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2016-10-21 06:13金永根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多元化初中语文教学

金永根

摘 要:在初中教育教学体系中,语文学科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初中生文学素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多元化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初中 语文教学 多元化 教学方法

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求教学方法实现多元化,同时还要求教学模式与教学工作者的教学思维保持多元化。因而,教学工作者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当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改善传统“一言堂”的教学现状,借助多元化的思维拟定多元化的教学方案,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一定提升,为学生今后更好的学习知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一、多元化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不仅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多元化,还体现在教学工作者教学思维与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多元化,在保证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中发挥着有利作用[1]。具体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是激发初中生学习语文知识兴趣的重要途径,教学工作者通过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景促使语文知识得到多角度的解读,有效激发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其自觉参与到多元化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语文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提供了重要保障;其次,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为环境育人提供了重要的前提,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营造一定的学习氛围,促使课堂教学民主性、和谐性得到凸显,继而发挥出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最后,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促进初中生的综合思维得到充分培养,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学工作者通过优化整合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促使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得到凸显,为学生思维扩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想象思维能力等均得到一定提升。

二、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

1.情景教学法的运用

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情景教学法的运用为学生营造了多元化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得到有效激发,使学生在生动、逼真的情景中直观地感受到文化知识的内涵,继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质量[2]。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为例开展教学时,语文教学工作者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多媒体技术等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通过播放罗布泊有关的影像资料和图片等为学生们展示罗布泊过去与现在不同的景象,让学生们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含义。在过去,“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而现在,罗布泊成为了“令人恐怖的地方”。通过今昔对比的影像,在促使學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深刻了解的同时,使其环保意识得到一定培养,获得一定德育效果。

2.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

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交互性,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还促使教学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得到增强,为和谐、民主课堂氛围的营造提供了重要前提,继而为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提供了充分保障。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充分培养,实现了优势互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也得到一定的培养,形成了多元化思维[3]。例如,教学工作者可以将合作学习策略应用到写作教学中,将不同基础的学生编入到同一个小组中,在写作后,进行互相批改;针对某一题目进行创作过程中,可以围绕写作人称、文章体裁等进行讨论,互相学习。对于一些开放性结尾的文章来说,教学工作者可以让学生进行续写,锻炼其发散思维能力,在续写前,教学工作者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使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创作灵感,进而进行续写。借助指导和教学能够促使学生加强对汉语言的运用,通过训练逐渐降低语言运用错误率,为其写作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3.多元化教学实践活动的设计

在实践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为其设计符合其个性化需求的课外活动,继而丰富教学内容。借助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培养,激发其自身潜能,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为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4]。以《大自然的语言》一课为例开展实践活动时,教学工作者可以组织学生走进自然,在春季组织踏青活动,或者在夏季组织学生走进当地的森林公园中感悟自然的魅力,或者在秋季带领学生到当地的农博园参观等。通过组织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其积累一定写作素材,在实践中产生创作的灵感。

4.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的应用

在多元化教学评价中,教学工作者应当事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然后要求学生在小组中采取自评、互评等形式对自身和他人加以评价,然后教学工作者再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学习行为等给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值得注意的是,教学工作者在给予评价的过程中,不仅应当综合考虑教学评价的客观性,还应当充分保证教学评价的积极性,以积极鼓励的言语为主,鼓励学生继续努力,避免语言过激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

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教育教学改革工作需要一定时间实践才能逐渐趋于完善,将多元化教学方法应用到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是教育改革实践中的一种尝试,能够有效保证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意识,为学生创新思维和开放思维的形成创造了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 陈玉红.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学周刊:C,2012(9):80-81.

[2] 王成龙.浅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课外语文(下),2016(9):65.

[3] 周元武.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课外语文(下),2014(12):38-38.

[4] 黄盈.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小作家选刊,2015(26):146-147.

猜你喜欢
多元化初中语文教学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