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16-10-21 06:42田襄野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初中生物应用研究

田襄野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信息技术开始逐渐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初中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关键阶段,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于学生日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教学一直受到较多的重视。在当前的信息技术环境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对于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任务驱动教学法 初中生物 应用研究

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也给教学带来了全新的要求,初中教育同样也不例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各种层出不穷的教学方式不断涌现出来,为传统教学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对于初中生物教学来说,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提高了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很好的契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概述

1.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概念

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实践中,老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一定的标准将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个教学任务,学生通过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来学习课堂知识,通过任务与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完成整个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协作能力[1]。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逐渐走进教育工作者的视野,并且逐渐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2.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要特点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任务驱动教学法具有鲜明的特征。首先,教学任务是主线。对于任务驱动教学法来说,运用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教学任务的设计,因为教学任务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体的教学质量,所以,在运用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对教学任务的设计引起足够重视,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教学有效开展;其次,老师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导[2]。在运用该方法教学的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将从原来的课堂掌控者逐渐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转变,从而使教学效率得到提升。最后一个特点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学任务的设计和分配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并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不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程中的应用原则

在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初中生物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任务是整个课程教学的主线,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这个主线来进行和开展,教学变的更加具有针对性。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几个应用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使任务驱动教学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3]。首先,要注意信息整合的原则。也就是说,在运用的过程中,生物老师应该充分考虑到教学任务之间的关联性,将教学任务进行有機整合,从而根据信息技术的特点科学合理的划分教学任务,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其次要注意科学性原则。在教学任务划分过程中,老师除了应该考虑任务与任务之间的关联性之外,还应该考虑到任务划分的科学性,从而使教学任务符合生物教学大纲的整体要求,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最后要注重任务的趣味性原则。传统生物教学效率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学过程缺乏趣味性,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积极性,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十分理想,所以,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分吸取之前的教训,尽量将教学任务设计的更加有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生物课程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要策略

1.合理划分教学任务,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对于任务驱动教学法来说,在运用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学任务的划分。老师应该在教学之前充分的把握教学内容,对教学过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根据学生的整体特点,对生物教学知识进行相应的任务划分,并且在划分过程中注重任务与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最后可以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保障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秩序[4]。另外,老师在任务的划分过程中也应该尽量考虑到教学的趣味性,以便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此外,老师还可以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生物学知识用多媒体技术展现在学生眼前,运用图片、声音以及视频技术,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生物学的世界,为生物教学课堂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合理运用和选择信息技术

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的选择对教学效果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师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应该合理的选择适用的信息技术,从而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老师在信息技术选择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的具体内容,学生的基础水平等,进而做出有效的选择,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

3.准确把握学习的支撑点

初中生物老师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应该首先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优化和设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握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使学习效率得到提升[5]。在此过程中,老师应该准确的把握学习的支撑点,在进行任务划分的时候围绕支撑点进行,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具有针对性,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使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有所提升,并且通过教学任务的科学划分,使整个生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有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整体特点,科学合理的选择信息技术,注重任务划分的趣味性和任务与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康刚.信息技术环境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5(1):59-59.

[2]韩维强,陈丽敏.信息技术环境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教师,2015(30):98.

[3]熊永青.初中生物教学中”情感先导,任务驱动”模式的应用[J].学园,2016(3):78-79.

[4]洪小玲.在初中生物学课堂中发展学生高阶思维的探索[J].生物学教学,2016,41(9):10-11.

[5]刘卓.初中生物学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教师,2014(11):68-70.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教学法初中生物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军械士官大专“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成人教育中的运用分析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