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探析

2016-10-21 00:39刘海涛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小学语文

刘海涛

摘 要:新课改十分强调学生的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教学中不再仅注重学生的客观成绩,还倡导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培养理念不仅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要求,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地探索语文知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有义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造性思维 自主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培养是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提出的重要理念,将传统的知识记忆与应用要求拓展为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一方面要求学生牢固掌握相应理论知识与应用技能,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具有知识和方法的发散与迁移能力,是一种更为广阔范畴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长期的学习与生活实践活动有积极影响,在当前信息化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显得愈发重要。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及其特点

创新,不是墨守成规,而是推陈出新,它是一个民族永葆生机的动力之源。而创造性思维是指,人类在创造过程中的思维过程,通过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而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创造性思维一般也可以认为是人类知识新领域当中的思维活动,通过在思维领域另辟蹊径、追求独到见解,以及在前人的基础上去寻求和开拓新的突破、新的发现和新的进步。它不仅能够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还能在此基础上挖掘具有一定社会价值和新颖独特的新产物,它是智力高度发达和极度活跃的创新思维。

由于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阶段,因此它也不同于一般的思维活动或者思维过程,其主要的特点有以下几点:首先,创造性思维包括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在较大程度上来说,创造性思维更多的表现在发散性上。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它是凭借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视角和不同方向进行思考,力求从多个角度和方面来探索一切有可能性的答案的一种展开式思维方法。其次,创造性思维具有新颖性、独创性、首创性的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人智力水平发展程度。最后,创造性思维与想象联系紧密。创造性想象是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形成独立的、创造性形象的心理过程。它能与创造性思维紧密结合在一起,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创新新形象、提出新假设,从而使创造性活动蓬勃开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人们日渐认识到创新能力对于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促进自身整体素质提高的重要意义。而创造性思维作为创新能力的基础,对于个体的发展是尤为重要的。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对于学生的今后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语文课程作为基础性课程之一,尤其强调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也同样引起了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强烈关注。处于心智发展的初级阶段,小学生的思维有着极大的可塑性。因此,教师必须有效地抓住学生的这一发展时期,进行有效地思维训练,让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同时,运用灵活多样性的教学手段,力求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策略分析

1.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只有学生真正融入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做到在学中玩、玩中学,寓学于乐,才能深刻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巨大乐趣,发散自己的思维来解决相应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考虑到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力求为学生呈现一个丰富多彩的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热情,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2.充分肯定学生的置疑态度,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我们经常可以在课堂上看到学生会打断教师的正常授课,并提出一些生僻冷门的疑问,这时我们的教师该如何应对就显得至关重要。首先,对于学生这样敢于提出疑问的精神应予充分肯定。其次,应在回答中注意满足学生求知欲的同时又能引发学生的二次思考,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否则只会严重打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也再没了积极思考和探索的欲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了。

3.注重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鼓励学生的大胆创新

语文课程有着不同于其他课程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性。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所学篇章的具体内容,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特定教学氛围中大胆想象,就相关内容作出合理的揣测,而对于学生的大胆创新教师应积极肯定,并就学生的疑问作出适当解释。想象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它能够将学生的所学进行合理的拓展延伸,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途径,增长学生的见识

如今的学生接触的知识面比较广,对于新知识有着极大的渴求。单纯课堂教学中接触到的语文知识已经远远不足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积极有效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不断丰富学生的阅读途径,这对学生的知识增长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都是极为有利的。学校的图书馆、多媒体教具、网络资源等,都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有效途径。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电脑并不陌生,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网络资源了解不一样的世界,开阔眼界的同时也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培养。

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能使其灵活运用学到的语文知识,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

中,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同时,还能为其今后的成长、学习奠定基础。只有从基础抓起,才能科学有效地灌输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理念,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同时,教学中做到鼓励学生大胆置疑、勇于实践,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也是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王春元.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4(18).

[2]李丹丹.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5(10).

[3]张永红.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五种方法[J].青春岁月,2010(3).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小学语文
如何运用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