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导入方案的设计。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环节设计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看图提示进行导入

该方法就是利用图片呈现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相关内容。在数学教学的最初阶段,数学老师可以对小学生进行图片展示,引导小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该导入方法适用于各个学科,尤其是在数学几何知识的教学中,效果更佳。在对几何知识进行教学时,利用图片更能抓住小学生的眼球,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相较于课堂中单调乏味的理论知识讲解,利用这种方法更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数学老师在对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进行讲解时,利用图片能让小学生认识到各个图形之间的差异,在脑海中形成具象的画面。

(二)利用故事进行导入

利用故事进行导入,趣味性特征很明显。对小学生一般都,非常喜欢听故事。例如,数学老师在对“追及问题”中的数学运算进行讲解时,可以在教学一开始的时候,给小学生讲经过数学改编后的“龟兔赛跑”故事,提升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能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还能使小学生轻松地理解学习内容。

(三)利用悬念进行导入

该方法就是指在数学教学的最初阶段,向小学生们抛出问题,让其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和思考。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小学生对未知的渴望以及追求,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例如,在进行“几何知识”的学习时,老师可以在正式教学前,向小学生们提出问题:(1)哪种形状的纸能够折叠成圆锥形和圆柱形?(2)圆锥形与圆柱形两者之间有什么异同点?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小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几何知识的学习中,促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四)利用温故知新进行导入

该方法类似常规的复习导入方法,且在教学中也是常用的导入方法之一。该方法从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出发,不仅能引导小学生加深对已学知识的学习,还能使小学生通过联系所学的知识展开新知识的学习。例如,在对圆锥体知识和圆柱体知识进行学习时,老师课先引导小学生结合之前学过的扇形知识、长方形知识进行知识迁移,进一步了解圆锥体知识和圆柱体之间的关系,方便小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五)利用动手操作进行导入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动手操作是小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小学生自主动手操作,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养成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动手实验、操作,让多种器官加入学生活动,不仅能启迪学生的思维,还能提高学习兴趣,牢固掌握知识。如在学习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时,把事先准备好的实验器材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发放到学生手中,先让学生测量一下它们的底和高,可以让学生直观了解何为等底等高(底和高都相等),然后布置实验:(1)把圆柱装满水,然后倒入等底等高的圆锥,需要几次才能倒完?(2)把圆锥装满水,然后倒入等底等高的圆柱,需要几次才能装满?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获得了感性的认识,使教学收到了以旧启新的效果。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导入的方法远不止以上几种,一节课选用何种方法导入新课,要根据具体内容选用最恰当、最适宜的一种。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不管选用什么方法导入新课,都要把握住时间,控制住课堂节奏,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金甫.小学数学教学新课导入五法[J].青海教育,1999,(3).

[2]朱水新.新课导入中培养兴趣的四点做法[J].小学教学研究,1998,(12).

猜你喜欢
导入有效策略小学数学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