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昼夜节律与4种老年常见疾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相关性

2016-08-15 02:29徐秀梅蒋升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14期
关键词:昼间常见疾病心率

徐秀梅 蒋升华 李 杰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干部病房,吉林 长春 130021)



心率昼夜节律与4种老年常见疾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相关性

徐秀梅蒋升华李杰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干部病房,吉林长春130021)

目的探讨心率昼夜节律变化规律与合并4种老年常见疾病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干部科住院并完成动态心电图的患者144例,年龄≥60岁,平均(75.67±9.10)岁,根据所患常见疾病数量分为A组(未患常见疾病n=11)、B组(患一种常见疾病n=36)、C组(患两种常见疾病n=59)和D组(患三种以上常见疾病n=38),比较年龄、性别构成比、平素用药情况、昼间平均心率、夜间平均心率、24 h平均心率、心率昼夜节律和节律值。结果四组性别构成比、夜间平均心率和24 h平均心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四组年龄和用药种数随所患疾病的增多而逐渐增大(P<0.05);昼间平均心率、心率昼夜节律值随所患疾病的增多逐渐下降(P<0.05)。所患老年常见疾病越多,其心率昼夜节律值下降越显著(P<0.05),心率昼夜节律异常程度与所患老年常见疾病呈正相关(r=0.611,P<0.05)。结论老年患者所患疾病越多,心率昼夜节律异常程度越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越重。

心率昼夜节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HD)、原发性高血压(EH)、糖尿病(DM)、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均是老年常见疾病,也是引发或加重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主要病因。老年人常共存多种疾病,以上4种老年常见疾病均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研究表明,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和死亡风险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关系密切。临床上检测自主神经功能的方法为Ewing心血管反射法和心率变异性(HRV),而心率昼夜节律属于该领域中的新指标,尚处于探索阶段,与上述两种方法比较,心率昼夜节律具有其结果值不受个体差异影响的优点,属于定量自身比较法。但其所涉及的领域局限,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心率昼夜节律变化与某一疾病预后的关系,对于合并多种疾病时心率昼夜节律的变化规律报道尚少。本研究拟研究心率昼夜节律与4种老年常见疾病自主神经紊乱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老年干部科住院并完成动态心电图的患者144例(行动态心电图时满足了以下条件:检测前天及当日未进食含咖啡因和酒精成分的食物和饮品,无情绪波动及剧烈运动,按要求佩戴了动态心电图仪),年龄≥60岁,平均(75.67±9.10)岁,根据所患老年常见疾病(包括CHD、EH、DM、BPH)数量分为A组(未患常见疾病,n=11)、B组(患一种常见疾病,n=36)、C组(患两种常见疾病,n=59)和D组(患三种以上常见疾病,n=38)。

1.2排除标准(1)合并影响心率及心律的其他疾病:包括非窦性心律(如心房纤颤、心房扑动、植入起搏器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感染性疾病、不明原因发热、贫血、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纵隔占位性病变等。(2)合并影响夜间排尿的其他疾病:包括前列腺炎、前列腺癌、膀胱癌、其他膀胱疾病等。(3)合并严重的多器官衰竭、恶性肿瘤消耗状态、精神障碍者。(4)1个月内应用过糖皮质激素、接受过手术或受过精神刺激。(5)平素喜欢进食含咖啡因或酒精成分的食物或饮品者,作息无规律或就寝时间晚者及失眠症者。(6)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及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锥体外系疾病等神经系统疾病。

1.3分析指标对年龄、性别构成比、用药情况(是否规律服用下列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窦房结If电流特异性抑制剂)、昼间平均心率、夜间平均心率、24 h平均心率、心率昼夜节律和节律值进行分析比较。结合老年作息习惯将昼间和夜间的划分点定为早6:00和晚22:00。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ANOVA方差分析、LSD检验、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各组年龄、性别及用药情况比较四组性别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376);A、B组年龄均小于C、D组(P<0.05);所有受试者均未应用洋地黄类、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窦房结If电流特异性抑制剂,部分受试者为单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或β受体阻滞剂,部分受试者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四组用药人数所占比例逐渐增高(P<0.05)。见表1。

2.2各组昼间、夜间、24 h平均心率及心率昼夜节律值比较见表2。四组夜间平均心率、24 h平均心率差异无统计学(P>0.05);A、B组昼间平均心率均高于D组(P<0.05),B组高于C组(P<0.05);A、B组心率昼夜节律值均高于C、D组(P<0.05),C组高于D组(P<0.05)。

表1 各组年龄、性别构成比和用药情况

与A组比较:1)P<0.05;与B组比较:2)P<0.05

表2 各组昼间、夜间、24 h平均心率及心率昼夜节律值

与A组比较:1)P<0.05;与B组比较:2)P<0.05;与C组比较:3)P<0.05

2.3心率昼夜节律与所患疾病的相关性分析根据心率昼夜节律变化特点分为杓型心率、非杓型心率及反杓型心率;榴型心率夜间平均心率比同天白天下降≥10%时;非杓型心率:夜间平均心率比同天白天下降<10%;反杓型心率:夜间心率与同天白天心率相比不下降或反而升高〔1〕。A、B组以杓型心率为主,C组以非杓型心率为主,D组以反杓型心率为主,所患疾病越多,节律异常程度越明显,心率昼夜节律异常程度与所患疾病呈正相关(r=0.611,P<0.001)。见表3。

表3 心率昼夜节律与所患疾病的相关性〔n(%)〕

3 讨 论

我国目前的CHD患者因冠状动脉供血与心肌需血间的不平衡而出现心肌缺血缺氧,促发一系列反应,其中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贯穿于整个过程;自主神经病变是DM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特征为交感和副交感通路中小神经纤维的广泛神经元退变〔2〕;多项研究已证实EH患者存在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损害,随着病情的加重自主神经调节功能进行性下降〔3,4〕;BPH易与上述疾病并存,相关研究表明BPH的发生发展机制中贯穿着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其结论较一致,均认为与交感神经过渡激活相关〔5,6〕。年龄是CHD、BPH等诸多疾病的危险因素一项关于老年人心率特点的研究表明随着增龄性改变,其平均心率逐渐下降,这种变化与心脏传导系统随着年龄增加出现的退行性改变符合〔7〕。本研究表明昼间平均心率符合增龄性心率改变的特点。夜间平均心率、24 h平均心率差异无统计学,考虑与受试者所患老年常见疾病相关,所患老年常见疾病越多者其平均年龄越大,结合心脏传导系统退行性改变特点其心率应越慢,但疾病所致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使心率增快,以夜间心率增快为主,疾病所致的心率增快效应抵消了退行性变所致的心率减慢效应,且心率减慢效应和增快效应程度可能是平行的,提示所患老年常见疾病越多,其隐匿性夜间心率增快效应越明显。正常情况下,机体夜间的平均心率应比同天白天平均心率下降10%~20%,此种变化称为心率昼夜节律。本研究结果提示心率昼夜节律的变化规律为所患老年常见疾病越多,心率昼夜节律值越低,心率昼夜节律异常程度越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越重。

总之,心率昼夜节律可用于检测老年常见疾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患常见疾病越多,心率昼夜节律异常程度越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越重,因此通过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心率昼夜节律,可实现更高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检测率,为预测疾病预后和优化老年常见疾病治疗提供依据,对降低老年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和改善预后有重大意义。

1刘元生.杓型心率(100)〔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2;21(5):396.

2程明,马慧娟,张翼.低氧与心率变异性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2;1:99-101.

3Okutucu S,Karakulak UN,Kabakci G.Circadian blood pressure pattern and cardiac autonomic functions:different aspects of same pathophysiology〔J〕.Anadolu Kardiyol Derg,2011;11(2):168-73.

4Erdem A,Uenishi M,Küükdurmaz Z,etal.Cardiac autonomic function measured by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d turbulence in prehypertensive subjects〔J〕.Clin Exp Hypertens,2013;35(2):102-7.

5Thor PJ,Mazur M,Furgaa A,etal.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function in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J〕.Folia Med Cracov,2006;47(1-4):79-86.

6McVary KT,Rademaker A,Lloyd GL,etal.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overactivity in men with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secondary to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J〕.J Urol,2005;174(4 Pt 1):1327-433.

7李辉,刘德平.高龄老年人心率状况及变异性特点〔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3;18(4):253-5.

〔2015-11-10修回〕

(编辑郭菁)

10.3969/j.issn.1005-9202.2016.14.034

吉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201015145)

李杰(1970-),女,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老年心血管疾病的研究。

徐秀梅(1990-),女,硕士,主要从事老年心血管疾病的研究。

R54

A

1005-9202(2016)14-3427-03;

猜你喜欢
昼间常见疾病心率
清心莲子饮治疗女性常见疾病的研究进展
心率多少才健康
“常见疾病康复”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应用于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员的效果观察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轻型汽油车蒸发排放特征及温度对蒸发排放的影响
昼间行车灯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神经内科临床患者的常见疾病分析
昼间行驶灯集成在前照灯内的设计方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