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

2016-10-21 05:39韦凤兰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新课标小学数学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实现教学生活化;研究生活中的数学,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设计生活化的练习,解决实际问题,都是目前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数学 生活化教学

《新课标》对于小学数学给出了清晰和明确的定义,就是让学生可以清晰的认识到数学起源于生活,并且可以应用于现实的世界,在生活中才可以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需要学习有用的数学,以及在生活中处处都存在数学。数学起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

一、创设有效地情景,数学教学生活化

在教学情境中有效的对于生活进行模拟,不仅仅可以有效的激发课堂的氛围,而且可以轻松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身临其境,闻其声见其形,对于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可以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不仅仅可以让学生产生对于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树立数学的思维。

1.有效的创设情景

情景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关键的,比如在教授学生循环小数的时候,可以有效的带出鸡生蛋,蛋再生鸡的循环往复。因为通过对于实例的讲解,对干学生们来说可以轻松的对于数学的概念形成理解,通过鸡、蛋的例子,或者山—庙—老和尚—山·…的循环,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确立循环的概念。

2.运用图画等实物创设情景

比如在教学中介绍圆的概念,可以画出一幅正方形的轮子的汽车,此时可以让同学们对于此汽车进行讨论,让同学们发言,汽车漂亮吗?汽车喜欢不喜欢,以及汽车能不能跑起来?学生们会给出自己的答案,并不喜欢,因为这辆汽车根本没有办法跑起来。此时对于汽车的轮子进行修改,画成圆形,这时再让同学们进行发言。因为只有圆形的形状才可以在马路上实现飞驰。举出古代以圆木进行运输的例子,进一步的丰富学生对于圆形的认识。

3.运用操作创设情景

在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平行四边形,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画、剪、拼、移,对于学生的拼移结果进行有效的点评,并对于最后的结论让学生进行讨论。最后得出只有拼成长方形,对于最后计算面积最方便,以及最容易理解。在讨论底和高的关系后,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二底×高。对于学生经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获得的知识,才可以牢固的掌握,并且尝试到成功的快乐。

4.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

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丰富,各地的教学条件一也得到了快速的提高。多媒体教学也已经走进了校园,有效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实现抽象概念的具体化,以及疑难问题的容易化,比如对于正方体进行介绍时,可以突出所有的面都一样,以及所有的棱的长度相等,使用多媒体可以达到具体,以及直观的效果。

二、研究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教学生活化对于学生来说重要的是在于激发,并不是不断的进行“填鸭”。所以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对于知识,有一个了解的过程,老师的作用就是对于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在生活中捕获,获取,积累,以及领悟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教学生活化,需要有效的对于生活中资源进行有效的挖掘。例如在对于数的收集中,可以有效的让学生对于生活中的数字进行收集。比如可以让学生在红灯或者绿灯期间数路口通过汽车的数量,并且也分别的数出自行车,以及摩托车的数量。在对于学生进行长方体,以及正方体的讲授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作用,自己做手工,在课下完成长方体,以及正方体。

帮助学生对于生活中的数学进行观察,不仅仅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而且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数一数家里客厅的瓷砖,以及光盘数量。测量自己的身高体重等。对于高年级的同学可以观察数学美,数学的形体美,以及数学的结构美。

三、设计生活化练习,解决数学实际问题。

1.在联系中有效的对教材内容进行还原,以及再创新。

只有有效的将数学融于生活,才可以让所有的练习有的放矢。在求平均数的学习中,一道题目是要求求出学生的平均身高,来有效的巩固平均数是总数除以个数的概念。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给出本省的一定岁数的学生平均的身高,比如10岁儿童的平均身高140厘米,此时可以给出我们班的平均身高是高于全省的平均身高,还是低于全省的平均身高。在引出班级的身高后,让学生报出自己的身高,由两名学生进行记录,并且给出最后的平均身高数字,得出全班的平均身高,并与全省的平均身高进行比较。在此教学中,同样是对于平均数的教学,可以有效的加深学生对于概念的内涵,以及外延的理解。不仅仅可以有效的巩固概念,而且可以轻松的帮助学生明白算平均数的必要性。将生活中的平均数,与教学中的平均数进行了有效的结合。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平均数是来自于哪里,以及在平均数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2.把生活中的数学的原形,清晰的展示在课堂上。

让学生对于数学的认识不再是简单的数字练习,而是情感的体验,生活的浓缩,具有活力和魅力。例如在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学习中。可以对于教学进行有效的拓展,也就是教学生对于教室进行粉刷面积的计算。让同学们对于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讨论,门窗需要去除,以及地面需不需要粉刷,最后由学生算出需要粉刷的面积。并且启发学生教室的粉刷与普通的正方体和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有什么区别。老师对于学生进行有效的点拨,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兴趣,进行探索和研究,以及实际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兴趣高涨,积极地动脑的同时,才可以真正的将数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去。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更是起源与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有数学,处处有数学,教师的作用就是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于数学产生兴趣,以及创建浓厚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将自己的所学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应用,以及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的自主创新和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淑霞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趋向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35期

[2]郭娟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与实用化的途径[J]《小学科学:教师》2012年3期

[3]薛巍巍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的体现[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年12期

[4]周琼小学数学教学应生活化[J]《学生之友(小学版)上》2010年11期

作者简介

韦凤兰,壮族,小学高级教师,出生:1974年12月,籍贯:广西横县南鄉镇,学历:大学本科毕业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新课标小学数学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