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研究

2016-10-21 05:39程菊桂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情感教育小学语文

程菊桂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现代教育体系下,小学语文是开展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利用小学语文教学资源,渗透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学科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强化小学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本文立足教学实践,探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情感教育 实施策略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和全新教学方式的不断涌现,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理念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革新和进步。在如今的教学实践中,作为一种全新的共鸣式教育理念,情感教育模式对于未来的小学教育将会起到巨大的作用。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思维模式尚未形成,所以情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的运用和渗透情感教育,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探讨。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1.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各方面的综合因素会对小学生的情感形成和思维模式等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此过程中,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情感养成和内心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1]。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观和情感是十分有利的,如果老师能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将情感教育熟练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将会在提高小学生知识素养的同时,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对于小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2.有利于小学生学会情绪的掌控

就中国的教育特点而言,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六到十三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还处于形成阶段,对于外界的新鲜事物具有极其强烈的好奇心,内心的情感也极其丰富,但是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智尚处于形成阶段,所以他们还没有情绪的掌控能力[2]。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给予小学生正确的引导,从小学生的实际特点出发,逐渐的渗透情感教育,让小学生学会情绪的有效控制,逐渐的成长。

3.情感教育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曾说,师生之间的纽带并非教育本身,而是情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纽带,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老师的言行对于心智尚处于成长阶段的小学生而言具有很大的影响,老师应该适时地运用情感渗透的方法,与小学生正确的沟通,了解小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感悟文章情感,激发学生共鸣

在语文教学体系当中,蕴含着大量可以开展情感教育的教学资源。但是,由于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学生自主挖掘和发现其中情感内涵的能力仍有待提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课堂设计,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感悟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进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实现自身情感体系的丰富和完善,实现现代语文情感教学目标[3]。比如说,在小学语文课文《永远的白衣战士》当中,将疾病描写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样的表述方式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情感,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提前对学生进行引导。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播放纪录影片,让学生了解文章发生的背景和现实情况,进而树立起在疾病来临前,医生舍己为人的光辉形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思想和情感上的感染与鼓舞,实现情感教育的目标。

2.发挥想象力,让学生最大程度的体验情感

阅读的最大魅力在于,因为每个人的经历和情感的不同,所以在阅读同一篇文章时所体会到的意境也不尽相同[4]。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没有什么人生阅历,但是他们的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所以老师在语文课堂上应该充分把握学生的这一特点,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境,这对于小学生的情感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学生在学习《桂林山水》这篇文章的过程中,课文之中对于山水的描述惟妙惟肖,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让学生通過文中的语言描述来想象真实的桂林山水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或者让学生把自己所联想到的山水画面画出来,或者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等,充分的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小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不但可以使小学生学会课程要求的专业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3.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小学生的情感教育

实施情感教育的前提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果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够和谐,那么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就缺乏必要的前提条件,其效果也不会很理想[5]。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尊重,虽然小学生年纪尚小,但是他们也有自尊,不能给小学生人格上的伤害,比如对小学生进行辱骂等,这些对于小学生的成长都是十分不利的,老师应该经常对小学生进行鼓励,保证学生在一个自由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除此之外,老师应该与学生多交流,了解小学生的心理活动,从而掌握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可以提升小学语文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丰富学生情感体系,打造现代知性人才,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握把好方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依托语文的丰富人文资源,有针对性的开展情感教育,实现语文学科和情感教育的同步提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学生成长成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燕霞.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以留守儿童为例[J].神州(下旬刊),2012(9):121.

[2]梅仕文.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11):182-182.

[3]赖荣旺.浅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的作用及运用策略[J].文理导航(上旬),2015(12):8.

[4]韦宗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探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3):74-75.

[5]吴春莲.探析情感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34):238-239.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情感教育小学语文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