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课而异 因人而异
——例谈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

2016-09-14 09:38江苏太仓市明德小学陶月芬
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25期
关键词:反比例前置长方形

江苏太仓市明德小学 陶月芬

因课而异 因人而异
——例谈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

江苏太仓市明德小学 陶月芬

前置性作业,又称为前置性小研究,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指的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设计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

前置性作业不等于课前预习,课前预习以自学教材内容为主,其目的主要是对所学内容有初步的了解;而前置性作业对学生提出了更具体、更深刻的要求,更偏向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研究。因此,在设计前置性作业时,需遵循以下原则。

1.根本

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应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数学课堂中,在教学新课前通常会安排“复习铺垫”这个环节,通过复习一些与新课相关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扫除障碍,做好知识上的准备,让新课学习更加顺利。我认为前置性作业不等于复习铺垫,复习铺垫的题目都是学生之前已经学过的,没有什么探究价值,前置性作业要便于学生自主探究,因此其内容应该直切新课的根本问题。

如《认识成反比例的量》的前置性作业:

(1)什么是成反比例的量?举例说明。(重点)

(2)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方形的长与宽成反比例吗?为什么?

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方形的长与宽成反比例吗?为什么?(难点)

2.简单

“简单”,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对学生的完成来说是“简单”的;其二,对教师的设计来说也是“简单”的。

简单是生本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也同样需要遵循这一原则。因此,我们在设计前置性作业时,在针对教学重点的前提下,还得充分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人人都能完成的“简单”的前置性作业。

而对老师来说,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也不需要想得太复杂。前置性作业不需要太多,只要就最根本的一个问题,课堂上扎扎实实地开展交流研讨。这样设计,每一位能适应传统教学的教师应该都能做到。

例如,《认识比例》课前小研究:什么是比例?举例说明。

《比例的基本性质》课前小研究: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质?举例说明。

3.开放

“开放”是生本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课前研究的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表现、不同的收获,这样也有利于课堂交流活动的开展。这里的开放,可以是思维结果的开放(答案不唯一),也可以是思维过程的开放(方法多样化)。

例如,“举例说明”就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是模仿书上的例题来举例,中等学生会从自己的课外书上找例子,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例子。各个层次的学生各尽所能,不管用哪一种方法,总能举出恰当的例子,这里的思维含量是比较高的,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完成后也更有成功感。

又如,学习连加之前,布置学生填写:()+()+()=10(结果开放)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课前小研究:你会用哪些方法计算50-16?(过程开放)

二、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应因“课”而异

这里的“课”指不同类型的课:新授课、练习课、知识整理课等,针对不同的课型,设计最能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前置性作业。

1.新授课

概念性较强的新授课,可让学生通过自学摘录知识要点,并举例。如《比的认识》前置性作业:

认识比

探究性较强的新授课,可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如《圆的周长》课前研究:

画4个大小不同的圆,剪下来,量出它们的周长,再计算出每个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

你发现了什么?

偏重方法技能的新授课,可直接给出一道例题,让学生想办法解决。

例如,《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50-16。

2.练习课

练习课的前置性作业当然应该根据所学的内容,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课前完成,课堂上组织交流研讨,特别注意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例如,《百分数实际问题练习课》前置性作业:

补充一个含有80%的条件,并解答。

此外,练习课还可以让学生推荐一些相关的题目。

例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后,让学生推荐与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有关的题目。

3.知识整理课

练习课之后就是知识整理课。这是以一个单元为基础,进行“知识要点”的梳理,包括举例说明,能自己举出相应的例子,说明学生对知识要点基本理解了。能自我举例比完成一道老师布置的题目更有价值,还包括“提醒注意”,促使学生主动反思,查漏补缺。

例如,《比和比例整理与复习》课前小研究:

三、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应因“人”而异

这里的“人”指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众所周知,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心理特点、学习能力都明显不同,我们在设计前置性作业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1.低年级

低年级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相对较弱,主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究的习惯,通常可以选取某个点让学生进行课前研究,而且要求具体明确。

如:教学8的分与合,我就让学生在家里自己用学具

《认识人民币》课前小研究:

介绍你认识的人民币,面值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识别的。

2.中年级

中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我们在设计前置性作业时,可适当提高操作难度,增强思考性,但要注意提出的问题应非常明确,且问题不宜过大。

例如,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前置性作业:

一个长方形表示1元,你能在图中表示出0.1元吗?

3.高年级

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强,课前研究的内容往往涵盖整堂课的主要内容,且探究空间也比较大;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操作性较强的前置性作业,让学生进行具体的研究;或直接让学生举例说明某一个数学概念或解题方法。

例如,六年级上册《大树有多高》课前研究:

找4根长短不同的竹竿,测量竿长、影长,并求出比值。

你发现了什么?

《分数除以整数》课前研究:举例说明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当然,同一年龄段的学生,由于知识基础、活动经验的不同,也会在自主学习中有不同的表现,作为教师,应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切的前置性作业。

猜你喜欢
反比例前置长方形
我爱长方形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前置性学习单:让学习真实发生
《反比例函数》拓展精练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分类数 不出错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巧替换 妙解答
3.3 反比例函数
长方形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