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形势下医疗教育类APP应用于诊断学教学的探索与分析

2016-10-18 02:16易东平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诊断学互联网+医疗

逯 晶,易东平,易 纯

(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互联网+”新形势下医疗教育类APP应用于诊断学教学的探索与分析

逯晶,易东平,易纯

(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从国家战略层面出发,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概念,教育领域应当大力推行各类互联网学习方式。目前手机APP在校园生活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日益成为高校学生生活的必需品之一。文章以120名临床专业学生为样本,将医疗教育类APP应用于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实验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选择使用手机医疗教育类APP,对学生诊断学学习有明显帮助。

医疗教育类APP;互联网+;诊断学教学

1 诊断学学习特点与医学健康类APP近年来发展

诊断学是一门从基础学科过渡到临床医学各学科的桥梁课,其内容多、涉及的知识面广,名词概念、参考值、临床意义复杂,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难。该课程不仅需要学生对基础课程相关知识重新梳理,还需要自发探索性地建立与临床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所以,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应用下,不少学生对诊断学学习兴趣呈现下坡趋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的新形态逐步参与到大学教学中来。

“互联网+”从国家战略层面讲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自李克强总理提出以来席卷了包含教育在内的所有领域[1],“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也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2]。截至2015年12月,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设备活跃数达到8.99亿,按年龄层次分析,作为社会新兴代,逐渐成为社会主要力量的90后,其特点为认知新事物能力强,在整个互联网用户年龄结构层中占到28%。有统计显示,人均单日使用手机时长为2.36小时,比去年同期上升41.4%,人均单日启动应用频次达到78次,比去年同期上升20%。在各类APP应用中,医疗健康类APP使用率占到4.4%,其中90后在这类APP应用的使用占到4.6%,到2015年年底,该类用户已达到823.99万人次,并且同比增长59.0%。这一数据证明,年轻人对该类应用的使用习惯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并且该类APP应用正在走向成熟、专业、稳定、可信、实用的趋势[3]。在如此巨大的使用数据面前,传统采用“封堵断”网的政策,显然不能适应新形态下的学生学习生活。

2 医疗教育类APP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探索

2.1医疗教育类APP对诊断学课程授课的干预模式

2.1.1课前准备

开课初期,将本学期课程计划告知学生,要求学生针对诊断学即将要教授的章节,提前查阅相关知识资讯、案例、研究进展等,并于课前由学生自主分享。

2.1.2重新规划教学安排

授课教师重新制定教学教案,针对知识点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设置疑点、亮点,做到课前有疑问,课后留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查阅相关临床或科研事实,将探索知识的主动权交还于学生手中。

2.1.3课后反馈

及时搜集学生使用APP的效果和频率以及对新的学习方式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有效分析,掌握学生学习的客观习惯和规律,从而进一步帮助教学计划的实施。

2.1.4期末总结

监督和鼓励学生,将一学期内收集资料或文献进行整理和回顾,以综述的形式进行表达,结合形成性评价的形式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估,并对照期末成绩进行有效性分析。

2.2自主选择热门医疗教育类APP

根据手机APP市场上医疗教育类APP的推广和完善程度,以某年级120位临床专业医学生为样本发现,18.6%的学生在教师未作出引导前自主选择在手机上下载医疗教育类APP以辅助学习;在教师提出运用手机APP来扩展医学学习后,下载医疗教育类APP的学生达到97.6%。其中“丁香园”、“医学时间”、“心电图”、“医学书籍”、“医口袋”依次排名前五,如图1所示。

图1 医学教育类APP使用类别分布图

2.3监督及分析医疗教育类APP的使用

医疗教育类APP对于医学生的使用价值主要集中在前沿资讯、临床案例、诊疗指南、实验技术、电子教材阅读等方面,其使用率如图2所示。

图2 医疗教育类APP各种用途关注度比例图

2.4医疗教育类APP对于诊断学学习的帮助与促进

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反馈,认为医疗教育类APP对于诊断学学习有促进和帮助作用的同学达到100%。手机APP的运用主要以对现代学生生活习惯为突破口,将碎片化的时间利用到对知识的吸取,以专业知识的持续微量灌输,来替代以往聊天、购物、娱乐化的手机生活方式。以最受关注的两个方面为例,学生认为“前沿资讯”能激起对新型知识体系的兴趣,在诊断学基础知识学习过程中往往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临床案例”的了解和学习,能够体现医学知识实际运用的突破口,其实来源于扎实的基本诊断思维的细节把握,需加深对诊断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由点及面,再由面到点。

分析同专业同年级学生期末诊断学成绩发现,与同期同资质无医疗教育类APP相关引导与刺激的学生相比较,使用医疗教育类APP的学生成绩呈偏正态分布,80分以上的人数明显增多,成绩有明显优势,如图3所示。

图3 医疗教育学APP对诊断学期末成绩影响对比图

3 医疗教育类APP在诊断学教学中的思考和分析

随着“互联网+”这一概念在教育各界的渗透,互联网的使用应当与高等教育全面结合。然而很多高校,仍局限于部分多媒体运用,而忽略了多种互联网媒介的使用和新一代年轻学子成长过程中所养成学习方式的新规律。智能手机日益成为高校学生生活的必需品之一,在校园生活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对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各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采用引入手机APP教学应用的方式,引导智能手机融入高校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可使得手机在课堂和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降低其对课堂的消极影响[4]。同时,鉴于大学生学习特点的特殊性,大学生在借助互联网与现实生活中学习生活诉求的表达及使用方式存在差异[5],互联网医疗教育类APP的使用,对提升部分同学的学习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几年,慕课、微课逐渐广泛推行,互动式自主学习越来越多地运用于教学中,手机APP的使用逐年颠覆性地占领教育界的各大领域[6]。但手机学习还存在局限性,通过本次教学试验调查,文字及图片资讯类知识更易得到浏览和传播,而教材类电子阅读方式的推广主要受限于网络版权和资料完整性;且目前医疗教育类APP尚未见到完善的系统的视频资讯,如诊断学的体格检查,导致学生使用频率不高,仍需完善。

总之,医疗教育类APP的使用对于诊断学教学有实际的促进意义,从传统PPT教学转变到与外界互联式教学是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这一方面对于习惯传统教学的高校教师或临床医生意味着需要重新构建教学模式,另一方面也需要手机医疗教育类APP开发商在开发消费类医疗APP的同时,应该和医学院校深入合作打造更专业和完善的医学学习类软件,这对提高医学生在校学习质量大有益处。

[1]潘娟.“互联网+”时代的干部教育培训[J].公共论坛,2015(6):66-68.

[2]司爱丽.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安徽省餐饮业发展对策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7):24-28.

[3]朱三元,熊曾刚,卢军,范桂林.移动互联网下高校家校互动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3):29-31.

[4]张良宾.智能手机对高职高专教学管理的影响与对策初探[J].科技视界,2013(15):112-118.

[5]朱玉,郑亚平,郑文颖.大学生现实表达与网络表达的差异分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3):26.

[6]张毛宁.慕课本质、发展及其教学中的应用[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4):36.

Exploration onm edicaleducation APP applied to diagnostics teaching in thenew situation of“Internet+”

LU Jing,YI Dong-ping,YI Chun
(MedicalSchoolofHunan 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Changsha,Hunan,China410000)

Starting from the national strategic level,Premier Li Keqiang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of"Internet+",and the field of education should vigorously promoteallkindsof Internet learningmethods.Atpresent,mobile phoneAPPhas impacted campus life,and becomes something that every studentmust have.In this paper,we take 120 clinical students as the sample and apply the medical education APP to the teachingofdiagnostics.Experimental resultsshow thatwehave to choose themobilephonemedicaleducation class APP purposely,which canmake studentshave obvioushelp in diagnosis.

medicaleducation APP;Internet+;diagnostics teaching

10.3969/j.issn.2095-7661.2016.03.028】

R44

A

2095-7661(2016)03-0096-03

2016-05-25

逯晶(1985-),女,湖南长沙人,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校医学教育、中西医结合临床。

猜你喜欢
诊断学互联网+医疗
PBL教学结合标准化病人在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基于现代网络通讯工具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诊断学教学中融入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
《内经》诊法教学内容简析及与中医诊断学的衔接
什么是医疗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