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准确性是深入进行语文教学的基础

2016-10-31 18:11杨雪梅
成才之路 2016年29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语文教学

杨雪梅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全方位解读教材,准确定位,才能完成语文所赋予的使命,才能承担起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发展的重任。正确的字词解读折射文字背后的博大精深;精确的品读解析丰厚文本的内涵;精当的言语训练催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文素养;字词解读;品读解析;言语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9-0086-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里的每一篇文章甚至每一个标点,都凝聚着编者独具匠心的编排意图。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语文教材承担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发展的重任。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理应全方位解读教材,准确定位,才能完成语文所赋予的使命。

一、正确的字词解读折射文字背后的博大精深

汉字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提炼和发展起来的文字,它本身就是一个浓缩的故事,蕴含着丰厚的文化。正确地解读汉字,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能让他们感受到民族精神和文化的熏陶。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嫦娥奔月》中,关于课题中“奔”字的读音,存在着争议,教参给出的答案是“bèn”,对于这个答案,笔者不敢苟同。奔(bèn),现代汉语词典上与此相近的解释有两个:(1)直向目的地走去。(2)介词,向。很显然,这里的解释只能选择第一种:直向目的地走去。这里的“走去”是一种有目的、有情有愿地走去,总感觉用在嫦娥身上不太合适。课文第六段这样描述:嫦娥吃了仙药,突然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她飞出了窗子,飞过了洒满银辉的郊野,越飞越高。碧蓝碧蓝的夜空挂着一轮明月,嫦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其中“突然”一词,表明嫦娥在吃仙药之前,对自己的去向不是很明确,更何况接连用了两个“飞”,可以真切感受到嫦娥对家的不舍。如果读成“嫦娥奔(bèn)月”,嫦娥的所有情感就都被抹杀了。其实,关于《嫦娥奔月》的民间传说有许多版本,很多版本把嫦娥当成反面人物,认为她追求享受而偷吃后羿的仙药,如果这样理解则可以读成“奔(bèn)月”。而教材中的《嫦娥奔月》描写的嫦娥是一个善良、美丽的仙女,所以读“奔(bēn)月”比较合适,“奔”体现的是急走、跑的含义,同时也能说明嫦娥身不由己的无奈。可见,字音直接决定着文本的感情色彩,决定着对主人公道德品质的认知,因而字音考量着教师的价值引领,有差之一音、失之千里的意味。学习汉字,如果只着眼于表面,而忽视它的内在,这样的教学无疑是浅显的。只有准确了解汉字的源头特点,科学地解读,才能品味出汉字背后的博大精深。

二、精确的品读解析丰厚文本的内涵

语文教学所肩负的文化传承,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一场唤醒、碰撞和生发。教师像灯塔一样,引领学生循着语言的路径去感受、寻觅和发现,最终领略文本的丰厚内涵。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时,在学生读完一遍课文之后,于老师抛出一个问题:“你觉得林冲是个什么样的人?用什么词能够高度概括他?”同学们纷纷举手。于老师并没急着让学生回答,而是把班长请到台上,说是猜中了同学们的答案,并将答案以耳语的方式告诉班长,让班长做个见证。果然,当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完答案时,班长惊讶地告诉大家:于老师全猜对了!所有的学生都怔住了。于老师这回没有卖关子,缓缓说道:“我在教三年级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他们也是这么评价林冲的,可我们都是五年级的学生了,读书要有深度,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这时,学生们安静下来。于老师接着说:“其实,林冲的过人之处用一个字就能概括。”说着,于老师向同学借了一支笔,在手心上记下了这个字,故作神秘地攥紧拳头,说大家要好好读课文,看谁想得和于老师手心里的字一样。待学生读完课文后,于老师走到学生中间,让学生紧贴他的耳朵说出答案,在同学中间转了一圈,于老师夸张地拥抱了三个同学,说:“知音啊知音!”说明那三名同学说对了,引得其他同学投去羡慕的眼光。紧接着,于老师提醒大家,答案就在第三到第七自然段文字里,要仔细品读,可以画出描写林冲个性特点的词语,然后反复琢磨。教室里再次静得出奇,学生们仔仔细细地品读着、思考着。好久,有同学试着往手心上写答案,又举手给老师看。通过于老师拥抱、握手、有道理、再想想等动作或语言的评价,学生们明白了自己答案的精确度,于是,好多学生再次认真思考起来。于老师则一边巡视一边温和地说:“千万别着急,所有的困难都能用阅读去解决,不信你就再读读。”越来越多的小手自信地伸到于老师面前,终于,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了最高的奖赏——拥抱。答案揭晓,于老师展开自己的手掌,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出了答案“让”。紧接着,于老师引领学生剖析,“让”有多种:当洪教头进来,林冲得知是恩人的师傅时,连忙起身让座,躬身施礼,这叫——礼让(学生说);当洪教头自以为是,当众侮辱林冲,并恶言挑衅,要与林冲一决高低时,林冲却连说:“不敢,不敢!”这叫——忍让(学生说);拥有绝世才华的林冲,在洪教头的一再威逼下,只得拿起木棍,还说:“请教了!”这叫——谦让(学生说);当洪教头一个“把火烧天”向林冲死命打来时,林冲只是“轻轻一扫”,这种得势之后仍能“得饶人处且饶人”的胸怀,叫——宽让(学生说)。

可以想象,如果于老师把林冲的形象定位为武艺高强、机智勇敢、心胸宽广、聪明等这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读上,课堂只能是原地打转,除了表面的繁华以外,学生不仅得不到任何思维的训练,也享受不到优秀文化的熏染。而在于老师的课堂中,他把目标定得高远——林冲的形象只用一个“让”字概括,多一个则太繁,换一个则不妥。诚然,这样精确的引领并没有凌驾于学情之外,于老师不忘给学生递送了一架登天的梯——读读、画画、想想,直至把文本的精髓嵌入学生的血液。在于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们终于一览众山小,登上了领悟的最高境界,领略了语文的魅力,享受了一场文化的盛宴。

三、精当的言语训练催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语文素养是一个抽象的话题,在语文教学中,精当的言语训练无疑是让语文素养落地生根的好方法。

曾听一位教师执教《三顾茅庐》。《三顾茅庐》第三自然段: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关于这段的教学片断如下。师:读一读这一段,找出描写景色的句子。生:(略)。师:这里有一个比喻句,你能找出来吗?生:能。师:这个比喻句是把什么比作什么?生:把山冈比作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师:你能用“好像”来说一句话吗?生:茂盛的大树好像一把大伞。师:很好!生:平静的池塘好像一面大镜子。师:不错,拿出本子把你想说的句子写下来……这个教学片断,如果仅仅从语法的角度看,学生用“好像”造的句子是对的。但这种言语训练脱离了文本,变成了为了说话而说话的盲目训练。首先,环境描写是名著《三国演义》的显著特色,这里的景色描写对背后的人物形象起着烘云托月的作用。文中蜿蜒起伏的山冈、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隐含着愿为知己而鞠躬尽瘁的奇才——诸葛亮。而疏疏朗朗的松林则预示着他高洁的品质,潺潺的溪流象征着他敏捷的思维,青翠欲滴的竹林则是他谦虚、刚正不阿的象征……离开了主人公,这里的所有景色只是一种表象的简单美,只有和人物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景色才富有生命力,才有文学的温度和美的魅力。而教学片断中老师只是断章取义地拿来一个“好像”引导学生造句,显然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根据这样的分析,可以改进教学如下:师:读一读这一段,找出描写景色的句子。生:(略)。师:这是哪个地方的景色?生:诸葛亮的住处。师:文中对诸葛亮的住处描写了哪些景物?生:蜿蜒的山冈、疏疏朗朗的松林、潺潺的溪流、青翠欲滴的竹林……师:思考一下,这些景物与诸葛亮有什么关系?生:(略)。师:读者未见其人,却对诸葛亮了如指掌,这就是环境描写的魅力。回想一下,你身边的人有哪些特点,能不能不直接写他,只写与他相关的环境,就能让我们对他略知一二呢?构思一下,待会儿大家猜一猜……这种密切联系文本的言语训练,既让学生习得了要领,又让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落地生根。

四、结束语

有人说:教育首先是一门科学,其次才是一门艺术。语文作为基础教育领域中最重要的一门学科,首先要保证它的精准性,其次才有建立在精准之上的发散性和创新性。只有这样,才能让语文教学向更深处漫溯。

参考文献:

[1]林春晓.淡妆浓抹总相宜——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之我见[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2(02).

[2]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语文教学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为小语课堂“瘦身”,为学生语文素养增“肥”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