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见太平
——白石老人津沽墨缘展略述

2016-07-31 19:20徐苗苗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白石设色齐白石

徐苗苗

人和见太平
——白石老人津沽墨缘展略述

徐苗苗

展览链接:

人和见太平——白石老人津沽墨缘

展览时间:2016年1月28日—9月

展览地点:天津美术馆四层(西侧展厅)

主办单位:天津美术馆、天津博物馆

展品件数:65件

齐白石在20和21世纪都是中国最富创造性和影响力的艺术家,一生跨清末、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期。他的作品以民间艺术和日常生活为根基,匠心独具地将艺与技结合,兼工带写,互为表里,构成特殊的绘画风格与情趣,在文人画之外开辟了另一番天地。他早年一直在学习古代先贤所长,希望能够继承、发扬传统,然而“衰年变法”却让他突破传统成为中国现代艺术的先驱。他是中国历史上所画题材最多的画家,一生创作了数以万计的不同题材的艺术作品。此次展览便以题材分门别类,透视他是如何运用笔墨创造一个既观照自然又与之平行的绘画世界。展览所选展品来自于天津博物馆、天津市文物公司,多数为首次公开展出。观者能从中真切地感受到画家本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理解与思考。

第一单元 花卉禽鸟

齐白石的花鸟画打破传统文人花鸟画的窠臼,敏感地捕捉到乡村生活中花鸟的特殊情态与意趣,有现实生活的体验和真情实感,创作出既具有时代特征又充满了个人感悟的写意花鸟画。

1.《秋蝉贝叶》 纸本设色 天津博物馆藏

这件作品是齐白石与曹克家师徒二人合绘作品。白石以极其巧妙的方法描绘出疏朗萧瑟的秋景,用写意的方法画枝干,并以精细的线条将秋蝉刻画得极为逼真,翅翼透明,“吱吱”的蝉鸣声仿佛打扰了午后慵懒的小猫。曹克家笔下的小猫踱步而来,注视着秋蝉。作品中的物象神态逼真,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

2.《梧桐》 纸本设色 天津博物馆藏

这件作品是齐白石跟他儿子合作的。画作中白石以粗笔写梧桐树及枝叶,大叶粗枝,阔笔淋漓;其间勾勒有果实成熟的豆荚,笔法纵逸。在蛾的描绘上作者一改白石工细的表达方式,以小写意方法描绘出隐藏于梧桐树间的蛾,毛茸茸的翅面,细长如丝的触角,清晰可见。画面以梧桐树之实衬托出墨笔的蛾,墨蛾的描绘虽略显稚嫩,但也不乏意趣,浓密的枝叶将蛾围绕其中,使观者深切感受到白石的爱子情深。

3.《葫芦牵牛花》 纸本设色 天津博物馆藏

齐白石父子合作 梧桐轴

此幅画作中,在三四根藤架间,藤蔓错落穿插,洋红色的牵牛花亭亭玉立。白石以泼墨写出枝叶,以色墨线勾筋写脉,笔法简洁传神,墨色酣畅淋漓。葫芦之黄色艳彩与浓淡墨色交相辉映。画家以焦墨渴笔写藤,挥洒自如,气韵充盈笔端。左上角的蜻蜓以写意的方法描绘,透明的翼翅、触须、肢节、腿毫俱纤微毕见,细致逼肖,栩栩如生。可见老人在“工写结合”方面的功力,工笔处一丝不苟,写意处则挥洒自如。

4.《淡彩松鹰》 纸本 天津博物馆藏

此幅画作绘制雄鹰傲然立于苍松之上,目光炯炯有神。雄鹰颇具动态感,振翅欲飞。其间还画有松枝,苍劲有力,树枝、树干参差错落,笔墨老辣,松鹰结合象征了一种刚劲、坚韧、不屈与博大,托物言志,寄托了他的人生理想。

5.《墨笔雨后》 纸本 天津博物馆藏

作品《墨笔雨后》画面右侧题写:“雨后。安居花草要商量,可肯移根傍短墙。心静闲看物亦静,芭蕉过雨绿生凉。白石老人自谓画工不乃诗工。”芭蕉叶用大泼墨写成,蓬勃展开的大片芭蕉叶与新生的嫩叶,形成近实远虚的关系。而墨笔芭蕉叶上两只麻雀正在窃窃私语,芭蕉与麻雀掩映成趣,更加彰显芭蕉清雅秀丽之逸姿。

第二单元 水族草虫

这些活灵活现的水族绘画作品,带我们和画家一起,回到了他幼年居住的湘潭杏子坞的星斗塘,看到了波光粼粼的湖水,嗅到了泥土青草的芳香,这些画中透露了画家无限的乡情与童心,在笔情墨趣间充溢着天真烂漫的人间情味和纯真质朴的赤子之心。

6.《墨笔虾蟹轴》 纸本 天津博物馆

这幅作品是齐白石晚期风格的虾,虾的游足呈5对形态,虾头齐白石在淡墨上加上了重重的一点浓墨,虾壳的质感和透明度便显明确,虾眼改画成两横笔,这些都是齐白石晚期墨虾作品的特征。图中虾与墨蟹的结合是在生活中的观察、写生所得,使笔性、墨性、水性得到综合发挥,画出了自成一格,能体现出质感、雌雄的蟹来。构图疏密得当,每只虾动态十足,犹如真虾一般在水中游动,耐人寻味。

7.《墨蟹轴》 纸本 天津博物馆藏

齐白石许多墨蟹题材的绘画多不加配景,在齐白石之前的画史上几乎罕见,可说属于他的独创。一般来说,用单一形象构图时,无非运用疏密聚散的原理就行了。但看他的这类画,还可发现作者的“别有用心”,及运用视觉艺术的平面构成原理来增强形象情趣。如他画六只螃蟹作为相类似形体的构图,被分别排成半圆形和弧形,于是产生这些螃蟹团团转的奇妙感觉,从而更能显示这种横行的小动物聚在一起时乱糟糟的特性和趣味。

8.《墨蛙轴》 纸本 天津博物馆藏

齐白石笔下的青蛙,就像是终日淘气的孩子,自由自在地嬉戏玩耍,活泼可爱。事实上,不管是文人画兴起之前还是之后,青蛙这种家喻户晓的物象似乎都不太为历代的艺术家所关注,即使以写生状物精绝闻名的两宋也是如此,因此自然极少有机会进入中国传统的绘画题材库中,而齐白石笔下的墨蛙则成为具有某种独特寓意的审美对象。

9.《蜻蜓轴》 纸本设色 天津博物馆藏

(107)黄羽苔 Xenochila integrifolia(Mitt.)Inoue.杨志平(2006)

这幅作品构图形式独特,画面上部分彩色的蜻蜓在江面上飞舞,下部分用大量的空间描绘江河湖水,一幅昆虫题材的小品在齐白石手中却描绘出了恢宏磅礴的气势,整幅画如古人的诗句一般“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第三单元 瓜果蔬菜

在齐白石的作品中,长于泥土中的瓜果蔬菜不是被简单地写生和记录,而是一种文化记忆,是传达文化的一种媒介,通过它们记录着往日事件,表达思乡情感或展现现时的生活。

10.《瓜轴》 纸本设色 天津博物馆藏

这件作品用笔简练概括,用墨潇洒泼辣。在画面的布局上以S型构图,横穿纸张,更增加了画面的张力与流动性,足以看出白石先生在下笔前早已“胸有成竹”,才能换得如此之佳作。题跋上写:“种瓜五月已嫌迟,六月南方不雨时,且喜垂垂见瓜日,秋风又向小园吹。”不仅突出了画面的主题,在立意和思想上弥补画之不足,增加了审美的内容,又为画面增加了无穷的变化。

11.《葫芦轴》 纸本设色 天津博物馆藏

此作带有“古拙”“朴茂”之气,可谓齐白石“变法”后的代表作。所谓“变法”就是把重点由原来的高度写实而忽略笔墨自身的独立审美意味向对笔墨因素的高度重视的转变,是对“笔墨、构图、色彩”等形式因素的重视,是由对烦琐细节的“形似”因素的斤斤计较,向造型的“概括”“删减”“提炼”,以及突出重点的“不似之似”的转变。

12.《萝卜条》 纸本设色 天津博物馆藏

作者以极其简练的笔墨,刻画了白菜的形象本质,把白菜的白嫩菜梗和鲜润叶片的神态给画活了,在白菜形象之外,栩栩如生地传出了白菜的神(内在本质)。画面下部点缀的两个红色萝卜,原是生活中的常见之物,但一经拈来却又是这样地丰富了画面,避免了单调。整幅画面给人以清新亲切的感觉。

白石老人用大写意花鸟笔法画山水、人物、竹子、房屋、帆船,其笔墨简练、概括,在朴拙中追求生趣。他把视角投放在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的场景里,在审美上接近了大众的欣赏习惯,在感情和心理上拉近了与观者的距离。

白石老人的笔下刻画的人物姿态夸张,设色浓艳泼辣,用笔既清晰严谨、极工细笔,又有强健和极富墨韵的金石意味,充分展现了白石先生晚期人物画的总体面貌。

13.《山水四条屏——设色山水轴》 纸本设色 天津博物馆藏

齐白石此山水画四条屏,是其成熟时期的作品。画面只有几株垂柳和杂树、几座房屋、远处一线水岸、孤独的小船和几个人物,画面气氛处理得富有变化,给人以空旷、清静的感受,也是对家乡故园和普通布衣生活的礼赞,表达了一种热爱现实生活眷恋田园的人生理想。

14.《东方朔轴》 纸本设色 天津博物馆藏

齐白石 设色山水轴

齐白石 秋蝉贝叶

齐白石 萝卜条

齐白石 设色葫芦轴

齐白石人物画笔简而意足,纵笔挥写,画中充满幽默、智慧和讽刺,以诗画结合的方式直率地表达了对社会人生的看法。观此幅人物神态安详,所画老翁形神兼备,风趣幽默,衣纹简劲流利,用线一气呵成,兼工带写,造型拙朴,皮肤略施赭色,热烈明快的色彩浓而不俗。题款:“开花结实各三千年,紫垣先生寿,丙子春初,齐璜。”

齐白石 岳飞像

齐白石 关公像

15.《关羽像》 纸本设色 天津博物馆藏

这幅画作绘制关羽坐在铺垫了虎皮的岩石上,形象端正威武。关羽头戴蓝帽,身穿绿衣,红靴。衣纹粗犷,线条简练。面部用传统勾勒填色法,面部画七星痣,“七星即北斗七星”。右眼下方2颗,左脸颊2颗,下巴1颗,左耳郭2颗。相传关羽面生七痣,呈红色,显得格外威风。现在戏曲脸谱里面关羽的脸谱上还画有痣,只是由7颗演化成1颗。这件作品画面已无早期擦炭法痕迹,人物衣帽着色凝重单纯,无复花纹描绘。但粗悍风格与染色方式,仍有民间意味。无年款,上方题“汉关壮缪像,虎威上将军命齐璜敬摹”款,钤“齐璜之印”白文印章。

16.《岳飞像》 纸本设色 天津博物馆藏

这幅作品绘制岳飞坐在一铺有虎皮椅子上,黑帽,蓝衣,黑靴,手执一本无字书。面部轮廓较平整,衣物纹饰线条简练。上方题款为:“宋岳武穆像,虎威上将军命齐璜敬摹。”钤“齐璜之印”白文印章。

这幅作品与《关羽像》宛如相对而坐,庄严威武。这两幅作品虽无年款,但上方均题款为“虎威上将军命齐璜敬摹”。这里的“虎威上将军”指的就是民国总统曹锟,可见这是当时白石老人的应景之作。

徐苗苗:天津美术馆学术典藏部助理馆员

Harmony Brings Peace: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Exhibition of Qi Baishi’s Paintings Collected in Tianjin

/Xu Miaomiao

齐白石在20和21世纪都是中国最富创造性和影响力的艺术家,一生跨清末、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期。他的作品以民间艺术和日常生活为根基,匠心独具地将艺与技结合,兼工带写,互为表里,构成特殊的绘画风格与情趣,在文人画之外开辟了另一番天地。

齐白石;绘画;艺术;欣赏

Qi Baishi, who lived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republican period,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s one of the most creative and influential artists in China during the 20th and 21st centuries. Deeply-rooted in folk art and daily life, and combining art and techniques ingeniously, his paintings, with both delicate and freehand brushwork, show a special style of painting and artistic temperament and interest, and have opened up another sphere outside literati painting.

Qi Baishi; painting; art; appreciation

猜你喜欢
白石设色齐白石
国画纸本设色《荷》
《岩高千尺虎》
株洲市白石港河道治理探析
雨浥红蕖冉冉香
·齐白石
《独白系列之三》
齐白石买假画
白石塔
郑庆余艺术作品
红砖白石五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