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实现生本课堂的构建

2016-10-21 20:42白玉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生本课堂构建方法

摘 要: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教师通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实际教学中以及对知识的探究活动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本课堂的创新教学方式,给现代教育领域带来了全新的变化,促使“生本教育理念”在社会需求中达到了普遍的共识。本文结合小学数学课程的特点,针对如何在教学中构建生本课堂的方式进行了详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本课堂 构建 方法

生本课堂作为一种教学新形势下提出的新型教学形态,同时也是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建立在学生的基础学习上,根据学生的心理与情感的角度,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突出自己的个性化,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在传统的教学中,“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以学生为中心式生本课堂的教学核心,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需求,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观性,从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课前作业需要得到精心的设计

前置性作业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前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不同于传统的预习教学方式,主要偏重于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与习惯[1]。教师在给学生安排优质的课前作业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对课本教学内容更加全面性的掌握,使学生能够更快的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师在设计学生的前置性作业时必须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基础,根据作业具有的指导性、层次性与开放性等特点进行合理、科学化的设计。

教师在布置前置性作业时不可随意的进行布置,教师需要在作业中突出教学的主要目的,促使前置性作业所具有的指导性能够较好的引导学生围绕指定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中的难点与重点的理解。其次,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作业,由于小学数学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就非常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留意到小学生对学习的不同需求层次,从而设计符合不同学生需求的作业,促使全体学生能够得到较为稳定的发展。最后教师在设计前置性作业时还需结合到作业具有的开放性,具有开放性的作业能够有效的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的探究,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创造性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9加几》的教学学习前,教师根据学生已经学生了用“点数”和“接着数”的方式计算20以内的加法,但对于“凑十法”的计算方式并不了解的学习情况,在前置性作业中有目的性的设计了关于“凑十法”的加法习题。接着在正式上课的时候,由于学生提前完成了教师布置的前置性作业,使每个学生在正式进入到课堂学习时都是带有准备的头脑,促使课堂教学的学习更加轻松,问题的分析更加具体化和深入化。

二、开展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活动

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式能够较好的突出生本教学的特点。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展开一系列对知识的积极探讨活动,不仅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能力,同时通过合作学习的交流和互动还增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教师在进行分组学习时需要做好科学合理的分配,在分配中必须根据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与心理活动等因素,促使每个小组之间的学习能力保持在同一个层面上,组员之间能够较好的得到互补,采用由学习积极的学生带动学习不积极的学生,由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等等,促使每个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探究学习中,各尽其职,从而能够顺利的完成教师安排的教学任务,同时也便于教师在探究学习中能够顾忌到每一个学生,促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折、剪等操作将不同三角形的外形进行转变后,由每个小组对转变后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的联系进行自由讨论,讨论结束后将由小组成员探讨的结果展示出来,并派出一名代表讲解该小组的结论。接着教师对学生们得出的答案进行总结与分析,得出“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的结论,从而推出新的讨论观点:“三角形的面积该如何计算?用字母如何进行表示?”教师采用这样一种循循渐进的讨论方式[2],促使学生在逐步学习的过程中巩固了前面所学的知识又增添了新的知识,由此可见教师在推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不能急于让学生快速的得出答案,需要通过积极的思维引导,帮助学生对问题逐步的产生个人的见解和看法,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交流与合作。

三、多元化的丰富课后教学活动

生本课堂不仅仅通过教学课堂的形式来体现,同时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创设的教学活动中也能够得到体现。例如,教师在教学结束后通常会给学生安排课后作用,但倘若教师仍旧采用形式单一的利用教材后的习题或练习册上的习题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学生当天所学知识,但这个作业形式无法激起学生对完成作业使的激情,为了使学生在课后作业中能够快乐并且积极的去完成,教师就必须为学生设计习题内容丰富、形式上充满趣味性的教学训练,才能最大程度上的调动学生的积极作业心态。

由于小學生在动手操作上有着较强的能力,为此教师在为学生设计课后教学活动时恰好可以利用到这一点创设实践操作型的课后教学作业。例如在学习完几何图一课的课堂教学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图形或者模型,以此方式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同时还提高了学生能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实践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行组成小组来完成实践调查作业或者游戏性质的作业,这种教学形式具有的知识性与趣味性能够使学生积极的去完成,并且在作业中认真的对待,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教学生活,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与之相关的知识,加强学生思维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郝利.浅议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建构[J].关爱明天,2016,(3):169-169.

[2]阳林.提高小学数学”生本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8):104.

作者简介

白玉(1988.5—)女,长春市九台区土们岭中心学校,教师,小学数学教学方向,吉林省长春市130501

猜你喜欢
生本课堂构建方法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构建生本课堂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