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结构化研讨”方式在干部培训中的应用
——以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教学为例

2016-06-01 11:29吉淑芳战伟平中共克拉玛依市委党校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新丝路(下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结构化研讨培训

吉淑芳 战伟平(中共克拉玛依市委党校 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

浅谈“结构化研讨”方式在干部培训中的应用
——以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教学为例

吉淑芳 战伟平(中共克拉玛依市委党校 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

结合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结构化研讨教学实例,探讨在结构化研讨过程中前期准备、过程进行以及后期评价反馈的程序,总结经验,分析不足,为实施有效的结构化教学研讨提供借鉴和启示。

结构化研讨;干部培训;实例;团队学习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9.094

2010年12月,习近平书记在国家行政学院调研时强调,干部培训“要创新培训理念体现需求特色、创新培训内容体现学科特色、创新培训方式体现教学特色、创新运行机制体现功能特色”。其中,“创新培训理念体现需求特色”居于首位,即在干部培训的过程中要把组织需求列为主要需求,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干部培训过程中,通常会使用讨论法这一教学方式,在使用时由于习惯性地使用垂直思维方式,造成了习惯使用综合、概括、提升等方法分析问题,常易出现用一种观点分析一类现象、说明一类问题,得出一种结论的现象,或者在讨论时出现“一言堂”或“发言明星”现象,使问题讨论常常变成了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事,未能很好地扩大学员的参与面、损伤了学员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而结构化研讨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结构化研讨是指由教师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采用相关的团队学习工具,引导组员围绕培训主题多角度、分层次开展讨论的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培训方法,体现了研讨主题结构化、研讨成员结构化、研讨流程结构化、研讨成果考核要素结构化的特点。成年人的学习是一种基于反思的体验,学习是在探索和解决工作、生活难题的同时获得新的知识,掌握相关技能,转变思想观念的过程。其结果是人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是人的全面发展。结构化研讨是以需求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以学员为主体的现代培训理念的“落地”。从2013年起,克拉玛依市委党校先后在中青年干部培训、青年骨干培训、党员培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等班次进行了研讨式教学的学习探索研究。文章以2015年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为例,探索结构化研讨在干部培训中的应用价值。

一、结构化研讨实例简述

2015年克拉玛依市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共有学员44名,分别来自政府和新疆油田公司两个不同的系统,培训班学员的工作性质和环境大为不同。此次培训班周期为2个月。学员成分,从性别上来看,女性学员4名,男性学员40名;从年龄上来看,年龄在33岁—48岁之间,其中38岁—45岁学员占80%以上。

图1 干部培训调查问卷

二、结构化研讨前的准备工作

前期的充分准备是做好结构化研讨的基础条件和重要前提。在培训初期,项目管理老师就针对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进行了精心谋划,统筹安排,认真做好结构化研讨的前期准备。

1.培训前调研

主题来源于学员,有助于研讨更具有现实性意义和价值。选择研讨主题,有一个常用的途径,就是对学员开展问卷调查,比如你最关心的社会问题是什么。此次的中青班结构化研讨主题确定,采取的就是这样的方式。

在培训班开班之前,首先向培训班学员发放了干部培训调查问卷(见图1)。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在中青年干部中关注的问题,为课程设置及研讨活动提供依据。

2.精心制定计划,选派指导教师

针对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特点,精心制订了结构化研讨计划。包含具体时间、达成目标、课程结构与形式、研讨次数等,并列入课程表,以课程安排的形式保证了研讨的有序进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研讨的方式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目的是以个人智慧和集体智慧相互激荡,实现共同提升的目标;课程结构与形式上分为“教师讲授-学员自主思考-学员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相互答复、评价-总结提升”几个不同的过程;从研讨次数上,集体统一研讨三次,各组可根据需要自行组织研讨。

3.构建学习团队,做好研讨准备

开班之初,将全班学员分成不同小组进行研讨。首先把学员按照单位、性别、族别等因素分成不同的层次,然后按照随机的方式组成11人的小组,保证每个团队的人员构成基本一致,在知识结构上形成互补的状态,这样就构成了研讨式教学的基本学习小组,为后面的集体性学习打下了基础。在学员进校后的第一节课进行引导教学—培训热身。即进行破冰教学,这是一个进一步帮助学员破除个体在心理上、思维上、行为上以及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桎梏和坚冰,进行自我突破的过程;在随后进行的军训阶段,各个小组在军训时一方面完成了军事训练的任务,并通过军训的同吃、同住、同学习的经历形成了各自小组的领袖人物,在彼此了解、熟悉的前提下,通过班主任、军训教官、各小组组长等的协同努力,在小组成员之间营造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信任、互相启发、共同进步的氛围。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的协同作用相当重要。在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团体成员尽快熟悉,并引导学员尽快进入角色,并使学员产生自我期待和自我调整,是观察和设计、构建各小组如何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策划、思考过程,也是保证团队通过团队学习实现对组织与个体是双赢的选择,也是双赢的结果这一预期目标的准备过程。在军训结束后开始进行正常的课堂学习,同时也开始进行系统的结构化研讨教学的过程。

三、结构化研讨的实施步骤及方法探讨

1.第一次结构化研讨:分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个人+团队,聚焦问题

根据前期调查问卷获得的学员关注问题确定研讨主题。首先,将全班44名学员的关注问题汇总。(见图2)其次,由四个小组学员按照重要性程度(5,4,3,2,1)用团队列名法,各自打分,将打分情况汇总,根据总分,由低到高评选出10个问题。(见图3)再次,在这10个问题中,各小组使用头脑风暴和大信封法,经过自行挑选,确认1个主题作为本组的结构化研讨课题。

图2 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关注问题部分汇总展示

图3 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关注问题汇总表各组赋分情况

用这样的方法来确定研讨主题,其主题来源于学员,强调学员的参与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能让每一名学员都参与其中。主题的最终确定是学员自主评选的结果,更有利于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阶段:团队研讨,寻找“现象-原因-对策”

此次学员选择的研讨问题均以问题为导向,故在讨论的过程中,遵循了“问题(现象)—原因—对策”这三个结构。

在这一过程中,用到的是一种“平行思维”,即将我们的思维从不同侧面和角度进行分解,分别进行考虑,而不是同时考虑很多因素。同时用到了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是通过大家集思广益获得更多的想法来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它是开发团队智慧的技术,能让每一个人的想法都得到充分的重视。从思维模式看,结构化研讨采用“结构化”的方法,把思维的不同阶段划开,克服垂直思维的影响,并保证成员间的平等;用“建设性”的强制规定保证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激发思想,使讨论始终保持正向。结构化研讨改变了垂直思维的单向性,增加了“水平思维”的多向性,模糊或缩小“约哈里窗口”中的未知象限,也正由于此,在教学设计方面必须更多地激发水平思维的产生,水平思维的活跃程度决定了结构化研讨的成败。

在这个过程中,要初步构建主题框架,共同制订目标和评价标准,形成小组成员各有分工,各负其责,相互支持,协作配合,完成整个任务的共识。教师给各小组留下继续思考和选择的时间,在三天后各小组确定自己的最终研究命题,并上报教师予以确认和记录在案。

2.第二次结构化研讨

首先,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阐述小组成员对专题的认识、框架、基本思路以及人员分工。

第二,使用团队学习的工具进行演化。如四副眼镜法,各小组分别从黑眼镜、白眼镜、显微镜、望远镜角度,进行讨论,提出对这一课题的看法和意见,供汇报的小组记录参阅,帮助其修改完善自己的课题。

第三,在这一过程中,被提出意见的小组全程不能反驳,不能质疑,不能打断,只能说“谢谢”。

这是个团队探究的过程。在第二次小组学习研讨的时段,各小组把自己的研究主题及文章构想在全班进行交流,通过研讨式学习相应技术的运用,让全班学员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思想上的匿名撞击,各小组对其他小组的建议和想法通过头脑风暴、“四副眼镜法”等技术进行讨论、分析,并形成相应的回应,在全班进行交流,对其他组的观点进行答复,并陈述自己的理由和观点,在这一环节各小组要对自己的研究设计特别是研究方法进行讲解,团队成员可以根据研究主题的框架要求和方向进行人员的再次分工和调整,使大家在各负其责时能发挥所长。(此时教师需要提前对全班学员进行结构化研讨的相关技术进一步培训,以保证学员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以及可以怎么做,这是一个教给学员团队学习技术的过程。)

学员根据教师的学习时间线制定好自己的研究主题、研究形式、研究方法和研究时间安排等设计后,就按照自己选定的方式进行探讨研究。学员按照预定的研究计划进行运行,自己决定探究路径和解决方案,并运用探究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自身能力,要承担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证明方案、结论合理的职责和任务。

3.第三次结构化研讨

第二次的结构化研讨重在各小组针对某一小组提出意见、建议,而此次的结构化研讨重在小组内部的讨论交流、梳理框架。在这一过程中再次用到了团队列名法进行团队学习,这是一种更加结构化的头脑风暴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收集小组成员的意见,可以避免“领导效应”、“明星效应”、“首说效应”等,即团队研讨被少数活跃人控制,多数人丧失发言的机会。

在这一过程中,根据课题的内容,分为现状或问题、原因分析、对策建议三部分,各小组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鱼骨图分析法、SWOT分析法等方法,分层次、多角度进行分析,追问问题的焦点和症结点 。同时进一步明确各部分调研、梳理和撰写的人员。

四、结构化研讨式教学的启示

1.前期准备是保障

分成合理的小组将为整个学习过程提供保证,能通过成员之间进行的知识经验交融和共享,在实现知识的群化与融合的过程中,形成共识。

2.研讨过程中监督、调控环节不可缺少

在第一次结构化研讨学习后,就进入研讨式学习的监督、调控环节,这个环节伴随着整个学习过程。学员按照时间线,各小组通过个体学习研究或合作研究、实地调查等方式完成各自所承担的任务,然后带回小组进行讨论,互相学习和补充,在这一过程中各小组内成员对其他学员的探讨持支持、调整的态度,通过有效沟通的交流,形成团体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进步的氛围,发展学员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个人影响力等多种综合能力。

3.教师素质对研讨深度有一定影响

教师在结构化研讨中的角色是催化师(学习促进者研讨组织者),就是要将参训者自身的智慧、知识、经验等挖掘出来、激发出来。这些智慧和经验深藏于参训者思想深处,被他们固有的观念、价值、以及对自身认识的局限性所掩盖了,而教师的工作就是要将这些财富挖掘出来,教师如果自身的知识结构不能就对,再加上缺少相应的引导技巧,会影响这一过程的学习。研讨组长,是培训者的助手,负责引导学员放慢思维步伐,把主题拆分为现象(问题)、原因、对策等若干阶段进行研讨;在这一过程中,灵活选用合适的研讨工具,将学员发言的关键词写在白纸上,展开比较分析、归纳提炼,让研讨步步深入。事前最好能对教师及研讨组长提前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和知识的储备、提升。

4.加强评价、反馈

在团队研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员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反馈,推动整个学习过程,并给予学员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如果可以可根据学员的研究问题配备相应的协作教师);教师要参与学员的学习过程,在其中扮演倾听者、引导者、观察者、促进者、激励者和协调者等多种角色,注意要把决策权交于学员,并学会充分利用学员的智慧和资源,鼓励学员积极探索和寻求新的证据;保证研究主题不走偏。“独立学习-团队研讨”多次循环,研究问题经过多次补充,修改后,整体实现共同目标。总结成果,制作团队PPT,形成有深度的专题报告。

五、在结构化研讨过程中易出现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1.研讨参与积极性不足

在结构化研讨过程中,会有学员没有真正融入其中,游离于团队学习的边缘,积极性有待加强。究其原因,有两方面:

(1)主观障碍——学员的主观认知倾向于“习惯性防卫”

学员在团队学习中,出于自我保护意识而采取沉默或者顺从的方式,比如,中青班某一个小组在决策中属于“妄下结论型”,在问题没有取得共识前,已经有一个人(往往是组长)提出了方案,其他人就一致附和,不经过团队学习。还有的小组为了图方便干脆选小组中某一个成员熟悉的领域作为课题名称,而之后很容易导致课题调研和撰写都成为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事情,其他小组成员保持沉默或事不关己。

(2)客观障碍——结构化研讨设计上没有突破学员学习障碍

在研讨过程中,最常见的失误是教师没有做好引导。主要原因:一是教师参与的数量及素质,这样的课程最好每组配一名相应的指导老师来作为催化师,以便能对每个小组进行整体跟踪引导,起到引导组员和把控全局的作用。二是结构化研讨环节设置要丰富、要新颖,要激发起学员的兴趣。在整个过程把控中,作为催化师的指导老师没有及时介入、调控,使某些小组出现个人专断或者某个人单独承担任务的现象。三是教师对学员的情况掌握不够,在引导的过程中忽略了学员的弱点和擅长点,没有及时给予学生成长的激励。

2.研讨实践时间不充分

此次结构化研讨,开展社会调查报告撰写,只给了半天的专门调研时间,其余调研活动都需要靠中青班学员自己抽时间完成。对于中青班学员而言,课后还有部分工作和家庭事务需要处理,学员抽出自己的业余时间去搞调研有较大的难度。如果没有足够的调查研究时间,往往是“纸上谈兵”,如果能形成阶段性培训,学习-实践相结合,专题研究会得到更深入的探讨和细致分析。

3.研讨成果考核有待结构化,多样化

中青班最终的研讨成果考核是PPT汇报,然而PPT汇报这样一个简单的形式对于团队学习的约束力有限。

一个成熟的培训需要科学确定研讨成果和学员学习效果的测评要素。结构化研讨主题和研讨流程具有结构化特点,指导老师应当对每一研讨主题进行评议,对研讨的每一流程进行监测,这样的测评结果更直观、更公正,远远比仅依赖于最后的汇报,更加细致,更加有利于强化团队学习效果,约束团队学习行为。同时,对于结构化的研讨考核成果,学员对比自己在研讨中的成绩与不足,对学员“学”的效果评价机制也有效建立起来。

结构化教学研讨方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在以问题为导向的研讨过程中,其研讨的结构流程是“问题-原因-对策”;而在以能力为导向的研讨过程中,其研讨的结构流程可变为“要素-标准-提升”,以目标为导向的研讨过程中,其研讨的结构流程可变为“目标-资源-路径”,而以学习落实为导向的研讨过程中,其研讨的结构流程则可变为“领会-重点-措施”……结构化研讨方法有较大的发展变化的空间,可灵活组合,不拘一格。

在进行了这么多年的使用后,更感到要学习的东西很多,研讨式教学最关键的还是人的因素,要把这种研讨方法使用的更好,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尝试。

参考资料:

[1]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10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迈克尔·J·马牵特.《创建学习型组纵5要索》,机械工业出版社.

[3]尼克·海伊斯.《协作制胜:成功的网队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4]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练——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上海三联书店.

[5]刘玉静.《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吉淑芳(1968--),新疆克拉玛依市委党校副教授,大学本科,学校教育专业,研究方向是家庭教育、心理学及其应用;

战伟平(1988--)新疆克拉玛依市委党校讲师,研究生,社会工作专业,研究方向是社会学。

猜你喜欢
结构化研讨培训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改进的非结构化对等网络动态搜索算法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