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情感教育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对策

2016-10-21 05:39邹秀敏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邹秀敏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现代教育体系下,小学语文是开展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利用小学语文教学资源,渗透情感教育,是小學语文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强化小学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本文立足教学实践,探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感教育 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既是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开展情感教育,需要小学语文老师根据学生特点,从听、说、读、写多个方面切入,着眼语文知识细节,实现情感教育和语文知识的有机融合,提升情感教育的实际教学效果。

一、依托朗读教育,注重情感细节

在最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当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育要重视朗读教学,要通过朗读教育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通过细致的朗读,培养学生认知文章主题和情感的能力。在小学教学当中,教师要从细节着手,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且在朗读过程中,注重把握文章中人物的情感,特别是对话部分,要融入现实语境,体会文章中的具体情境,实现作者、文中人物、读者之间的共鸣,进而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实现情感教育的目的。

举例来说,在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名为《母亲的恩情》,在文章第一段中,对于母亲一举一动有着细致的刻画和描写,包括“夜深了”的场景铺垫,包括母亲“一针针一线线”的细微动作,都反映出了母爱的伟大。在语文课堂上,每名学生都和作者一样,对母爱有着相同的认知,只是由于年龄和情感表达方式的不同,学生无法通过这样细致的文字,表达内心的感情。因此,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就要强化亲情教育,让学生注重作者描写的细节,通过细节体会其中的情感,进而加深自己对母亲和亲人的感情,让学生获得较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在阅读过程当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找到蕴含情感的文字细节,进而丰富自身情感,实现情感教育的目标。

二、激发学生共鸣,深入品读课文

在语文教学体系当中,蕴含着大量可以开展情感教育的教学资源。但是,由于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学生自主挖掘和发现其中情感内涵的能力仍有待提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课堂设计,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感悟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进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实现自身情感体系的丰富和完善,实现现代语文情感教学目标。

比如说,在小学语文课文《永远的白衣战士》当中,将疾病描写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样的表述方式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情感,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提前对学生进行引导。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播放纪录影片,让学生了解文章发生的背景和现实情况,进而树立起在疾病来临前,医生舍己为人的光辉形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受到思想和情感上的感染与鼓舞,实现情感教育的目标。

三、强化情感体验,升华感情思想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进而实现思想感情的生化。在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有很多励志的典型故事,都是通过对文章主人公命运和奋斗的描写,表达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和人生态度,对于小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思想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的引导,充分挖掘文章中的情感元素,创新开展情感教育。从年龄角度来看,小学生掌握认知情感的能力仍然比较弱,作为教师,要发挥引领作用,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并通过与现实生活的对比,发现真善美,摒弃不良习惯。

举例来说,在讲解《花瓣飘香》的时候,教师就要进行充分发掘,先帮助学生找到文眼,呈现给学生一副美的画卷,让学生通过学习提升自身心灵美丽程度。在文章中,“懂事”的小姑娘摘下美丽的月季花,送给自己生病的母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并进行自我反思,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自己的父母生病了,自己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关心和爱。

四、预留想象空间,培养学生情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开展情感教育,要充分利用小学教材中的“留白”。随着现代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小学语文学科不管是内容还是体系,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完善。在课本中,很多课文的设计,都给学生留下了自我探索和情感体验的空间。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留白”,通过“意犹未尽”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思索,深入体会情感,让学生形成自我情感体系。比如说,在讲解《做一片美的叶子》中,作者在作为就采用了“留白”的方式,留给学生一个开放式的结尾,基于此,学生可以进行充分想象,并且通过想象,感悟美好的情感和思想,进而明显奉献精神对于自然和社会的意义,从而受到情感教育。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课程教学结束后,可以让学生在空白位置,写下自己学完文章后的感受,把自己的内心的情感体现在书面上。在复习的时候,看一看自己写下的文字,重温自己学习时候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强化情感教育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可以提升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丰富学生情感体系,打造现代知性人才,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握把好方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依托语文的丰富人文资源,有针对性的开展情感教育,实现语文学科和情感教育的同步提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学生成长成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茂林.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对策分析[J].学周刊,2016,32(32):96-97.

[2]梅仕文.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11):182-182.

[3]陈瑜姝.品赏细节以情激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12):25-26.

[4]黄朝容.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中外交流,2016(23):203-203,204.

[5]曾晓丽.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思考[J].小学科学:教师,2011(9):92-92.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