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文化花边罐及相关问题研究

2016-08-22 05:58丁大涛刘丁辉
关键词:灰陶二里头花边

□丁大涛 刘丁辉

二里头文化花边罐及相关问题研究

□丁大涛 刘丁辉

自1959年发现并发掘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以来,迄今已公布的二里头文化遗址有数十处,学术界对二里头文化的研究也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在此期间,学界对二里头文化的分期分类、文化属性、源流、社会结构、聚落形态、古环境、周边文化关系以及墓葬、居址、陶器、铜器、玉石器等遗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较多共识。然而,在二里头文化陶器研究方面,研究者多关注二里头文化陶器的整体特征,对于最具特征的一些标志性器物则关注较少。而通过对这些标志性器物如花边罐、三足盘、捏口罐等系统地研究,不仅能够厘清和完善二里头文化的发展演变规律,更能反映出二里头文化与周边文化的互动关系。

一、二里头文化花边罐出土情况及特征

花边罐,是指在陶罐口沿处直接压印、刻画花边或在口沿处附贴泥片并压印花边装饰的陶器。它是二里头文化最具特征的标志性器物之一,其分布主要集中在河南中西部、山西西南部、陕西东部,其他地区如河南南部、河北南部等地略有发现。出土花边罐的二里头文化遗址主要有:郑州大师姑[1]、偃师二里头[2]、新乡李大召[3]、新密新砦[4]、巩义稍柴[5]、驻马店杨庄[6]、平顶山蒲城店[7]、洛阳皂角树[8]、陕县西崖村[9]、登封南洼[10]、渑池郑窑[11]、夏县东下冯[12]、永济东马铺头[13]、西安老牛坡[14]、蓝田泄湖[15]、神木新华[16]等。 本文将对以下几处二里头文化典型遗址出土的花边罐进行重点分析。

(一)二里头遗址

标本ⅡVT114⑤:12,夹砂灰褐陶,唇外附贴泥片压印成锯齿状花边,长颈圆腹,腹饰交错篮纹。

标本ⅨH1:11,夹砂灰陶,口沿处附贴泥片压印成绞索状花边,两边有对称小纽,长颈圆腹,腹饰篮纹。

标本ⅡVH164:11,夹砂灰陶,口沿处附贴泥片压印成绞索状花边,长颈圆腹,腹饰绳纹。

标本VT33B⑦:11,夹砂深灰陶,口沿处附贴泥片压印成捺窝状花边,两边有对称小纽,长颈圆鼓腹,腹饰交错绳纹。

标本ⅡVT113④:13,夹砂深灰陶,口沿处附贴泥片压印成波纹状花边,长颈圆鼓腹,腹饰绳纹。

标本 VT13C⑤:1,夹砂深灰陶,唇外直接压印成锯齿状花边,长颈圆鼓腹,腹饰细绳纹。

二里头遗址以夹砂灰陶为主,少量深灰、灰黑陶,长颈圆腹,两边多有对称小纽,腹饰绳纹、篮纹,口沿处附贴泥片压印成捺窝状、绞索状、锯齿状、波纹状、条带状花边,或唇外直接压印成锯齿状、绞索状花边。

(二)大师姑遗址

标本G9③:10,夹砂褐陶,唇外直接压印成捺窝状花边,卷沿圆腹,腹饰中绳纹。

标本G9③:5,夹砂褐陶,唇外附贴泥片压印成绞索状花边,直领微外卷圆腹,腹饰细绳纹。

标本H75:195,夹砂灰陶,唇下缘直接压印成锯齿状花边,卷沿圆肩,肩以下饰粗绳纹。

标本G5①b:206,夹砂灰陶,唇外附贴泥片压印成绞索状花边,卷沿微鼓腹,腹饰中绳纹。

标本G5①b:207,夹砂褐陶,唇外附贴泥片压印成捺窝状花边,卷沿斜圆肩,腹饰中绳纹。

标本 T5⑥c:16,夹砂黑灰陶,唇外附贴泥片压印成绞索状花边,卷沿微鼓腹,腹饰细绳纹。

标本T4⑥:11,夹砂褐陶,唇外附贴泥片压印成绞索状花边,卷沿鼓腹,腹饰中绳纹。

标本T3⑤b:24,夹砂褐陶,唇外附贴泥片压印成绞索状花边,直颈圆肩,腹饰中绳纹。

大师姑遗址的夹砂灰陶、褐陶,卷沿圆肩鼓腹,腹饰绳纹或素面抹光,唇外附贴泥片压印成捺窝状、绞索状、锯齿状花边,或唇缘直接压印成锯齿状、捺窝状、绞索状花边。

(三)东下冯遗址

标本 H17:5,夹砂灰陶,口沿处附贴泥片压印成条带状花边,一耳一鋬,卷沿鼓腹,腹饰交错绳纹。

标本H9:102,夹砂褐陶,唇外附贴泥片压印成条带状花边,卷沿圆鼓腹,腹饰交错绳纹。

标本 T1012:4:91,夹砂褐陶,唇外附贴泥片压印成条带状花边,一耳一鋬,卷沿鼓腹,腹饰绳纹。

标本H58:16,夹砂灰陶,唇外附贴泥片压印成条带状花边,一耳一鋬,卷沿微鼓腹,腹饰粗绳纹。

东下冯遗址的夹砂灰陶、褐陶,卷沿鼓腹、深腹,两边多有对称小纽,腹饰绳纹,唇外或口沿处附贴泥片压印成捺窝状、绞索状、条带状、波纹状花边,或唇缘直接压印成锯齿状花边。

(四)二里头文化其他遗址

新砦遗址:以夹砂灰陶为主,兼有褐陶、红陶,侈口卷沿,腹饰绳纹,多唇外附贴泥片压印成捺窝状花边、绞索状花边,或唇外直接压印成锯齿状花边。

皂角树遗址:以夹砂灰陶为主,兼有泥质灰陶,卷沿直领圆鼓腹,部分两边有对称小纽,腹饰绳纹、篮纹,多唇外附贴泥片压印成绞索状、锯齿状花边,或唇外直接压印成绞索状、锯齿状花边。

老牛坡遗址:夹砂灰陶,卷沿(少量折沿)鼓腹,多两边有对称小纽,腹饰绳纹,唇外附贴泥片压印成捺窝状、绞索状、波纹状、锯齿状花边,或唇外直接压印成捺窝状、锯齿状花边,独不见条带状花边。

稍柴遗址:夹砂灰陶,卷沿圆鼓腹,腹饰绳纹、篮纹,唇外附贴泥片压印成绞索状花边,形式单一。

李大召遗址:夹砂或泥质灰陶,兼有黑陶,卷沿鼓腹,腹饰绳纹,唇外直接压印成捺窝状、绞索状花边,形式也较单一。

二、二里头文化花边罐在各遗址的分段情况和差异

经过对上述典型遗址出土花边罐的梳理,可以将二里头文化花边罐上的花边装饰分为如下几种形式:绞索状、锯齿状、捺窝状、条带状、波纹状。为了便于叙述,本文用大写英文字母 A、B、C、D、E 分别表示这五种形式,用小写英文字母a表示在陶罐唇部直接压印花边,b表示附贴泥片后压印花边。

(一)二里头遗址花边罐分段

依据二里头遗址的分期结果,可将该遗址的花边罐分为早、晚两个发展阶段,早段以ⅡVT114⑤、IXH1、ⅡVT104⑤为代表,晚段以ⅡVT113④、ⅡVH164、VT33B⑦、VT13C⑤为代表 (图一)。早段花边罐的花边装饰以Ab和Bb为主,花边制作方式较为单一;到了晚段,开始出现新的花边形式如Cb、Db、Eb,不仅制作形式多样,而且花边罐的数量较前段逐渐增多。晚段的花边装饰不仅运用在陶罐口沿上,而且还大量运用到陶瓮、陶缸的腹部,以Ab形式为主。

(二)大师姑遗址花边罐分段

该遗址出土花边罐的单位有G9③、T5⑥c、H76、H75、G5、T3③c、T3④a、T3⑤b、T4⑤e、T4⑥、H60等。这些单位之间有三组直接或间接的叠压或打破关系:即G5→H75→H76→H78(未出花边罐)→T5⑥c→G9③;T3③c→T3④a→T4⑤d→T4⑤e→T3⑤b→T4⑥;H60→T6③(未出花边罐)→H72。依据地层叠压或打破关系,结合以上单位出土的与花边罐共存的其他陶器的类型分析,可将该遗址的花边罐分为前后两个发展阶段:前段以 T3⑤b、T5⑥c、G9③:10、G9③为代表,以Ab为主要形式; 后段以 H72、H75、G5①b:206、G5①b:207 为代表, 以 Ab、Ba、Cb 为主要形式,出现了新的花边制作方式,花边罐数量明显增加(图二)。后期的花边形式还大量装饰在大口尊的腹部,多以绞索状形式出现。该遗址出土的花边罐与二里头文化其他遗址出土的花边罐存在一些局部差别,前者的口沿处多数不附带对称小纽、带状耳或鋬耳等,另外,前者的附贴泥片相比其他遗址都较为窄小。

(三)东下冯遗址花边罐

东下冯遗址出土花边罐的单位有:H42、H1、M503、H402、H41、H404、H62、T5516:4、H17、H15、H538、H533、H413、H9、J504、F591、H414、H51、H536、T5532:4、H535、H60、T1012:4、H52、H58、H418、H417、H20、T4451:3c、T1012:4。经过对这些单位出土的花边罐简单梳理,我们发现东下冯遗址花边罐的花边装饰在整个发展阶段并不存在明显分界,均以Db形式为主 (图三)。它与上述两遗址存在明显区别,后者较为盛行的Ab形式在该遗址发现很少,而且前者花边制作方式较为单一。然而,其独特的制作方式却突显出了本地区文化发展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也许是学术界将该遗址命名为东下冯类型[17]或东下冯文化[18]的原因之一。

图一 二里头遗址花边罐分段图

图二 大师姑遗址花边罐分段图

图三 东下冯遗址花边罐

在二里头文化其他遗址中,河南新密新砦遗址出土的花边罐的花边形式主要是Cb、Ba、Ab,洛阳皂角树遗址中 Ab、Ba、Bb 较多,巩义稍柴遗址和新乡李大召遗址的花边形式较为单一,分别以Ab和Aa、Ca为主要花边装饰;陕西西安老牛坡遗址花边罐的花边装饰较为丰富,除了条带状花边未见外,其他四种花边形式均有发现。但这些遗址出土花边罐的数量较少,花边装饰形式不及典型遗址丰富。

三、相关问题探讨

二里头文化时期盛行的花边装饰风格,不仅出现在陶罐一类器物上,而且在鬲、甗、盆、瓮、大口尊、缸等器物腹部也有较多发现。由此可见,这些花边形式不仅具有装饰功能,还起到了加固器物口沿和器体的作用。关于运用花边装饰器物口沿或器体的做法,早在仰韶文化晚期的海生不浪类型和阿善三期类型中就有发现。至龙山时期,则逐渐传播到内蒙古中南部、陕北以及甘青地区,而这一时期的中原地区则发现较少,直到王湾三期文化后期偏晚才略有发现[19]。二里头文化花边罐器体形态主要是卷沿、束颈、鼓腹或圆鼓腹,腹饰绳纹或者篮纹,以绳纹为主。关于这种花边罐的来源问题,韩建业先生在《论二里头青铜文明的兴起》一文中,认为二里头文化花边罐应当是在 “二里头文化形成之初从甘青—关中一路传入”[20],也就是说二里头文化花边罐主要是来源于甘青地区。我们赞同这一观点,因为从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中,一些遗址出土的花边罐如灵台桥村遗址H4[21],无论从器型或是花边装饰风格都和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花边罐相似。另外,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在时间上略早于二里头文化,至齐家文化晚期,该地区考古学文化又与中原地区存在着文化上的互动和交流,那么齐家文化的这种文化因素对二里头文化早期产生直接影响是极有可能的。对于有学者提出的二里头文化花边罐直接源于所谓的“客省庄文化后续的东龙山文化”[22]的说法,也值得进一步商榷。

综上所述,本文对二里头文化部分遗址出土的花边罐进行了简单梳理,并在遗址分期的基础上对二里头遗址和大师姑遗址出土花边罐分别进行了分段探讨。二里头文化花边罐主要来源于甘青地区齐家文化,至于齐家文化花边罐如何影响到二里头文化,以及花边罐在二里头文化时期为何如此流行的问题,仍需要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注释:

[1]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大师姑(2002—2003)》,科学出版社,2004 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二里头(1959年—1978年考古发掘报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3]韩国河、赵海洲:《新乡李大召—仰韶文化至汉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6年。

[4]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等:《新密新砦(1999—2000年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8年。

[5]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巩县稍柴遗址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3年第 2期。

[6]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等:《驻马店杨庄:中全新世淮河上游的文化遗存与环境信息》,科学出版社,1998年。

[7]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平顶山蒲城店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第5期。

[8]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皂角树》,科学出版社,2002年。

[9]河南省文物研究所:《陕县西崖村遗址的发掘》,《华夏考古》1989年第1期。

[10]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等:《河南登封南洼遗址2004年春试掘简报》,《中原文物》2006年第3期。

[1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渑池县郑窑遗址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87年第 2期。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夏县东下冯》,文物出版社,1988年。

[1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晋南二里头文化遗址的调查与试掘》,《考古》1980年第3期。

[14]刘士莪:《老牛坡》,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1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六队:《陕西蓝田泄湖遗址》,《考古学报》1991年第4期。

[16]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神木新华》,科学出版社,2005年。

[17]邹衡:《试论夏文化》,《夏商周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年。

[18]张忠培:《关于二里头文化和夏代考古学遗存的几点认识》,《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第1期;于孟洲:《东下冯文化与二里头文化比较及相关问题研究》,《文物世界》2004年第3期。

[19][20]韩建业:《论二里头青铜文化的兴起》,《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第1期。

[21]甘肃省博物馆考古队:《甘肃灵台桥村齐家文化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3期。

[22]张天恩:《论关中东部的夏代早期文化遗存》,《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第1期。

(作者单位 郑州市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河南博物院)

[责任编辑 秦秀林]

猜你喜欢
灰陶二里头花边
探究天津东丽博物馆藏张贵庄战国灰陶器
邹汉珍十二生肖作品展
棒槌花边:指尖绕出别样韵味
二里头遗址为何定位为夏都
一件夏代灰陶象鼻盉的再修复
二里头: 寻找最早的中国
民国旗袍花边装饰流变探究
二里头遗址:“最早的中国”诞生在这里
一件西晋灰陶兽的再修复
把生活“挑”出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