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的永恒
——浅谈郑金岩的人物创作

2016-07-31 19:20张筱曜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徐渭布面肖像

张筱曜

瞬间的永恒
——浅谈郑金岩的人物创作

张筱曜

郑金岩近照

进入郑金岩的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挂在墙上的塞缪尔·贝克特目光犀利的肖像,郑金岩说这是他最喜爱的作家。干净整洁的工作室是一个采光极好的大空间,生机勃勃的绿色植物点缀在各个角落,书桌上放着一尊佛像,一角挂着东汉画像石的拓片。画室北面隔出一间书房,收藏着数量惊人的来自各个国家的书和画册,其中有许多关于中国历史的书,墙上挂着一幅抽象水墨,仿佛这不是艺术家而更像是一位学者的工作室,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充满着各个角落。

在采访郑金岩之前,我对他并不熟悉,却对他的作品有着深刻印象。在天津美院油画名家中,他以抽象和具象结合的语言脱颖而出,直穿人的心脏,带来强有力的震撼感。郑金岩1988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并留校任教,后又在央美第八届油画研修班学习,深受张世范老师力倡的概括手法与表现精神影响,打下坚实的绘画基础。郑金岩最开始为人所知是他1992年开始创作的“荷塘”系列,极静、空灵的画面传达出特有的东方意味。当时他已经留校任教,在湖北写生的旅程中邂逅了荆州东湖的残荷败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从写实到抽象甚至拼贴,郑金岩尝试了各种绘画语言去表现残荷的枯枝败叶带给他的寂寞感,一坚持就是十年。在1994年央美油画研修班学习时,传统写生和具象表现反复地交织在郑金岩的创作中,他渐渐找到了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郑金岩并未太受八五思潮尤其是后现代主义以及西方当代艺术的形式影响,他推崇古典主义精神,永远地在挖掘、探索、抗争、奋斗。格林伯格说过,“艺术在我们这个时代充满恶意”,面对当下纷繁复杂的艺术圈,郑金岩远离世俗的狂欢,几乎没有参与到任何当下时代的艺术潮流和活动中,而是选择了与时流截然不同的态度——回归精神独立的历史,通过创作探寻最本质的艺术精神和内心世界。

郑金岩 青藤徐渭 布面油画 210×180cm 2014年

郑金岩 荷塘系列——幽弦 布面油画 80×163cm

郑金岩 霜冷长河——四画僧 渐江、髡残、八大、石涛 布面油画 160×180cm

郑金岩 荷塘系列——秋烟 布面油彩 60×80cm

“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的动荡时代,残酷的现实侵入了每一个人的内心,而人与命运的冲突这一永恒的主题是我最想用绘画语言去阐述和表达的。”郑金岩如是说。他近十年的人物创作系列缘起于八大山人的《个山小像》,郑金岩在偶然间看到这张肖像,加之一直对中国画深厚的兴趣,古人的精神气质一下就触动了他肖像创作的灵感,在传承传统文脉的同时对艺术精神进行不断探索。对于郑金岩来说,他笔下的古人都具有悲剧精神的特质,创作明末清初的人物肖像是他进入自身的一个途径。人物肖像外表的显现仅仅是一个方面,重要的是通过反复的刻画对人物命运多舛历程的一次次碰撞使他得到精神上的思考。那个时代带给他的触动远远高于复制现实,在得到内心满足的同时渐渐形成了具有古代文人气质的当代的精神力量。八大山人、石涛、髡残等身处乱世的遗民画家在经历坎坷遭遇后都借助绘画的形式宣泄情感,有的奋起抗争,有的遗世独立,或寄国破家亡之痛,或写理想之殇,或表不屈之生命力,比之常人更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精神内涵。他们是个人精神觉醒的代表,痛苦愤懑又灿烂自由,一个个都独立于固有模式与既有传统之外,与恹恹无生气的四王形成鲜明对比。石涛的一画论主张“借笔墨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这给了郑金岩一种介于具象和幻想之间的自由,这些肖像完全凭个人的想象去塑造,深入了之后能透过窥视他们的内心而看到自己,透过历史的尘埃产生心灵的碰撞,把当代人的迷茫、无奈、挣扎全都移情于古人,展现于画布之上。

郑金岩 晚明系列——髡残 布面油画 180×219cm

晚明人物系列作品画面背景滥觞于他的荷塘系列,以灰白色调为主,触目可见反复涂抹又统一的痕迹,体现出时间的流逝和斑驳的虚无感,郑金岩在创作的过程中经常喜爱使用旧画布,由此刺激更好地进入对时空的想象。受传统中国画影响,他的画很少出现鲜艳明亮的色彩,以清丽微妙的灰色为主,其干湿浓淡的变化经历了时间的变化显现出沉郁的历史感。郑金岩的创作过程是标准的慢工出细活,极致且悠长,完成一幅作品往往需要很长时间,从起稿到完成时间跨度极长,有时候画到一半就停止了,几个月后又重新开始,搁置得越长,创作的感觉越好。其中《青藤徐渭》刻画了徐渭晚年潦倒凄清的形象,此画以一枯藤分割画面,徐渭的形象从历史的尘埃中缓缓走来,斯人已逝,青藤犹在。徐渭是明代著名书画家,胸怀大志却命运坎坷,饱受精神折磨,先后九次自杀,他墨迹淋漓的画法创造出惊人的效果,七十三岁时终因穷困而死。郑金岩以细腻微妙的笔触表现在一片虚无背景中的徐渭有着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观者能从眼神中深刻地感受到那一颗正在颤动但早已经扭曲的心灵。《墨魂——徐渭》是更上一层的好境界,其狂放不羁的特殊之处透过被狂风吹起的发丝和衣带自由地泼洒,背景交融着疏密线条和墨点痕迹,衬托出徐渭狂放不羁徘徊在疯狂边缘的形象,内含自然幽玄的禅机。徐渭在《葡萄图》上题一首七言绝句:“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独自伫立在虚无世界中的徐渭,中年时期抱负难酬的无可奈何的愤恨与挣扎完完全全地体现在郑金岩的画笔下,轻而易举地感染观者。两张同是表现徐渭的作品,一静如止水,一动若雷霆,让人直观感受到徐渭生命不同阶段的心境。

这些形象都是郑金岩幻想出的古人,他们代表着执拗而高贵的灵魂,代表着乱世下勇敢而自由的精神,代表着我们每一个现代人内心深处的不羁与悲伤,而绝非单纯地还原历史人物。在创作中他警惕到了肖像的形象相似性问题,在反复绘画的过程中对历史进行一次次阅读和修正,通过不同的符号语言和意象展现不同人物的特质,给以历史题材为背景进行创作的当代艺术家很大的启发空间。

自古中国追求的表现形式是在自身之内的,个人的语言符号并非刻意塑造的,郑金岩所追求的简约、空灵、淡远而又深邃的艺术境界源自于继承传统血脉的自我内省,他通过将中国传统精神气质和油画特性融合于一体实现了对艺术精神的追问。郑金岩的艺术在国内是独树一帜的,他通过当代人与古代人情感的共鸣将传统和现代贯通起来,呈现出对当代精神的拷问,在现实与虚无之中,追忆过去,反省当下,定格永恒。

郑金岩说:“真正的先锋和前卫不是显赫与热闹,而是孤独与苦行。”

张筱曜:天津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在读本科生

Eternity of a Moment: On Zheng Jinyan’s Figure Painting Creation

/Zhang Xiaoyao

猜你喜欢
徐渭布面肖像
王秋莲
塬(布面油画)
地毯肖像
詹克兢布面油画
叙利亚肖像
去世66年后,他的肖像上了钞票
《肖像》
风莺图诗
『四声猿』唤文长痛——徐渭的一生
张方白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