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之性 养水之德

2016-07-06 07:25李明周凯
湖北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漳河品性校本

●李明 周凯



习水之性养水之德

●李明周凯

▲“漳河韵、水之彩”校园彩带操

水乃万物之源,它刚柔并济,时而细腻温柔,时而汹涌澎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人根据水的特点赋予它不同的含义,形成了以水为基础的道德观,运用于文学作品中,逐渐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水文化”。

荆门市漳河小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漳河之滨,学校发掘漳河历史人文底蕴,确立了“清清漳河水,滋养我心灵”的校园文化主题,全方位打造“水文化”,习水之性、养水之德,培养师生“上善若水”的完美人格、宽容为怀的高尚品德。

校园环境建设突出“水文化”

漳河小学将“水文化”广泛根植校园各个角落,处处营造浓郁的“水文化”环境氛围,塑造“水文化”校园特色形象,让每一个走进学校的人,如走进水的世界,心随水动,性由水灵。

走进校园,偌大的“清清漳河水,滋养我心灵”几个绿色大字映入眼帘,印刻在高大的文化主题墙上,醒目显赫。文化墙正中的校徽,蓝色水波与红领巾组合成扬帆远航的帆船,凸显“水”元素,充满了动感,引人遐思。转首右侧约30米长的文化走廊,迎头直见“上善若水”“润物无声”“饮水思源”“春风化雨”等数十个水文化展牌,字体苍劲有力;沿路墙面分立三块展牌——“了解水常识”“珍惜水资源”“解读水品性”,循序渐进,由表及里,帮助师生了解水常识、水资源、水品性,让“水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再往前是赞美漳河水的诗词歌赋展牌,描绘了漳河美丽的自然风光,瑰丽的人文景观和雄伟的水利工程,提醒师生饮水思源,做如漳河水般纯净、博爱的人。步入这条文化长廊,触摸漳河,所见之处,尽显浓郁的校园文化底蕴。

教学楼楼道两侧的书画牌匾是校园里另一大文化亮色。扶楼而上,两侧悬挂着一幅幅与水有关的名言诗句。如“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等等,让学生每天耳濡目染,时时品悟。与之相辉映的是教学楼后绿色生态花园,一条条绿色植物带,或圆形、或波浪、或方尺,意如“绿色的海洋”,花草树木生机盎然,蓬勃向上,催人奋进。尤其是花圃中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滴水穿石”“持之以恒”,这些“水元素”标牌,犹如一个个无声的教育者,循循善诱,陶冶人情操,启迪人智慧,浸润着每个漳小人的心灵。

大型校园彩带操——“漳河韵、水之彩”是漳河小学彰显学校“水文化”特色的一大自创品牌。每到课间操,伴随着《小小水花》《踏浪》等动感十足的音乐响起,全校师生手持彩带,激情舞动,整个操场如同多彩的漳河水欢腾跃动。条条彩带宛若清清漳河水,朵朵浪花,道道波纹,热烈的场面吸引了无数关注的目光,展现了漳小师生阳光、自信、活泼、友善的精神风貌,成为漳河小学一道亮丽的风景。

校本课程开发依托“水文化”

漳河小学紧紧围绕“水文化”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努力培养学生做合格的人、纯洁的人、高尚的人。

开发“水文化”校本课程。学校确立了“开发漳河资源,凸显漳小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编辑了“水文化教育”校本教材《漳河,可爱的家乡》,共分三册,供低、中、高三个年段试用。定期组织校本课程开发展示活动,如数学课上的《漳河鱼价》,活动课上的《漳河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体育课上的《游漳河》,音乐课上的《歌飞漳河》等等,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让地域“水文化”资源深入人心,更加激发学生热爱漳河、热爱家乡的情怀。

创新“水文化”德育内容。为彰显班级水文化特色,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学校精心设计,推出“五彩水滴”活动方案。其构想源于漳河之水——漳河是母亲,孩子们都是她怀抱里的“水滴娃娃”。“五彩水滴”分别代表“安全、文明、环保、进取、友善”五种优秀品质。当活泼可爱的“水滴娃娃”胸牌挂于胸前,成为骄傲自信的名片和万众瞩目的焦点时,孩子们争做“小水滴”,汇聚“大水滴”(优秀的班风、学风)的比、学、赶、超精神蔚然成风。

开展“水文化”实践活动。学校结合“水文化”教育,从了解水、珍惜水、赞美水、感悟水等方面展开系列活动。申报省级课题《漳河库区自然环境与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研究》,让学生在调查研究实践活动中,走进丰富多彩的水世界,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提升爱水护水的意识。组织学生参与“漳河湿地公园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听知识讲座、看画展、绘画制作、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走进湿地,充分了解水的自然特性和淡水资源的珍贵,进一步领会防治水污染的重要性。带领学生到漳河边放风筝、踏青、野炊已成为学校传统的实践活动。共浴大自然,放飞我心灵,漳河边的孩子亲水、恋水、梦水……他们在日记、征文中纷纷表达心声:有的抒发了对漳河水无私灵动的喜爱,有的赞美了漳河水的至善柔美、坚韧豁达,也有的表达出学习水品性,争做若水人的美好愿望。

教师队伍建设汲取“水文化”

漳河小学将“水文化”融入到师资队伍的建设中,润泽生命,启迪智慧,以博大的“水文化”内涵提升师德修养。

在全体教师队伍中广泛征集赞美水的诗词歌赋和名言警句,要求教师从中领悟所蕴含的的人生哲理、处事准则,从而确立自己的座右铭。“润物无声的教育境界,用无私的爱来润泽每一位学生”“海纳百川的育人胸怀,用宽广胸襟来容纳每位学生”“柔情似水的母爱情怀,用慈母般的情怀来感召学生”“水滴石穿的坚韧毅力,用坚韧不拔的品格激励学生”等等,这些座右铭已成为了教师永恒的信念和不变的情怀。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大力倡导“上善、永恒”的品性。“上善”是人之最高品性,做善良之人,须心灵如水、思想如水。学校组织开展“寻找身边最美教师”征文、“若水教师”评选等系列活动,有效地引领每位教师做至善之师,育至真之人。“永恒”寓意持之以恒,勇往直前,如此,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远足活动中,师生共同进行挫折体验,相互鼓励,坚持到底;课堂学习中,师生共同感悟文本中一个个有恒心有毅力的人物精神;面对学困问题,教师一遍又一遍地耐心讲解,一个又一个地认真辅导,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精神文化内涵。鼓励教师自觉诵读有关“水”的诗句、格言警句、成语和词赋,积极开展师生同台经典诵读活动;组织“做幸福的漳小人”征文比赛,引导教职工深入领悟水的品性,思考幸福的真正涵义;组织拜师结对手拉手活动,让老教师带领新教师快速成长;组织开展篮球比赛、两人三足和师生彩带共舞表演等活动,培养教师“百川汇流到东海”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水,不仅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水,也是一种文化载体,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资源,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品性和行为。现如今,“水文化”已成为漳河小学的灵魂,她洗去了校园的纤尘浮华,滋养了师生的生命活力,推动着学校扬帆远航、蓬勃发展。

(作者单位:李明,荆门市漳河新区漳河小学;周凯,荆门市教育局)

(责任编辑杨万军)

猜你喜欢
漳河品性校本
漳河轶事
漳河三棱镜
漳河有一水库群
寂静的漳河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关于监狱学的学术品性
论高校教师的专业伦理品性及其涵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