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形象提升的沈阳经济区工业遗址保护研究①

2016-07-13 11:53辽宁何氏医学院艺术学院曾声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荆福全
中国商论 2016年14期
关键词:工业遗产形象设计保护

辽宁何氏医学院艺术学院 曾声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荆福全



基于城市形象提升的沈阳经济区工业遗址保护研究①

辽宁何氏医学院艺术学院 曾声
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荆福全

摘 要:城市整体的精神与面貌是通过城市形象来体现的,沈阳作为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同时也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肩负着继承传统和保持现代化建设的使命。本文通过调研沈阳经济区工业遗址保护现状,分析工业遗址现状对提升城市形象的影响因素,挖掘工业遗址文化内涵。在对沈阳经济区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形象地理识别、人文文化识别和视觉识别的理念,在对沈阳经济区工业遗址进行保护研究的同时提升沈阳的城市形象。

关键词:工业遗产 保护 景观设计 形象设计

1 沈阳经济区工业遗址现状及其保护意义

沈阳作为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尤以机械装备和军事工业为主。如今沈阳经济区等城市在经历了历史变革与工业经济调整后,留下很多工业遗址,这一独特的工业遗产文化,以无形的力量和动力推动着城市历史进程的发展,这一现状也是沈阳经济区城市形象的独特体现。面对这一历史形势,沈阳经济区工业遗址改造和历史文化保护势在必行。在面临沈阳经济区工业产业结构性调整,体制和资产重组大的历史背景下,加强经济区工业遗址保护对城市的形象起着良好的推动和发展作用。

2 提升城市形象的意义

城市形象是城市整体化精神与面貌的体现,是城市全局性立体化的形象,它包括外在整体风格面貌和内在文化内涵,表现为居住在城市中居民生活水平、文化素养,是城市价值取向、精神面貌的体现[1]。提升城市形象就是将城市外在风格面貌和内在文化内涵等特征给予整合与贯通,将城市的地域特征、标志建筑、历史文化、内涵积淀、技术产业、经济指标等要素以具体可看见领会的方式进行传达。城市形象的好坏是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准,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良好的城市形象可以提高市民的归属感、自豪感,能够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城市的吸引力,促进招商引资,促进人才、资金及其他优势资源的聚集和流动,加速城市全方位的发展。

3 保护沈阳经济区工业遗址,提升城市形象

城市品牌或者说城市形象品牌是从商品的文化品牌、历史发展、服务口碑等企业品牌延伸出来的,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是一个城市地理资源、历史文化、经济技术等要素被社会公众广泛认同的某种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称谓[2]。加强沈阳经济区工业遗址保护与利用是现阶段树立沈阳经济区城市形象品牌的重要途径,是抽象的内涵表现,是无形的精神财富。良好的城市形象可以使城市赢得荣誉与喝彩,提升竞争力,对城市经济发展和软实力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从而体现了保护经济区工业遗址的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形式和手段加大经济区工业遗址改造项目,保护工业文化,对经济区工业遗址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进行综合的整合设计,来直接影响着沈阳城市形象,影响着城市的地理识别、人文文化识别和视觉识别。

3.1 城市地理识别

地理识别,即凭借城市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等优势树立个性化的城市形象。地理识别是城市形象不可或缺的前提,也是此城与彼城相互识别的基本起点。实际上,有很多城市是由推广并被熟知的,如蓉城成都、江城武汉便是借用地理识别进行形象推广的。如果我们在城市形象设计和推广时适当强调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地理识别,城市形象将会更具个性与魅力。

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因地处古沈水(今浑河)之北而得名(南面有浑河,山南水北为阳)。为此,沈阳在进行城市形象推广与宣传时,首先应充分考虑其地理因素,运用其“古城与沈水”的特点,依山就势规划建筑布局,突古城皇陵特征,增加沈阳古老韵味。同时把浑河引入城市,打造以浑河为中心,北陵东陵为景观轴线,形成两陵一水的城市特色。沈阳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其经济区工业遗址保留完好,政府也在积极倡导保护工业遗址文化,将废弃的工厂通过景观设计,规划打造具有东北工业特色的文化产业中心。根据沈阳地理位置特征,积极规划设计沈阳周边区域,加强保护和改造一批有沈阳特色的工业遗址的景观设计,突出沈阳城市新活力的特征,提升沈阳形象品牌。

同时东北经济圈就像庞大的网络,沈阳经济区作为东北经济的龙头,是这一地区唯一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保护和加强经济区工业遗址是衡量沈阳经济区城市形象定位为“东北的经济中心的大都会”的重要标准[3]。

3.2 城市人文文化识别

人文文化识别,即城市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族等人文状况,展示独特的人文文化内涵。沈阳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构成了集城市、经济区、新城与河流皇陵公园为一体的自然景色和奉天人文文化、民族人文文化、工业人文文化、都市气息人文文化为一体的浓郁色彩。沈阳经济区工业遗址更能加强城市人文文化识别辨识度,它也沈阳城市最持久、最具资源潜力和最有文化人类学意义的识别系统。在进行沈阳城市形象设计时,要善于利用景观设计及规划深入挖掘这些文化资源与文化底蕴,打造出城市的品牌形象和精彩亮点。

(1)发掘城市底蕴,寻找人文文化内涵,以沈阳城市独有的经济区工业遗址文化气息振兴城市。城市本身就是一个以人文文化内涵来支撑起来的实体,城市形象的好坏是关系到城市文明发展程度和外界认知度。因此发掘人文文化内涵,以文兴城是至关重要的。以景观设计为前提,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加大人文关怀与文化韵味,建设打造一批有人文文化特色的景观设计项目和可参与性的主题文化设施及场所[4]。以沈阳经济区工业遗址保护开发和利用为前提和出发点,坚持以人文关怀和文化特色来推动城市的发展和形象品牌宣传,从而对城市各方面的人文文化内涵深入发掘。城市文明程度越高,城市形象就越个性越鲜明,城市形象建设便进入良性循环。沈阳经济区工业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程度越高,沈阳的工业文化底蕴越强,城市的人文文化情怀程度越高。

沈阳作为东北地区唯一的老工业基地和享誉中外历史文化名城,现阶段人文情怀贫瘠,文化设施缺乏,可参与性文化场所缺少,沈阳经济区工业遗产利用与开发不够,这种现状与沈阳地位极不相称。为了缓解这一情况的恶化,沈阳经济区的文化设施建设掀了新高潮,多个有功能性标志性的文化基础产业,如新辽宁大剧院、辽宁博物馆、沈阳市新图书馆都以竣工并投入使用,一些极具文化特色的工业遗址景观规划设计场地也为市民开放使用,如重型文化广场、1905文化产业园、八一军事文化科普公园等都对城市文化特色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2)坚持发展城市的历史面貌、传统优势和地方文化特色。沈阳既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肩负着继承传统和保持现代化建设的双重任务。这就是说,沈阳经济区在进行城市形象建设,提升品牌形象时,要强调历史延续性与时代发展性的特点。加强沈阳经济区工业遗址保护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强调对内与对外兼具的城市形象品牌宣传与影响,是提升沈阳经济区城市形象的重要出发点。同时,一个城市的古老历史、风俗习惯、民族特色、标志性建筑特征等是历史长河中人文文化积淀的结果,是一个时代遗留的宝贵财产,是与当代城市密切相关并与历史性遗产共存的一种景象。所以,在提升城市形象建设上,应该有新的思维创造和旧的历史保留。

(3)以适当的方法和教育提高人的素养。城市本身的一种特定功能就是自然人为了自身的各种需要而创造的一种聚居形式,没有人的创造和需要,城市就不可能出现,也没有存在的必要。因此,一个城市人文文化素养优劣是城市中市民素质的体现,是城市形象建设的灵魂。市民素质的提高,除了普遍提高居民的受教育水平,提高市民的文化修养,还有赖于强化市民的道德素质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对城市应负的责任,建设并维护好城市的发展。

3.3 城市视觉识别

城市的形象视觉识别并不是单纯的包装城市,而是发掘城市固有的形象特色,坚持自身的形象特长,体现城市中以市民为主要利益的关系,即以城市居民与城市自然平衡和谐为主的原则,形成城市内在的底蕴特色。同时,城市形象特色理念是否有长远的城市环境规划和形象设计,是否能够为市民服务,是否能够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国内外认知度,是城市视觉识别的重要依据。沈阳经济区以东北老工业基地著称于国内外,经济区的工业遗址在视觉的识别上更要加强设计与建设,从经济区工业遗址保护,利用景观设计改造工业旧址,提升经济区工业遗址的视觉识别,进而提升城市视觉识别。

(1)提高经济工业区遗址保护,规划经济区工业遗址可利用的绿地、水系等物质空间的环境。发掘城市居民可参与性的有城市特色的形象视觉识别性强的经济区工业遗址景观空间,建设规划具有城市特色的景观设计,如形象识别性强的建筑、园林、艺术雕塑等具有人文精神艺术享受的构筑物。对于经济区工业遗留的极具工业韵味的厂区和建筑,应该通过有效合理的保护与改造,将东北经济区老工业历史感延续,形成具有视觉特色的工业景观和市民可参与性的场地,提升城市整体的视觉形象识别性[5]。

(2)加强经济区工业遗址生态化设计也是提升城市形象视觉识别的重要发展战略,是沈阳经济区现代化景观特色型工业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城市发展的新潮流,从而推动沈阳经济区城市绿色生态视觉识别的认知度,突出经济区的历史特点,重工业的经济特征,让沈阳经济区城市形成城中有园林且工业历史感强的极具视觉识别的现代化生态城市,从而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软实力,提升市民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吸引国外游客和投资者对沈阳的青睐。而城市的视觉识别要从城市的内部与外部整体规划布局,充分利用好沈阳经济区城市现有的具有城市特色的视觉识别性空间。

4 结语

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目是为了发展城市,城市的发展必然会带动沈阳经济区的发展,从而更好的对经济区工业遗址进行保护,进而提升经济工业区域知名度,从而引来更多的游客、招来更多的投资者,促进城市的消费和发展。同时,要进一步明确沈阳经济区城市的主题、精神,借助精准的传播方式,确定沈阳经济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地位,加强文化宣传推介我们的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促进沈阳经济区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钟炎,张丹音.城市视觉形象设计[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集团,2011.

[2] 高中羽.中国城市形象设计年鉴[M].云南:云南美术出版社,2009.

[3] 王健.中国经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J].管理世界,1996(4).

[4] 王建国,式俊强.城市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的改造再利用[J].世界建筑,2001(6).

[5] 单霁翔.关于保护工业遗产的思考[N].中国文物报,2006-06-02(1).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5(b)-117-02

基金项目:①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沈阳经济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城市形象建设研究》(L10BWJ010)。

作者简介:曾声(1982-),男,辽宁沈阳人,硕士,辽宁何氏医学院艺术学院教师,主要从事环境设计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荆福全,江苏南京人,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工业遗产形象设计保护
当下中国游戏中的妖怪形象设计分析
整体形象设计课程教学的职业化探索
铲屎的,你是认真的吗
工业遗产的保护研究与开发
工业遗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景怀宇形象设计作品
对克拉玛依工业遗产保护开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