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记忆规律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2016-09-20 13:50杨芳
考试周刊 2016年71期
关键词:教学效率语文教学

杨芳

摘 要: 利用记忆规律,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发挥出来,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本文通过对记忆规律理论的探讨,寻找将记忆规律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有效教学的途径、方法。

关键词: 记忆规律 语文教学 教学效率

综观近年来的中考试题,虽然在不同的题型、题量下都加强了对能力考查和创新培养的重视,但是从来没有松懈过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直接体现着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虽然现在语文教学强调为学生减负,可是该记忆的知识还要扎实记忆,这是任何技能训练都不能代替的。

俄国教育家谢切诺夫说过,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而创造不过是记忆的应用。”新课程标准明确反对“机械记忆”,但有意义的识记还是必需的。科学记忆,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加速知识积累。记忆能力直接影响其他各种能力的培养,同时会影响智力的发展。在“知识爆炸”和科学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每个人都想提高学习与记忆效率,从而拥有更多竞争优势。因此,科学地运用心理学的原理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有意识地利用和发挥各种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

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灵活运用记忆规律,并指导学生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设和谐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感兴趣并自觉自愿地学习,记忆效率就高;反之,不愿学或不感兴趣,记忆效率就低。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一个人不愿意去回忆,并企图掩盖起来的经验容易被人遗忘,能引起人的情感上强烈变化的经验会让人经久难忘,而平淡无奇的经验则容易被人们迅速遗忘。心理学实验也证明:在回忆中愉快的事物约占55%,不愉快的事物约占33%,平凡的事为12%,可见愉快的事最难遗忘,不愉快或平凡的事容易遗忘。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布置背诵任务时,往往会规定时间,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背完。如果学生没完成,则通常会有一定的处罚措施,最常见的是罚抄。长此以往,学生对背书会有一种恐惧心理,在记忆过程中,大脑细胞会处于高度紧张、抑制、被动状态,情绪同样会处于不愉快的低落状态,把背诵课文当成一项任务完成,而且是一项让他极其苦恼的任务。这样的状态下,结果往往会是记忆力低,效果差,遗忘速度快。甚至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上课检查的时候能背下来,一到下课又背不出来了。

课堂教学就是伴随一种影响学生情绪的感情交流过程。好的情绪转移到学习中就会变成一种兴趣和动力。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融洽师生情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情绪进入最佳状态,从而增强记忆的持久性。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用情感渗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味、感受和理解语言。学生不知不觉中陶醉于愉快的朗读之中,感受作者的心灵世界,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从而达到“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境界。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教师以充满喜悦和希望的感情基调,以轻柔、缓慢的基本语调进行朗读,在各层次间停顿时力求做到音停意不停,语断情不断,便可将学生带进春天优美的景色中。学生被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感染,便会忘情地沉浸在文章的优美意境中,进而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背诵起来就变成一种美的享受。

有时为了帮助学生记忆,还可以采用简笔画的教学方法,将语言文字转为图画,大大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背诵速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一首通过一组意象有机组合而构成优美意境的杰作,诗人构筑了“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等意象,把这些意象直接连缀而产生的悲凉气氛就是这首曲的意境。还可以鼓励学生用漫画的形式将课文内容表现出来,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主动性强,积极性提高。布鲁纳谈及学习动机与情感的关系,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必须有志于学,乐于学,才能取得优良的学业成绩。

教师的精神状态同样可以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授课,以自己洋溢的热情、饱满的精神和亲切的神态感染学生。微笑面对学生其实就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传统教学中老师往往是板起面孔去说教,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迫使学生去做,有时这种做法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通常不能持久。因此,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追求知识,就要首先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欢悦的情绪感染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当中。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营造和谐课堂气氛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二、运用理解识记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对人类记忆规律的研究表明:记忆主要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识记是整个记忆过程的开始和前提,识记得越牢固,保持得就越持久,回忆就越容易。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理解识记。机械识记是单凭材料的表现形式去识记,并不理解材料的意义和材料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也不对材料进行重新组织,因此效果较差,遗忘就快。理解记忆法是在对材料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记忆,它比死记硬背的效果要好得多。对中学生而言,根据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理解记忆应该在记忆活动中占优势。理解是记忆的一个重要条件。理解得越透彻,识记的效果越好。

在语文学习中,无论是对字词的掌握,还是对各类概念的掌握都离不开理解,应在抓住特征、理解本质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如:学生学习“众志成城”这个成语时,“成城”极易混淆,有的写成“城成”,有的写成“成诚”,五花八门。写错的原因在于学生只对词的音和形进行了表面识记,并没有对词的意义进行深度理解。让学生查字典理解意思,“众志成城”的意思是“大家同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这样,学生就能记得很牢了。

理解记忆更是提高学生文言文水平的重要方法。教师在教读文言文时,让学生学会先掌握文章的框架,记住其中一些重要语句,比如起末句、过渡句、名句等,再将全篇贯穿起来,进而弄清文章的脉络层次和内在联系。在分析欣赏的过程中,慢慢体会文言文写作艺术的高超、思想内涵的博大精深,达到理解并掌握。

如教学《三峡》时,先让学生理解:第一自然段写山的连绵不断,遮天蔽日,即“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第二自然段写水势之险、水势之急;第三自然段写春冬之时的清荣峻茂;第四自然段写秋季肃杀、凄凉气氛。学生理解了所写内容的特点,背诵起来也会轻而易举。

理解记忆法,理解是关键,是记忆的基础。要理解,就应对记忆的内容进行分析、判断。掌握它们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层次关系,抓住表现内容实质的关键处(或重点词语,重点句、段,重点步骤等)。这样就在理解中识记了。

三、引导学生及时复习,提高课堂效率

及时复习是防止遗忘的最有效措施。复习应当在遗忘还没开始的时候就进行。

1.及时复习,提高课堂效率。

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告诉人们,现在学习的内容,20分钟后,记忆只保留58.2%,一个小时以后只剩下44.2%,一天后约有近66%的学习内容被遗忘,即遗忘速度有“先快”特点。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在学习中应该怎么做?及时复习。遗忘规律告诉我们,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33%。所以,及时复习要在遗忘尚未大规模开始之前进行,方可阻止学习后立即发生的急速遗忘。

复习时注意分清主次,不平均使用力量。每节新授课结束前,教师可利用下课前的几分钟时间对本节课讲授的重点难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组织同学对本节课新授的知识,进行最及时的复习。这样会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布置的课后作业与新授知识相对应。如此,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当天就已经进行了两次复习,记忆的持久性自然就延长了,而且能有效地锻炼他们的记忆能力。听起来好像要求过高了,但是,经过实践,发现只要安排妥当,学生经过长期这样的训练,就能达到要求。

其实,在两千多年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记忆的这一规律,并且提出了对策,“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强调了复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经常复习,提高记忆效率。

一劳永逸的记忆是没有的,再是记忆牢固的知识,也会因其他因素的影响或干扰而发生遗忘,避免遗忘最有效的手段是经常复习。密集多样的复习,无疑会对大脑产生强烈刺激,留下深刻痕迹,这对于长时记忆会有很大作用,从而提高记忆效率。

复习也要讲求策略,一般而言,应先密后疏,即对刚学过的材料应多加复习两次记忆之间的间隔稍短一些。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的间隔时间可逐渐拉长。这样就可以在遗忘之前得到巩固,使保持效果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切不可等到几乎全部忘记后再重新学习。

知识爆炸时代,掌握知识的记忆策略很重要。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学生要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特色的记忆方法。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运用记忆辅助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对知识理解更深刻透彻,识记速度更快捷,掌握知识更准确、全面、牢固,从而达到传统死记硬背式记忆所达不到的效果。

猜你喜欢
教学效率语文教学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