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数学思想 积累活动经验
——“形与数”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2016-09-14 09:38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刘延革执教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王雅薇评析
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25期
关键词:评析数形算式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刘延革(执教)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王雅薇(评析)

感悟数学思想 积累活动经验
——“形与数”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刘延革
(执教)
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王雅薇(评析)

刘延革 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

2001年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第五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优活动,荣获一等奖;多次在北京市评优课活动中获一等奖;在市、区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辅导教师在全国评优课中获一等奖。

参与国家新课程指定北京版教材的编写,主编由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现代信息技术教与学范例丛书》,完成了由北京市教委组织编写的北京教育丛书《我读小学数学教材》的个人专著。

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师继续教育网、北师大教育培训中心、北京教育学院、内蒙古教育学会等多家机构聘为指导专家和特约讲师;经常在全国大型研讨会上作课、讲座;前往全国各地进行讲学或介绍经验;多次前往内蒙古、甘肃、陕西、山西、东北等地进行支教活动。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07~108页。

教学目标:

(1)在探究图形和数的问题中,使学生发现数与形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形互助解决问题的方法。

(2)在观察、发现、猜想、推理等数学活动中,帮助学生积累数形结合思考问题的经验,渗透归纳推理和极限思想。

(3)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形结合的价值,初步形成数形结合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一提到数学你们就会想到什么?

生1:我会想到数,如0、1、2、3等自然数,0.1、2.5等小数。

生2:我会想到“加、减、乘、除”等运算符号。

生3:我会想到如何进行运算、有趣的数学问题等。

生4:我会想到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几何图形。

师:如果把同学们说的这些知识进行分类,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由数、运算符号、运算方法组成的“数”;另一类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形”。“数”和“形”是数学研究的两大类对象。“数”和“形”有没有关系呢?

生1:有关系,如圆这个图形和π有关系。

生2:我没有想过这个事情。

师:大多数同学没有想过“数”与“形”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板书:数与形)

评析:从学生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入手,引导学生回忆数学研究的两个重要领域——数与代数领域和空间与图形领域。以“‘数’和‘形’之间有没有关系”这一问题为突破口,引发学生思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二、体会形中有数,数中有形

1.例1教学

课件出示:

师:你发现图形的规律了吗?(学生观察)按照规律第四个图形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评析:教师没有直接把四幅图一并出示,而是逐次出现。目的是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感受变化,在体会变化中发现规律,根据规律想象出图形,既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又为将图形与算式建立联系做好准备。

生:如果把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看作是“1”,第四个图形应该是边长为4的大正方形。

课件出现:

师:你能用数或式子表达你发现的规律吗?

(学生思考、表达、汇报)

作品一:1、4、9、16

师:你能明白每个数表示的意思吗?

生:第一个有1个正方形,第二个有4个正方形,第三个有9个正方形,第四个有16个正方形。

作品二:1×1、2×2、3×3、4×4

问:这些算式是什么意思?

生:1是边长,1×1是第一个图形的面积;2×2、3×3、4×4分别表示图形的面积。

作品三:1、1+3、1+3+5、1+3+5+7

问:什么意思?

学生解释算式中每个数字在图形中的位置。如下图:

师:同一个图形,观察出的规律不一样,每个规律是从什么角度观察的?

生:作品一观察的是图形中小正方形的总个数,作品二观察的是图形的边长与面积的关系,作品三反映的是围绕左下角的正方形,外圈的正方形数逐渐增加。

师:虽然观察角度不同,但是我们都能从图形中找到算式中的数。

评析: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观察、探究,多次安排从图形中找数,旨在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形中蕴含着数,为学生理解数形结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及时获取学生的信息,并对学生的信息进行了分类、分层处理,处处紧扣“数”与“形”的结合。

2.算式1+3+5+7+9+11+13对应的图形

师:如果沿着“1+3+5+7”这个规律继续往下想,1+3+5+7+9+11+13这个式子对应的图形是什么样子?

生:我是用数的方法。一共7个数相加,所以边长是7。

师:谁理解他的意思了,到图形上给大家数一数,7指的是哪?(学生到黑板上指图形说明)

师:那么,1+3+5+7+9+11+13+15+17+19这个算式对应的图形又是什么样子?

课件验证:

1 +3+5+7+9+11+13

师:如果1+3+5+7+9+11+13+15+17+19对应的图形是什么?

生:对应的图形是边长为10的正方形。

师:为什么?

生:10个数相加。

3.小结

师:回顾我们研究的过程,我们从图中找到数,又在数中想到了形,数与形有着紧密的关系。

评析:给算式想图形的样子,旨在让学生感受数的规律也能用图形表示出来,随着数的个数逐渐增加,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小结前一段的学习时,教师没有把着力点放在“规律”的总结上,而是重点让学生感受数与形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数中有形,形中有数”的理解与体会。

三、体会以形助数、以数解形,数形互助

1.体会以形助数

师: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师: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生:省略号表示一直加下去,有无数个。

师:猜测一下和是多少?(学生有些迷茫,不知道和是多少)

评析:让学生观察算式特点,初步体会极限思想。给学生想象空间,让学生猜测,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产生了继续探究的欲望。

学习单:

学生画图、交流。(略)

作品展示:线段图、圆形、正方形。

师:通过画图,同学们初步获得结论,一部分学生认为“和”等于1,一部分学生认为“和”比1小一点。那么,认为和等于1的同学是怎么想的?认为不等于1的又是怎么想的?

生:如果无限加下去不停止,空白部分就越来越小,慢慢就没有了,也就得到“1”。

师:看来画图不能帮助我们解释这个问题了。我们需要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借助数来帮助我们分析一下。

2.体会以数解形

出示:

师:从这个算式可以看出什么?

生:1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分数相加,而且这些分数后一个分数是前一个分数的一半。

师:同学们可能还无法接受这个算式为什么等于1?没关系!因为这个问题太难了,同学们到了初中、高中时还要继续学习这个问题。今天,我们研究这个问题的目的,是在寻求它等于几的过程中体会数和形之间的关系。回顾一下我们刚才的研究过程,刚开始同学们看到这样一个算式,不知道等于几,谁帮助同学们找到了感觉,找到了和1有关系?

生:图形!

师:图形帮助我们看到了:按照这样的规律加下去,越来越接近1,甚至有的同学都想象到等于1。当图形不能精确地表示“和”到底是等于1,还是接近1的时候,谁又帮助我们找到了准确结果?

生:数!

师:数又帮助我们通过推理找到了“和”就等于1。同学们,数和形有关系,你们觉得数和形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生:密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帮助!

师:密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本质,在于它们可以相互帮助。其实,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当中,有很多地方用到了数、形之间的帮助。

3.出示以前学习中数形互助的例子

课件出示:

评析: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素材,进一步感受图形的直观特点和数精确、精准的特点,提升对以往学习的认识高度,进一步理解、体会数形结合的好处。

师:数和形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们各有各的优势,数和形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四、深入体会“数无形时少直观,形无数时难入微”

(出示:超市2014年销售某种饼干的数量)

1.以形助数,解决生活中的销售问题

课件出示:

月份: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十一 十二

销量:72 62 79 68 77 69 82 71 89 89 99 105

师:这是某种饼干2014年的销售量,超市下一年是否还继续进货这种饼干?

生:进吧(个别)。

师:如果把这些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你们再来感受一下。

课件出示:

生:进!(齐声,坚定)因为销售量越来越多,是上升的趋势!

师: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是谁帮助了谁呢?

生:图在帮助数!(齐答)

2.以数解形,解决生活中的运输问题课件出示:

师:如果这样一辆卡车,想把这个沙坑里的沙子拉走,能不能一次性把沙子全部拉完呢?我们把车厢的形状和沙坑里的形状提取出来,同学们判断一下。

生:(集体沉默2、3秒钟)不知道!老师能给我们具体数据吗?

课件出示:车厢长2.5,宽4,高1.5;沙坑长3,宽7,深0.7。

生:能拉走!车厢的容积是15,沙坑的容积是14.7。

师:解决这个问题时,谁帮了谁?

生:数帮了形。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在数与形互助的过程中,数的优势是什么?形的优势是什么?

生:数是准确的,形一目了然。

师:“数”能更精准地表达,“形”能更直观地表达事物。其实,华罗庚老爷爷很早就说过这样一句话:“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你能理解其中的含义吗?

生:只有数没有形,看不出来;只有形没有数,难算出来。

师:难算出来就是不具体,不能精确地表达!所以后面还有一句话,同学们读一读。

生: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

师:对!如果把数、形分家什么事都做不来。

评析:借助生活中的两个典型素材,再一次让学生体会数和形各自的特点,形能直观呈现数的抽象,数能精确描述形的模糊,深刻理解华罗庚先生关于数形结合的经典之词。

总评:

本节课围绕数形结合,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亲历活动过程,在活动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具体如下:

1.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本节课开始部分,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数与代数”和“几何图形”,进而抽象出“数”与“形”。因为学生学习这两个领域时是分别进行的,很少有学生能够把两者联系起来,这与学生的思维习惯形成了强烈的矛盾反差,于是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思考的兴趣。

2.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凸显数形结合的思想

本节课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引导学生从图形中发现“数”,通过数想象图形,凸显“形中有数”“数中有形”的关系。例2引导学生利用图形解决计算问题,以及“以数解形”的妙处,进一步体会“数形互助”的关系。教学中教师还补充了大量数形结合的实例,如统计图描述数据,数据描述沙坑、车厢的大小等。这些素材很好地诠释了华罗庚先生所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

3.核心活动设计为学生积累了数学思考经验

本节课通过两个核心活动,一是让学生看图写数,看数想形;二是让学生借助图形和数的推理来完成计算。在这两个活动中,每个学生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不断经历观察、猜测、抽象、概括的过程,还经历了想象、推理、解释的过程。在组织学生汇报交流中,教师也给予每个学生展示思维过程的权利,促进了学生活动经验的不断提升。

4.教师尊重学生,促进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的思维习惯和现状,允许学生对极限思想的暂时不理解。引导学生从“以形助数”和“以数解形”两个侧面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并把这种观点延伸到自然界中事物之间的联系,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事物的思想方法的形成。

猜你喜欢
评析数形算式
恰巧而妙 情切致美——张名河词作评析
数形结合 理解坐标
数形结合 相得益彰
评析复数创新题
数形结合百般好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怎么写算式
好玩的算式谜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一道加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