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护理干预对脊髓脊柱术后脑脊液漏患者预后的效果分析

2016-09-23 06:27邓庆芬汪文录李兆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6期
关键词:脊膜脑脊液脊髓

邓庆芬 汪文录 李兆全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新郑 451191



系统护理干预对脊髓脊柱术后脑脊液漏患者预后的效果分析

邓庆芬1)汪文录2)李兆全3)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新郑451191

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脊髓脊柱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的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5例脊髓脊柱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3例给予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观察术后3d内引流液引流量、脑脊液漏停止时间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d内引流液引流量(125.64±13.08)mL低于对照组(273.55±13.29)mL,且脑脊液漏停止时间(2.13±0.21)d低于对照组(4.78±0.2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38%低于对照组18.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178,P<0.05)。结论脊髓脊柱术后脑脊液漏患者,加强护理,促使其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脊髓脊柱手术;脑脊液漏;护理体会

脊髓脊柱手术在神经外科及脊柱外科均是目前较常见的手术,术后出现医源性脑脊液漏(cerebrospinalfiuidleakage,CSFL))是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一旦出现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若能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并加强护理,可取得较好效果。所以,术后护理工作十分重要[2]。选取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2011-05—2015-05 85例脊髓脊柱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基础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改善脑脊液漏患者预后效果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2011-05—2015-05 85例脊髓脊柱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3例,男27例,女16例;年龄8~62岁,平均(41.51±6.92)岁;脊柱爆裂性骨折19例,颈椎间盘突出9例,腰椎间盘突出6例,椎管内肿瘤4例,椎体滑脱3例,脊髓栓系综合征2例,腰椎管狭窄1例。观察组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8~63岁,平均(41.52±6.92)岁;脊柱爆裂性骨折18例,颈椎间盘突出10例,腰椎间盘突出7例,椎管内肿瘤4例,椎体滑脱3例,脊髓栓系综合征2例,腰椎管狭窄1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健康宣教、心理疏导和康复训练等基础护理干预。

1.2.2观察组: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包括:①体位护理:患者取头低脚高位,将硬脊膜漏口在上位,使脑脊液聚集在硬脊膜健侧,通过硬脊膜压力达到快速修复硬脊膜的目的;②引流管护理:密切观察引流管的通畅程度和引流液的变化,记录引流量,尤其注重切口有无神经症状和肿胀,确保引流口清洁无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若达到拔管标准,可根据病情需要实施拔管;③液体护理:遵医嘱给予补充一定容积的液体,配合体位改变缓解临床症状,密切监测机体水电解质变化,根据病情需要给予补充适量蛋白质或少量血浆[3];④预防并发症:定期给予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根据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使用按摩床或指导患者家属实施肢体按摩,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制定饮食计划,指导患者保证营养供应以适合机体需要[4]。

1.3观察指标(1)引流量和脑脊液漏停止时间:观察术后3d内引流液的引流量;将引流液滴于纱布上,若血迹周围出现淡红色血晕即为脑脊液漏。(2)手术并发症:观察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

2.1引流量和脑脊液漏停止时间观察组术后3d内引流液引流量(125.64±13.08)mL低于对照组(273.55±13.29)mL,且脑脊液漏停止时间(2.13±0.21)d低于对照组(4.78±0.2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术后引流液引流量和脑脊液漏停止时间对比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手术并发症对照组发生压疮1例,坠积性肺炎3例,尿路感染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观察组发生尿路感染1例。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38%低于对照组18.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178,P<0.05)。

3 讨论

脊髓脊柱手术主要是针对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脊柱压缩性骨折、尤其爆裂伤,椎体滑脱、椎管内肿瘤、脊髓脊柱先天性发育畸形等病变而术之,是脊柱外科和神经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术后脑脊液漏是主要并发症之一,其主要原因:对切开硬脊膜探查脊髓者术中修补缝合硬脊膜不严密,对未切开硬脊膜者为多数术中操作不当导致硬脊膜和蛛网膜损伤[5]。未能及时发现,未修补缝合,而致医源性隐性脑脊液漏[6]。这种并发症一旦发生,若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手术效果。所以术后对此并发症的处理十分重要,尤其加强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专科护士对此并发症具有较丰富的护理经验,所以对此类手术,术前均有积极预防的思想意识,即早期介入之,手术一结束即向主刀医生询问手术过程是否顺利,黄韧带是否肥厚,硬脊膜周围粘连情况,术中是否有开放硬脊膜及蛛网膜等[7],以做到心中有数,加强一般护理工作,检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保持大小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增加营养,补充体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尽量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大声谈笑等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一旦确诊出现脑脊液漏后,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以和蔼的态度、通俗的语言给予患者心理疏导,以消除其恐惧感和低落情绪,关心鼓励患者,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及其家属的理解和支持等。术后体位,使患者卧硬板床,平卧位,一般取头低脚高位,床尾抬高15cm,颈部手术则应取头高足低位(10~30°)。可减轻疼痛,减少脑脊液漏[8]。同时切口处可垫枕压迫,以减少手术区域间的缝隙,使之严密等。引流管护理:脊髓脊柱手术后常规留置引流管[9],既有利于手术切口的愈合,又能通过引流液及时发现有无脑脊液漏,若引流出淡红色或黄色清亮液体,要怀疑脑脊液漏的可能,若每天均>100mL,并出现头痛、头晕、呕吐,尤直立位时加重,卧位时减轻,即低颅压症状,则基本可确诊脑脊液漏,所以加强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十分重要。在头低脚高位的同时,适当调高引流袋,以减少脑脊液外渗的动力,保持脑脊液压力相对稳定,控制脑脊液漏的量,避免因脑脊液过快过多流出,保持脑脊液的相对平衡,从而减少脑脊液漏。同时,要保持引流管的引流有效、通畅、固定,并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色,必要时可做脑脊液化验、培养等。并严密观察切口敷料渗血、渗液情况,并做好记录,及时更换,保持局部干燥、清洁,防止切口感染。治疗护理效果理想,引流管拔除后,加强引流管管口的护理,用棉垫加压包扎,注意观察包扎处是否松动,敷料干燥与否,包扎处可用腰围固定或砂袋压迫等,并及时更换敷料等,同时抗生素的应用以防止感染,输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低颅压亦十分重要。本研究表明,系统护理改善脊髓脊柱手术后脑脊液漏患者效果确切,与金佳佳[10]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脊髓脊柱手术是脊柱外科及神经外科的常见手术,术后脑脊液漏是较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对此并发症加强护理工作,可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提高其治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赵银必,周忠华,何劲,等.脊柱外科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1,32(11):1 322-1 324.

[2]王平均,倪凤民,杨小龙,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原因和治疗策略[J].颈腰痛杂志,2010,31(4):288-289.

[3]唐六一,胡豇,张耀明.脊柱手术并发脑脊液漏的原因和治疗方式[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8,5(5):67-68.

[4]陈建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严重并发症的诊治及预防[J].颈腰椎杂志.2005,26(4):302.

[5]陈平.脊柱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病人的护理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2):220-221.

[6]孙兆忠,刘涛,房清敏,等.颈椎术后脑脊液漏的处理[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5,28(6):423-424.

[7]张芳,赵祯,郑晓静,等.脊柱骨折并发脊髓损伤的优质护理[J].中医正骨,2014,26(7):77-78.

[8]钟传弟,殷巧艮,钟爱红,等.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中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4):1 334-1 336.

[9]吴伟华,张海军,张琳,等.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东南国防医药,2015,17(6):662-663.

[10]金佳佳.脊柱后路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5):792-793.

(收稿2016-03-11)

R473.74

B

1673-5110(2016)16-0139-02

猜你喜欢
脊膜脑脊液脊髓
脊柱手术并发硬脊膜撕裂和脑脊液漏的研究进展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黄韧带骨化患者硬脊膜骨化与椎管狭窄的关系
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成像与CT的诊断对照研究
脑子也是水做的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脑脊液切口漏的修补治疗
产科患者硬脊膜穿刺后头痛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