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6-06-12 06:10赵平礼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导语语文课堂教学

赵平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374-01

随着各种媒体的飞速发展,学生获取外来信息的手段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要让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喜欢你的课,就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方法和各位同仁共享。

一、注重你的“第一”形象

是否能让学生喜欢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能否留给学生一个美丽而又深刻的第一印象。因而,在与学生初次见面之前,教师应刻意打扮一番,整洁得体的时装,轻盈而不失稳重的仪态,绘声绘色的讲解,都会赢得学生的好感。“完美”的第一形象会使学生一下子就喜欢上教师。

二、充分表现对学生的爱

没有付出怎求回报?要想学生喜欢你,你就必须先喜欢学生,充分表现对学生的爱。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你都应该无微不至地关爱每一位学生。这种爱应该含有殷切的关怀、热情的期待、感情的沟通、相互的理解、知识的传授和人才的培养。总之,它是一种教育的爱,这种爱的真挚的表现,能使学生体验到教师的用心良苦,由此产生对老师的喜爱之情。

三、巧设导语,激发兴趣

常言道: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可见一个好的导语会对一节课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平淡无味的导语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反而会起抑制作用。如果一位老师走进课堂第一句话就是把书拿出来,翻到第几页,特别是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本来就比较短,这样的导语无疑是最好的催眠曲。为了避免这种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格外重视导语的设计。它既是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的体现,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下面是常见的几种导入方法。一是故事导入,吸引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学习有个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教学趣味化是激发学习情趣的重要因素之一。用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故事导入课文利于课堂教学。二是设疑导入,诱发思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疑能诱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探求新知识三是温故导入,启迪新知。温故知新导入法是各科常用方法,它体现了教学中新旧知识的衔接和联系,又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四是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开门见山,就是教师单刀直入地板书课题,并围绕课题提出一些能揭示教学目的、突出教学难点的题目,以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引燃思考的火花。除了以上四种方法外,我们还可以采用欲扬先抑法或者激发情感法等多种巧设导语的方法。到底采用哪种方法最为合适,这要根据课文内容而定。

四、让学生唱主角

传统的教学观念,单纯地强调传授知识,学生主体性不断丧失,学生变得越来越依赖于老师、课本和练习。事实证明死记硬背的东西常常缺乏生命力。从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师教得异常辛苦,而学生收获甚微。究其原因,学生自主精神欠缺,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现代教学论更加重视和提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求将教学的重心转到学生身上,要教会学生学习,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华东师大教授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变为‘训兽式的活动。”看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唱主角已迫在眉睫。

1、把课堂还给学生

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学生既是受教育的对象,更是有着独特个性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观点、情感和意志。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与他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在设计教案前,组织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展开,最大限度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如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兴趣。

2、教师讲解要精练,更多的时间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要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从过去的讲堂变成学生参与的学堂,就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的原则,就应该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和时间的主人。凡能让学生自学解决的问题,教师坚决不要讲;凡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让学生思考揣摩能够回答的问题教师也尽量不要讲;非要教师讲之不可的地方,教师要精讲,即用尽量少的时间和最精要的语言讲通即可,而让学生更多的时间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活跃起来。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前提。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有效地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语文教学活动之中。endprint

猜你喜欢
导语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导语
阳光
本期专栏导语
导语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