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中小学信息化的三个特征

2016-07-06 07:26廖琼
湖北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投影仪信息化学校

●廖琼



英国中小学信息化的三个特征

●廖琼

自《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正式发布和首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后,各级政府积极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在《推进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工作方案》基础上,特提出利用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教育教学提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校和网络协作教研四个类型的10种服务应用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为了拓展视野、学习先进、提升能力,笔者参与了湖北省教育厅组织的“优秀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境外(英国)培训项目”培训。通过听专题讲座、考察学校、召开座谈会的方式,对英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宏观规划和微观应用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

理性:适合不求全

英国政府一直将教育信息化看作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动力,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应用,不仅提供政策支持与建议,而且加大资金投入,重点支持和发展教育系统中各个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当前,各中小学校基本实现了“处处可学、人人能学”的泛在学习环境。

在泛在学习环境的基础之上,不同类型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应用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比如,Rugby High School是一所女子文法中学,学生需要参加学校自主组织的入学选拔考试,有不少不同国籍或不同种族的学生在该校就读,教学质量较高。吸引学生来校就读的主要因素不是该校有超一流校舍硬件,也不是因为该校有良好的信息化环境,而是因为该校能够运用现有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及信息化环境支撑起300门适合不同学生未来进入大学学习的选修课程。

据介绍,该校在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经费支持虽然不少,但要满足学校信息化全面建设还是显得捉襟见肘。于是,学校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推进教育教学信息化,优先建设了支撑课程建设和实施的云平台,满足了更多学生课程选择、学习的多元需求。

观察学生课堂,可以发现不同教室或功能室根据各自需要配备有普通“投影机+幕布”、交互式白板、短焦投影仪、三维显示器或实物展台等设备;学生学习移动终端有学校提供的部分廉价平板计算机、便携式“上网本”计算机,也有学生自带的比较高级的苹果计算机或平板计算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课程云平台和信息化设备仍然起着辅助作用,更多的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与学校管理者和老师交流,问及信息化设施设备及数字化资源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时,异口同声的问答是,他们只选择适合教育需求的设备和资源,在选择教育教学设备和资源时,必须考虑经济适用性,数字化资源有其先进的一面,不能替代需要学生参与体验性学习、实践操作性学习的学习资源,信息技术支撑不起学生全面的教育与发展。

传承:喜新不厌旧

在1995年,英国政府推出“教育高速公路——前进之路”的行动计划,首批400家教育机构实现联网,各中小学以计算机配备为主的信息化设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到2000年,全国每所小学平均拥有计算机17.8台、中学平均为112.6台,小学生与计算机的数量比为12.6:1,中学生与计算机的比为7.9:1。到2006年,99%的中小学校能够在线访问和搜集学习资源,基本完成了为师生及社区营造一个适应未来信息社会需要的高科技校园,在校园中营造了多样化学习空间,以满足学生多元化兴趣和学习需要。到2015年,各级各类学校通过购买云服务的方式实现“绿色信息化”,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迁移至云环境,教师、学生和家长能够在几秒钟内连接到互联应用,并通过维基空间、Google Classroom等平台获取学习资源,记录整个学习过程和实施方法。

从考察的多所英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来看,英国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普遍较高。同时,笔者也发现,他们在应用的过程中,并没有一味地去追求设备、环境的“高大上”,而是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功能。比如:Warwickshire College Group是一所集职业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大学入学预备教育等于一体的教育集团。学校校园网络、网络云存储及服务、Wi-Fi全覆盖,电子白板、触屏一体机、笔记本计算机、平板电脑、写字板、短焦投影仪、三维显示器、实物展台、可移动充电柜等基础设施及应用终端建设齐全,物联网在实验室、图书馆、咖啡间等功能室的应用已经起步。笔者所到之处,学生凭借学生证可以获得进入校园、预定功能用房、网络登录学习、图书借阅、生活用餐等服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卡通”,不难发现其校园信息化程度之高。

在考察学校教育资源云平台建设时,惊奇地发现有Moodle、Blackboard、Frog、Google Classroom四个在线学习平台同时存在,有了Google Classroom在线协作学习平台后,为什么还在使用其他几个学习平台呢?学校负责人解释道:一是原有Moodle和Blackboard平台并没有过时,关键看教师、学生如何使用,使用得当仍然可以发挥较好的作用;二是师生多年使用Moodle和Blackboard之类的平台,在这些平台上开发、积累、沉淀了很多很好的教学和学习资源,他们离不开这些看似落后的平台;三是使用新平台也是一个需要较长时间探索与开发的过程,并不能说功能先进,就一定能够收到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基于以上三点,学校决定让原有的平台仍然保留并加以技术上的更新与维护,直至其失去吸引力为止。

无独有偶,在观摩该校美术系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在传统的光学投影仪上放置一块玻璃板,在玻璃板上示范颜料的绘画效果。问及为什么不使用实物投影仪进行示范教学,教师的回答是:传统的光学投影仪投出影像不失真,效果更好。光学投影仪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前期条件较好的学校普遍使用的一种电教仪器,而当下估计再也无法寻找到它的踪迹。

创新:积极不盲从

英国一直高度重视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中小学校,用于改善面向主要群体的基础设施,同时鼓励学校创新发展。其投资的方式是将国家提供的资金分配给地方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可根据申请条件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补助,得到的资金被用来改善学校的信息化环境。

英国政府层面虽然没有引领、指导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专门服务机构,但是各学校的信息化环境建设、规划、组织、管理都在井井有条、有序地发展。在考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多所学校均有教育信息化领导机构和管理应用服务机构,并能够充分发挥其职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比如:考文垂西部的Finham Park School是一所综合性中学。学校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规划、管理和建设工作,成立了由分管校长、IT部门负责人、理科教学组长和普通教师组成的学校教育信息化规划、管理、建设决策小组,每两个月召开一次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专门研究学校教育信息化经费预算、资源分配、环境建设及其应用等方面的工作。目前,全校有1500名学生,120名专任教师,拥有信息化教学应用固定终端200多个,移动终端近150个,装配有8个网络学习教室,每个教室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其配置也不尽相同。同时,学校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过程中,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引入学校时,都采取先以点试验,取得实质的效果后再全面推广的方法,否则,再好的技术或方法也只能搁止。学校按需求逐步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和应用推广的策略,做到鼓励创新不盲从、不跟风,设施设备配备不奢华、不铺张、不浪费,达到了物尽其用和追求实效的目的。

英国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过程中有很多收到实效的做法与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只要放眼世界、取长补短,在理性中前行,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求实,就可以通过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作者单位:宜昌市夷陵区教育技术装备站)

(责任编辑周群)

猜你喜欢
投影仪信息化学校
天空投影仪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防尘投影仪支撑架
索尼发布真4K投影仪
高校多媒体教室投影仪维护技术分析
学校推介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