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班主任管理面临的难题与解决对策

2016-10-21 07:08褚珏瑛王秀英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解决对策班级管理班主任

褚珏瑛 王秀英

摘 要:传统的中小学班级管理模式存在一定弊端,严重限制了中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的发挥,已经不适用于中小学班级管理未来发展的需要。中小学班主任有必要及时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拓展管理形式与管理思路,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学生创建民主和谐的新型班级管理环境,促进中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有效性的实现。

关键词:班主任 班级管理 解决对策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改革,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倾向于运用全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促进中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发展。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教育教学改革对中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中小学班级管理的传统模式,同时也为中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改革发展提供有力契机。

一、中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现存问题

1.中小学班主任管理理念落后,班级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应试思想的严重干扰,中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往往將主抓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规范与培养,即使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展开指导教育,也仅仅局限在为学习与考试服务的管理思路里难有大的突破。中小学班主任忽视了班级管理工作的整体性,割裂了学生综合素养与学习成绩之间的联结性,造成了学生行为规范与学习成绩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不利于学生成长成才。中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没有为学生制定一套科学完备的管理制度,针对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没有形成明确的奖罚规则,常常是由班主任随心所欲地处理,难以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信服。中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没有形成统摄性的指导思路,仅仅根据学生随机出现的偶然事件展开理论说服或批评教育,空洞单一的管理方法造成了中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常常流于形式,班级管理目标难以落到实处。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很少针对德育教育内容展开专业化辅导教学,忽视了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与塑造,导致了中小学德育与智育难以有效结合,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中小学班主任管理方法落后,班级管理队伍不专业

中小学班主任管理方法落后,严重限制了中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同时不利于形成友好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阻碍了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进一步改革发展。首先,中小学班主任往往缺乏班级管理工作的专业化知识,造成了中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理论脱离实践的严重弊端,绝大多数中小学班主任仅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良行为作出批评教育,不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驱动力,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另外,中小学班主任极少为学生设计班级管理实践活动,没有使班级管理工作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不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我管理方法,难以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其次,中小学班主任个人素质良莠不齐,部分中小学班主任缺乏班级管理经验,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难以在学生中间树立广泛的个人威信,班主任教师提出的管理方案常常不具有可操作性,遭到学生的轻视,加剧了师生之间的管理矛盾。

二、提高中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效率的优化策略

1.转变管理理念,落实以人为本

中小学班主任需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不断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转变班主任教师的管理职能,中小学班主任不再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领导者,而要以学生朋友的身份平等地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尊重中小学生自主管理的意愿,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发挥好班主任教师的主导性作用,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班级管理制度,引导学生严格按照班级管理规划开展自主管理,使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翁,从而创设一个人性化与制动化有机融合的高效管理环境。另外,中小学班主任要根据学生阶段性发展特征开展德育教育专题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管理能力。中小学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或自习课的时间,为学生设计“自我管理”、“文明懂礼”、“磨练意志”、“保护环境”等德育专题实践活动,加强对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视,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从而促进中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有效性的实现。中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切忌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摒弃传统的说教式管理方法,发展生活化的班级管理模式。中小学班主任要带领学生深入生活实践,运用情感教育法,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维护班级秩序,构建和谐环境的重要价值,从而促进中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全面性、科学性的改革与优化。

2.提高管理能力,完善人才队伍

中小学班主任要加强自身班级管理能力建设,不断更新自身班级管理理论知识体系,积累丰富的班级管理实践经验,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注意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确立人性化的管理思路,制定高效化的管理方案,促进中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科学、良性发展。另外,学校要不断加强对班主任教师的岗位培训与岗位考核,针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实行专业化管理,提高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的班级管理素质,改革中小学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中的落后弊端,以现代化的教育管理理论整合中小学教师班级管理模式,提高中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学校还应针对中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展开专业化考评,制定精细化的考评制度,明确奖罚规则,督促中小学班主任不断提高管理能力,优化中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人才队伍,加快中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改革进程。

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中小学班主任必须立足实践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反思教训,提高中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实现中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人性化与制度化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张有业.试析中小学班主任管理面临的难题与解决对策[J].读书文摘,2016(20):33.

[2]王俊山.情感支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提升的途径与策略[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4(10):57-60.

猜你喜欢
解决对策班级管理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