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校本研修活动的策划与展开

2016-06-07 14:57杨项余樊幼芬
新课程·上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校本研修应试教育内驱力

杨项余+樊幼芬

摘 要:在校本研修理论的深入探讨和研修方式的多样实践下,校本研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也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然静心观察众多的校本研修活动,不免发现这样的事实与无奈:为什么老师们在承认了应试教育对学生身心摧残的事实下仍愿意在如何应试上浪费生命,却不肯在如何提升自我修炼上下功夫?校本研修的成效何在?怎样的研修策划才能真正激发教师的内驱力?在大量阅读和参与了相关校本研修的培训活动之后,一个起初让绝大多数教师都陌生的概念——元认知,逐渐走入视野。一场借助元认知理论,立足课堂,促使教师利用元认知教学,促使学生利用元认知学习的校本研修活动在学校拉开了帷幕。

关键词:校本研修;应试教育;内驱力

一、元认知学习——理解模仿,提高师生“认同”

行为心理学认为,参与者只有明确参与的动机,才能更有效地完成参与过程,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基于此,让教师知晓元认知对于教学的重要意义,将提高教师利用元认知进行教学干预的自觉性。因此我们策划了“专家点津、观点交锋和临帖模仿”三个研修活动,为元认知学习奠定基础。

1.专家点津

元认知知识是关于一切影响个体的知识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方式的知识,主要包括关于认知个体、认知任务、认知策略三方面的知识,因此向全体研究教师传授元认知知识,也可从这三方面着手。于是,我们先后邀请了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张振新院长以及浙师大心理教育研究生团队就元认知理论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指点迷津。

2.观点交锋

通过收集元认知相关文件资料与理论书籍,编印《元认知学习资讯》,组织参与教师进行系统化、全面化的理论学习,让教师第一次感受到“元认知”这一深奥的概念。教师根据自主学习进行观点展示,在交锋中有了初步“理解”,使教师懂得元认知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为目标,通过学生自己领悟、教师偶然点拨、专门训练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从而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学习目标、学习进程和学习效果,达到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的目的。如一位教师在理解元认知学习策略的基础上,在五年级上册的《新型玻璃》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自问三步后再交流:(1)从题目看,我猜测这篇课文会写什么内容?(2)读完第一段,这篇课文和我之前的想象一样吗?(3)读课文的过程中,我能够将每一段的关键词和关键语句找出来吗?通过这样的自问自读,该教师发现学生能比较清晰地了解阅读文章的一些基本步骤,认识自己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中的哪个方面存在缺陷与不足,使学生在及时补充和纠正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元认知水平。

3.临帖模仿

课堂教学案例最能直接、形象地反映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可操作性,用顾泠沅教授的话说,教师往往“宁信生动的事实,不信模糊的概念。”因此,我们一是通过真实案例研讨,让教师在“临帖”中模仿元认知教学,二是通过现场听课寻找教师教学中的元认知智慧,使教师的内隐智慧外显化,并通过具体的指导发挥元认知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二、问题单教学——自问互问,引发师生“反思”

反思是一个对实践活动的再认识、再思考过程,也是元认知教学的核心理念之一。那么,如何引发师生的反思自觉呢?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重点通过设置“问题单”来帮助教师发展元认知教学能力,教师通过“问题单”的设置引导学生自我提问,促使学生新旧知识发生联系,从而对新知识加深理解。所谓“问题单”就是用简单的字段的形式来描述“教”与“学”的问题,它具有反思、激励的功能。

1.教师教学“问题单”

——学生的知识经验有哪些?

——这部分学生学习是否会受旧经验影响?

——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符合最近发展区?

2.学生学习“问题单”

常见的问题单如下:

——新知识与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有联系吗?为什么?

——新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什么有联系呢?为什么?

——解决问题需要什么条件?题目中已知的条件有哪些?

——该如何解决问题?解决的步骤是怎样的?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以上提供的只是各学科统用的问题单,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将依据语文、数学学科的不同特点对问题单进行有效筛选,应根据所任学科、所教内容进行合理取舍,如在教学五年级语文《小嘎子和胖墩比赛摔跤》一课时,执教者安排学生课前进行盲写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问题:

——在写小嘎子和胖墩比赛摔跤的时候,你觉得重点要写好 两人的什么?

——作家徐光耀又是怎么记录下来的?

——哪些动作描写是我们需要向他学习的?

——如果让你再写一次,你打算怎样去描写两人的摔跤动作?

带着这样的问题单开展教学层次清晰,效果突出。在问题单的帮扶下,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既要引导学生“自问”,促进其对问题的理解,还需开展师生之间“互问”,澄清解题思路与意义。

当然,由于“自问”模式的建立离不开教师的扶持,所以需要一定时间的练习与强化。在练习初期,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步骤辅助,同时还可以通过如下问题,引发学生思维的不断深入:你是怎么想的?这个想法是怎么来的?这样去想有什么好处?这样一来,既能帮助学生把想法整理一遍,促进自身知识的内化,又能发散其他学生的思维。

三、标杆化管理——自查自评,促进师生“自省”

如何促进师生自查自评呢?我们通过立标杆、对标杆的策略,在师生面前树立一面明得失、找差距的“镜子”,来引领参与者自我教与学的内省。

1.以教学要点为标,进行教师教学对杆

在专家和教科室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共梳理出了30条“元认知教学要点”,并以此为标,置于《元认知教学水平问卷》中。教师通过问卷对自己的元认知教学现状进行自评,通过自评了解自己运用元认知进行教学干预的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这些“元认知教学要点”部分罗列如下:

——我为什么有一些教学失败或不足?

——我将如何补救这些教学失败或不足?

——我在本节课使用的教学方法策略有效性如何?

——我的这节课是否突出了重难点?

——我的这节课是否渗透了本学科思想方法?是否对学生进行了学习方法的引导?

通过立杆自评,一是促使教师更加关注自己的教学问题,为教师自觉使用、用好元认知教学策略,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提供参照。二是促使教师加强学习,发现自己的短板后通过文献阅读、咨询专家、教学探索等途径来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丰富自己的实践教学。

2.以多维评价为标,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对杆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主张教育评价应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学习情景中进行。因此,我们利用“学习习惯自查表”“单元学习自评卡”和“学习小日记”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立标对杆,逐步走向自主学习。

学生的单元学习自评卡主要应用于一个新单元或新知识的复习总结后,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通过对这一单元知识的自我总结归纳与反思,能及时地梳理知识,认识存在问题和寻求帮助的方法,为促进自主学习奠定基础。当然,不同的学科或同一学科的不同年级,则会根据不同的学科目标和年段特点进行个性化处理和运用。

综上所述,“元认知”在校本研修活动中的介入,不仅有助于增强师生的反思能力,促成教学活动的自主有效,同时也为培养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元认知”,让校本研修真正走向人的自觉发现。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校本研修应试教育内驱力
培养内驱力
论新时代创新文化内驱力提升的三个维度
内驱力 决定孩子能走多远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有关中国教育命题的证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