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项目管理

2016-06-01 11:29宋明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敦煌研究院甘肃敦煌73600
新丝路(下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莫高窟敦煌利用

宋明(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敦煌研究院 甘肃敦煌 73600)

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项目管理

宋明1,2(1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甘肃兰州 730000;2敦煌研究院 甘肃敦煌 736200)

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已成功地应用于各行各业,为社会创造了巨大效益。文化遗产地保护项目实施过程中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不同文化遗产地之间的保护对象、保护内容和保护方式千差万别,保护方法的通用性较少,具有强烈的独特性;文化遗产地保护项目要求跨学科、多部门的合作,需要集成资源,并有大型化、群组化的发展趋向。这些特点决定了应用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对文化遗产地保护项目进行全程科学化管理的必要性。敦煌莫高窟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对其进行项目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提出了一些关于敦煌莫高窟遗址保护工程管理方面的见解,其目的在于通过对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项目管理的分析研究,归纳技术要点,提炼其中的一些成功措施,总结经验,推广文化遗产地保护利用工程风险管理和质量管理思想,为今后文化遗产地保护利用工程的实施提供一个典型的参考案例。

文化遗产地保护;项目管理;敦煌莫高窟遗址;全面质量管理;风险管理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9.113

一、项目概况及背景

敦煌莫高窟是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其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并以其卓著的宗教、历史和文化魅力吸引大批的海内外游客、艺术家、学者到莫高窟参观、临摹和从事研究。由于莫高窟极其珍贵的历史、艺术、科技价值,196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我国的第一批世界文化遗产地[1-2]。

保护莫高窟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是敦煌研究院承担的主要职责。由于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具有无穷无尽的文化资源,长久不衰的研究价值,敦煌莫高窟在学术研究、文化创新、爱国主义教育、以及促进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莫高窟已成为甘肃旅游业的龙头。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放以来,莫高窟共接待了国内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600多万人次,向国内外观众展示和传播了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艺术,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为地方和国家做出了积极贡献[3]。

然而,越来越脆弱的文化遗产使得遗产保护与开放利用之间的矛盾逐渐尖锐化。多年的保护研究工作发现,莫高窟文物保存安全受到风沙、水气和可溶盐、地质灾害、游客等多种风险因素影响和威胁,壁画和彩塑本体存在的许多病害往往是多种风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长期危害石窟环境和壁画的长久保存,其中又以游客大量进入洞窟,造成洞窟内微环境剧烈变化,窟内湿度、温度和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对洞窟壁画造成的影响最为严重。以2013年为例,莫高窟全年接待游客70余万人次,其中10月3日一天接待游客超过2万人次,成为莫高窟开放以来参观人数最多的一天,2015年参观人数更是突破百万人次大关,可是莫高窟接待能力仅仅只有3000人次/天,已经远远超出了其正常的参观接待能力,如此多的游客,对洞窟保护带来的压力不言而喻[4-7]。

多年来,国家为敦煌莫高窟文物保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起到了良好作用,但从客观上来讲,传统的方式、方法已不能满足文物保护利用的实际需要。为此,敦煌研究院针对莫高窟文物本体保护亟待解决的问题,积极申请相关保护项目 。

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期间,时任全国政协委员、敦煌研究院樊锦诗院长联合其他25位政协委员提出了关于建设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设施的提案(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提案第1412号),建议在游客数量快速增多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保护好这一世界文化遗产,有效的对策是建设数字化保护利用功能的基础设施[8-11]。该提案受到了全国政协领导的高度重视,贾庆林主席、王忠禹副主席分别作了重要批示。2003年8月,政协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组成调查组,赴莫高窟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后提出了“关于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设施建设的调研报告”。“报告”认为,建设莫高窟保护利用设施项目的设想,从中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外保护利用设施建设的先进经验,不仅是从根本上解决敦煌莫高窟保护与开发的有效措施,而且对于全国解决类似问题具有先导和示范作用。在该“报告”报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后,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前国务委员陈至立等领导在“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莫高窟的保护应予重视,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为此,敦煌研究院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莫高窟保护利用设施项目建议书,对该项目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开展工程前期工作。在国家发改委和甘肃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项目前期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制定了《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完成了数字展示技术验证、环境评估以及莫高窟保护与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工作。经过近4年的前期准备,该项目于在2007年12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游客服务设施、崖体加固及栈道改造工程、风沙危害综合防护工程及安全防范系统等四个子项目。

二、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项目实施

新建游客服务设施(即游客中心)于2010年4月开工建设,地处314省道南侧,太阳村酒店东侧500m处,平面尺寸约为94×200m,建筑面积1.18⋆104m2,占地面积约10⋆104m2,由设计大师崔恺院士担纲总设计,建筑大部分为一层,办公为二层,包括游客接待大厅、球幕影院、数字影院、贵宾接待厅、购物、餐饮、办公及设备用房等。

图1 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鸟瞰图

图2 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区位图

图3 风沙防护工程完成效果图

2013年1月18日,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子项目崖体加固及栈道改造工程、风沙防护工程、安防工程等项目顺利通过了由甘肃省文物局组织的专家验收,目前上述项目正在为莫高窟的有效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采取的管理措施

敦煌莫高窟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也是综合性的。不同的问题需要采取不同的对策才能加以解决。虽然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项目中的各个子项目在空间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每个子项目都具有文物保护和利用的双重作用,各子项目之间在文物保护与利用上也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在整体项目管理上既有共性措施,各子项目又有其自身特有的管理措施。

1.整体项目的管理措施

(1)成立项目管理机构,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

在项目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之后,报甘肃省文物局同意,于2008年1月,成立了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领导小组,负责该项目的组织实施。

工程指挥部下设工程办公室、财务部、工程部及管理部四个部门,并制定了各部门工作职责。工程部成立了保护利用设施项目部、崖体与栈道工程项目部、风沙防护工程项目部、安防工程项目部等部门,具体负责各项目的实施。

为了加强内部廉政建设,遵守财务纪律,自觉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审计监督,确保项目安全、有序的开展,监督组制定了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工作人员廉洁守则。

以项目法人为组长的工程领导小组,具体领导工程项目实施,研究审定工程项目总体方案,审批项目年度计划及资金计划,审批项目管理总体实施方案,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协调项目建设中发生的重大问题。工程指挥部全面负责该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工作,在工程领导小组授权的范围内通过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经济措施对项目实施质量、进度、费用控制,实现项目建设目标。

(2)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加强工程项目安全管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把安全管理放在第一位,按照甘肃省重点建设项目安全管理要求,成立了以院党委书记、项目监督组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统筹管理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安全工作,并具体落实了各个项目的安全责任人及岗位职责。

(3)聘用项目管理公司,进行全方位、专业化管理

在工程前期立项和设计阶段,在引入项目管理公司参与工程项目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收到了良好效果,积累了一定的项目管理经验。为了切实加强管理,确保工程顺利实施,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项目施工阶段的管理单位,继续对本项目的建设工程进行管理与服务。

(4)严格落实招投标制,确保工程实施公开、公平、公正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依照工程招投标制要求,对所有项目实行公开招投标,优先选择质量和价格均具有优势的企业作为中标单位,确保了工程实施的合法性。

(5)聘请项目法律顾问,防范各类法律风险

为了防范各类法律风险和经济风险,聘请律师事务所为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法律顾问。在招投标、合同审查及经济纠纷等各个环节中发挥了很好作用。

(6)启动工程财务监督审计机制,确保款项合法用途

按照国家现金管理办法及保护利用工程财务审批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严格工程资金管理,做到不挤占、不挪用工程资金,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同时,经省文物局报请省审计厅同意,将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项目纳入国家审计范围,确保款项合理、合法的用途。

表1 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财务审批单 编号:

(7)制定合同会签流程,落实合同管理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依照合同会签规范,在法律顾问把关下签订工程相关合同,落实合同管理制,确保了工程合同规范、有序的管理。

表2 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合同会签表 编号:

(8)择优选定工程监理公司,落实工程监理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依照工程监理制要求,公开招标后,择优选定专业工程监理公司,协助我方进行工程管理和质量监督工作。

(9)委托专业造价咨询机构,对项目投资进行全过程控制

在工程建设期间,委托专业造价咨询机构中国建设银行甘肃省分行造价咨询中心对工程结算进行初步审核,为后续省审计厅对项目的专项审计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通过采取上述管理措施,确保了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严格按照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的要求,安全、高效、有序、顺利的实施。[12]

在各子项目实施过程中,崖体加固工程的管理措施,在莫高窟本体保护中具有代表性,现作为其中一例阐述如下:

2.崖体加固工程的管理措施

崖体加固工程是保护利用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崖体是否稳定关系到石窟文物的安全,作为石窟精美壁画和塑像的重要载体,崖体的加固对于石窟内文物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工程管理方的敦煌研究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实施[13]。

(1)高度重视该项工作的开展

考虑到崖体保护加固工程对于莫高窟精美壁画和彩塑长久保存的重要意义,由长期从事遗址保护与加固的年轻专家王旭东研究员负责,经验丰富的李最雄研究员作为顾问,组织了一个科研小组来负责此项工作的开展。由于对该项工作的极为重视,才使得这一项目得以顺利、成功的开展。

(2)极为重视科技研发对加固工程的引领和支撑

岩土质文物虽在我国开展时间较长,但一些技术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还处于逐步摸索和提高的过程中。为此,联合多年合作伙伴兰州大学,共同开展岩体加固的勘察和设计工作。在勘察设计中,大量先进的试验和勘探手段得以应用,如近景摄影、全自动气象站、探地雷达、离子色谱等较为先进的探查手段,确保了能够较为深入的查明崖体所存在的问题,做到有针对性的设计。

(3)加强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前期试验

由于文物保护工程的特殊性,往往处于不同环境的遗址加固,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也有所区别,前期试验至关重要。保护所的年轻骨干、施工单位的技术骨干联合设计方,共同讨论和研讨具体的室内测试和现场试验方案。这一过程不但明确和细化了具体工程措施的施工工艺和注意事项,同时也使施工方能够较好领会和理解设计意图,达到较为满意的设计效果。

(4)加固过程中采用信息化设计

限于勘察经费和时间,在工程勘察过程中往往都不会搭架,这就会导致崖体较高部位无法进行详细的勘察。因此,工程实施过程中,要求采用信息化设计,即对原来不是很清楚的部位,搭好施工脚手架后,管理方会同设计方一起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深化设计,确保了工程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5)组织施工单位增强施工过程中的科技含量,确保施工效果

由于管理方均为石窟崖体加固方面的研究人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了对施工单位对先进工法和手段的引入,如加固过程中的预支护、预加固、加固过程中的变形监测、施工前后的变形监测,通过数值模拟来验证和判断加固效果等。这些措施不但较为有效的保证了施工效果,而且使得保护加固技术得到了完善和提高。

(6)寻求高水平平台的技术支撑

为使工程顺利进展,管理方促使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联合国家古代壁画与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其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进行技术授权和技术服务,帮助解决施工中的一些难题,这不仅为研究人员找到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也使得保护工程的科技含量全面提升。

(7)严格要求施工企业

由于莫高窟属于世界文化遗产,在施工过程中,洞窟也没有全部关闭。因此,为较好的保持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形象,管理方会同监理方,不但严格要求工程施工质量,也对施工企业的施工人员形象、施工场地的整洁方面从严要求,每天的施工垃圾必须当天清理出场、场地必须保持干净整洁、垃圾和工具不能随意抛掷等。

四、管理中解决的主要问题

1.游客服务设施土建工程概算调整[14]

作为核心子项目,游客服务设施工程主要功能包括游客接待大厅、球幕影院、数字影院、数字展陈厅、购物区、办公用房、餐饮等。该项目于2010年4月开工建设,2011年11月8日主体结构封顶,在此建设过程中,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及行业主管部门多次莅临施工现场指导工作并提出宝贵意见。由于该工程设计新颖、造型独特,整个建筑沿用地东西向一字展开,如同流沙般的形态从大地中生长出来,近两百米的体量在沙漠中游走,其恢宏的气势将给游客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这种以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表现如此起伏多变、结构复杂的建筑工程在国内外甚是罕见,在工程建设之初,尽管有心理准备,但对于结构难度如此艰巨的项目,参建各方对工程的施工工艺及施工难度还是估计不足,采用的施工措施和方法甚至要突破相应的建筑工程施工规范。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势必要投入更多的人工、材料及机械费用,工程难度和费用控制之间的矛盾凸显出来,也致使参建各方之间产生矛盾,影响了工程的正常进展。

2011年8月份,甘肃省审计厅对该工程阶段性审计后指出:“游客服务设施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客观原因导致原批复概算不能满足工程需要,应向国家发改委申请调整概算,请业主单位对此情况给予高度重视并向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积极申报”。随后,我院即邀请甘肃省建设工程造价总站勘察施工现场,组织参建各方采集本工程现场实际消耗量。省造价总站对提交采集的基础数据组织参建各方充分讨论后并认真核算,报请省建设厅专题批复本工程的补充定额。

图4 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穹顶结构

2.洪灾损失

2011年6月15日下午至16日早晨,敦煌市及周边肃北县、阿克塞县遭受暴雨袭击,其中肃北降雨量达83.1mm, 莫高窟降雨量达39mm。暴雨导致敦煌莫高窟前大泉河发生40年来罕见的特大洪水,造成通往莫高窟公路大桥西侧防洪坝冲毁,国道215线个别路段路基被冲塌,莫高窟游客中心工地受到严重影响。

洪水冲垮围墙后,基坑和地下管廊全部被洪水淹没,施工现场及办公区水深达1m,所有建筑材料(如水泥、钢筋、木材等)、设备、机具、办公生活用品及部分资料等,均被洪水浸泡,施工单位劳务人员生活区也遭受到洪水袭击,损失达到千万元以上。因现场采取措施得当,未造成人员伤亡,劳务人员妥善安置,大部分工程资料得以保护,避免了损失进一步扩大。

在工程开工时同步对游客中心建安工程进行了投保,险种为建筑工程一切险。灾情发生后,人保财险公司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到工地察看现场,6月20日,省公司领导一行亲临施工现场察看灾情,并承诺先期拨付部分施救资金,赔付400余万元[15-17]。

图5 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遭受洪灾侵袭

五、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工期滞后

游客服务设施工程,由于受洪灾的影响,加之本工程为异型曲面结构、造型独特、结构复杂等因素,致使施工难度加大,工程进度比原计划有所滞后。

2.缺乏沟通协调

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的实施,不仅仅是施工单位的责任,更需要全体参建单位加强沟通,互相协作。在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完成过程中,涉及勘察、设计、监理、业主、上级主管部门、影院施工企业、以及场馆土建施工、装修施工、设备安装企业等,关系复杂。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各方关系复杂,沟通不是特别顺畅,导致窝工现象时有出现,因此在以后项目管理方面还有待借鉴和提高。

六、结论

本文分析莫高窟遗址保护的项目特点、流程和组织模式,着重研究文化遗产地保护项目的保护理论、施工技术、项目构成、风险管理和质量管理等,总结管理措施,总之,严格按照文物保护准则建立遗址保护工程管理控制体系,加强管理控制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是遗址保护工程成功实施的有效保证。

[1]Wang Xiaoming, Yang Fan, Wang Yang. Sustainable improvement and management for old urban residential area in China[A].Proceedings the 2005 World Sustainable Building Conference in Tokyo, 2005: 3258-3265

[2]Architectural Institute of Japan (AIJ). Architecture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M].Japan:Institute for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2005: 101-105

[3]黄文铮,郑力鹏.文物保护工程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技术工作[J].价值工程,2011(19):126-128

[4] 王永伟.简论文化遗产地区田野文物安全问题[J].丝绸之路,2012(04):87-89

[5]杜久明.殷墟遗址与日本奈良平城宫遗址保护展示的比较研究[J].殷都学刊,2012(04):56-57

[6] 西安市文物局,西安市汉长安城遗址保管所,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汉长安城遗址保护[M].北京:科学出版社社,2012:1-25

[7]西安市文物局,西安市汉长安城遗址保管所.汉长安城桂宫2号建筑遗址(南区)保护工程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01-102

[8]杨璐,黄建华.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18

[9]戴宁.高昌故城土遗址保护理论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1-25

[10]詹长法,冈田健.土遗址保护研修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36-40

[11]杨坤.关于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价值工程,2013(17):54-56

[12]杨坤.论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内容及原则[J].价值工程,2013(18):89-90

[13]邓中亚.基坑支护方法及相关问题浅析[J].建筑与文化,2013(06):53-56

[14]刘小玲.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探讨[J].价值工程.2011(07):2-5

[15]孙满利,王旭东,李最雄.土遗址保护初论[M].北京:科技出版社,2010:76-78

[16]孟宪民,于冰,李宏松.文化遗产地保护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技出版社,2012:101-103

[17]何流.文物保护标准体系构建的探讨[J].东南文化,2013(03):59-61

宋明,敦煌研究院工作,工程师,造价师,曾协助院领导管理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从国家发改委评审、立项,到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管理等各环节全程参与,组织协调,并协助完成项目招投标20余次,接受工程各级各种检查30余次,组织完成项目竣工验收、审计等全过程管理工作。

致 谢

本文是在导师谌文武教授和王旭东研究员的认真要求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这一年期间,无论是从选题的确定,论文的写作、修改到最后的定稿,时刻都能得到两位老师的启发和引导,在我感到进展困难的时候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正是在两位老师不遗余力的帮助下,我的思路才得以能够从混乱到清晰,论文材料才能够从芜杂到精到,语言组织才可以从琐碎到精炼,一步一步接近完善。两位老师严肃的教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在此,谨向谌老师、王老师致以我最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感谢樊锦诗院长和敦煌研究院的各位同事们,感谢一起风风雨雨并肩战斗6年之久的各位参建人员,正是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奋斗才较为圆满地完成了此项重大工程。

猜你喜欢
莫高窟敦煌利用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亮丽的敦煌
绝世敦煌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莫高窟,走过千年
莫高窟第245窟主尊定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