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挫伤致睫状体脱离的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

2016-11-03 12:00李庆华田岩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5期

李庆华+田岩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钝挫伤致睫状体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 37例(37眼)钝挫伤引起的睫状体脱离患者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进行检查, 总结检查结果。结果 37例(37眼)患者经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均诊断为睫状体脱离, 其中26例(26眼)为睫状体上腔与前房完全相通, 可明确查到离断口, 11例(11眼)为睫状体与巩膜间连续裂隙样脱离。结论 超声生物显微镜是目前诊断钝挫伤致睫状体脱离最确切、最直观、最安全的检查仪器, 是诊断钝挫伤致睫状体脱离最客观、最科学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睫状体脱离;钝挫伤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5.019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ect by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UBM) in observing blunt traumatic cyclodialysis. Methods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was applied to examine 37 patients (37 eyes) with blunt traumatic cyclodialysis. Summary was made on examination outcomes. Results All the 37 cases (37 eyes) were diagnosed as cyclodialysis by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examination. Among them there were 26 cases (26 eyes) with complete connected supraciliaris and anterior chamber along with fracture, and 11 cases (11 eyes) with continuous cracked detached ciliary body and sclera. Conclusion As the most precise, direct and safe examination instrument for blunt traumatic cyclodialysis,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shows its superior objectivity and scientificity in diagnosing blunt traumatic cyclodialysis.

【Key words】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Cyclodialysis; Blunt trauma

在超声生物显微镜问世之前, 睫状体脱离的诊断性检查是依靠前房角镜与眼B超来完成的, 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 如前房浅、眼压低、角膜水肿时则无法应用前房角镜进行结构检查;眼B超对睫状体脱离缺乏典型特征, 对周边的浅脱离不能充分显示, 临床诊断睫状体脱离缺乏精准性。而当超声生物显微镜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后, 其便成为诊断睫状体脱离的金标准, 尤其对存在睫状体脱离的离断口的钝挫伤患者, 诊断更加确切、安全, 为临床诊治及研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现总结本院近年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诊治的钝挫伤导致的睫状体脱离的部分患者临床资料,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9月钝挫伤致睫状体脱离患者37例(37眼), 男28例(28眼), 女9例(9眼), 年龄13~52岁, 平均年龄32.7岁。其中钝器致挫伤21例 (21眼), 拳击伤13眼例(13眼), 爆炸伤3例(3眼), 所有外伤均为闭合性。

1. 2 仪器与方法 应用天津索维公司生产的SW-3200型超声生物显微镜进行检查, 扫描频率50 MHz, 扫描深度5 mm, 分辨率为50 μm。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 结膜囊内滴入0.4%盐酸奥布卡因进行表面麻醉, 选择合适的眼杯放入结膜囊内, 注入蒸馏水, 将探头垂直向下对准瞳孔中央, 自12点位置开始顺时针方向对眼球进行全周扫描, 检查时注意睫状体与巩膜之间的关系, 注意探头与睫状体垂直, 以利于断离口的观察, 记录病变钟点方位、范围。

2 结果

睫状体脱离的超声生物显微镜特点如下。①睫状体脱离:探查到巩膜与睫状体脉络膜上腔之间出现与房水相同的无回声区, 或睫状体平坦部表现为层次分离, 脱离的形态可分为裂隙样, 条带状及楔状。②睫状体分离:探查到睫状体根部与巩膜突完全脱离, 形成前房与睫状体上腔之间的直接沟通。本组患者均诊断为睫状体脱离, 有26例(26眼)明确探查出睫状体脱离的离断口, 睫状体完全与巩膜突脱离, 前房与睫状体上腔之间直接沟通, 行睫状体复位手术治疗, 术后眼压回升, 视力改善;11例(11眼)探查出睫状体未完全与巩膜突脱离, 未见前房与睫状体上腔之间直接沟通。

3 讨论

睫状体脱离是指眼球遭受外力作用引起的睫状体与巩膜之间的分离, 导致持续性低眼压[1], 如不及时准确诊断和治疗, 可因长期低眼压引起视网膜水肿导致视功能损害。在解剖学上, 睫状体呈三角形, 三角形的尖端向后与脉络膜相连接, 外侧角附着于巩膜突处, 由睫状肌肌腱构成, 内侧角游离, 接近晶状体的赤道部。睫状突组织结构由外向内可分6层:睫状体间隙、睫状肌、血管层、玻璃膜、上皮细胞层、内界膜, 在正常情况下睫状体上间隙只是一个潜在的腔隙, 但在病理情况下成为一个真正的间隙[2]。睫状体及脉络膜仅与巩膜相贴附, 除在前方睫状体根部与巩膜突附着外, 其余大部分仅为疏松组织, 当眼球严重钝挫伤时, 暴力作用可导致睫状体与巩膜脱离, 甚至巩膜突处的睫状体附着点脱开。从广义上讲, 睫状体脱离包括睫状体脱离与睫状体分离(分解、离断), 亦称为沟通型与未沟通型。睫状体脱离即睫状体与巩膜之间的分离, 不包括与巩膜突的分离;而睫状体分离(分解、离断)是指睫状体前端自巩膜突分离, 形成房角漏[3], 睫状体纵行肌与巩膜突之间形成一裂隙[4], 房水自此裂隙直接引流入脉络膜上腔, 致使睫状体上腔与前房直接交通。

既往由于前房角镜及眼B超等检查手段的局限性, 很多睫状体脱离的患者无法确切诊断, 以至于许多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最终丧失视功能。 使用前房角镜等检查睫状体脱离, 在屈光间质清晰的条件下, 可借助光学折射对前房角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查。但在眼压极低, 虹膜膨隆的情况下, 便不能顺利进行, 若同时伴有角膜水肿, 前房积血等屈光间质浑浊时, 对睫状体脱离的诊断则显得更为困难[5]。B超检查睫状体脱离需达到一定程度方能显示其典型征象, 对周边的浅脱离尚不能显示清楚, B超对于睫状体脱离的断离口也不能显示, 而睫状体复位术前对睫状体脱离的范围明确定位, 则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因此, 当超声生物显微镜出现时, 其作为一种安全, 无创的非介入性检查方法, 不受屈光间质清晰度, 眼压高低等因素影响, 对于挫伤导致的睫状体脱离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是其他设备所不能替代的一种检查方法, 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超声生物显微镜采用高频超声作为探查能源, 避免房角镜检查的不足, 具有无创伤, 高清晰的特点, 不受屈光状态, 低眼压等因素影响, 可以在活体很清晰地显示睫状体及其邻近组织的关系, 准确地显示睫状体离断口及清晰的脉络膜上腔液, 对于小而窄的离断口也能够提供准确位置, 结合临床分析, 提高了准确率, 减少了手术的盲目性[6]。在超声生物显微镜图像中, 正常睫状体在垂直矢状切面中类三角形中强回声区, 与虹膜、巩膜和玻璃体界限清晰。虹膜根部处为睫状体冠部, 可见睫状突, 向后延伸为睫状体平坦部。睫状体与眼球壁紧密相连。在冠状切面可探查到多个睫状突, 表现为平行排列条状回声, 每个睫状突的形态及大小变异较大, 睫状突之间为冠状沟[7]。睫状体凸起, 向中轴部与晶状体悬韧带相连, 外与巩膜相贴, 两者之间无缝隙, 向右延续至睫状体平坦部, 水平在睫状突水平可探查到分布均匀的凸起, 平坦部水平睫状体与巩膜间无缝隙。而睫状体脱离表现为巩膜与睫状体脉络膜上腔之间出现与房水相通的无回声区, 或睫状体平坦部表现为层次分离, 脱离的形态可分为裂隙样, 条带状及楔状, 所有睫状体脱离患者均表现为全周脱离, 而非某一象限的脱离, 这是由于睫状体上腔无瓣膜, 一旦液体存留即可遍布整个睫状体上腔。探查到睫状体根部与巩膜突完全脱离, 形成前房与睫状体上腔之间的直接沟通, 就可诊断为睫状体断离, 并且能在图像中准确地显示睫状体离断口的位置与大小, 超声生物显微镜是目前准确判断断离口范围的唯一精确有效的检查手段。

总之, 超声生物显微镜是目前诊断钝挫伤致睫状体脱离最确切、最直观、最安全的检查仪器, 而且检查不受屈光间质和眼压高低的影响, 高分辨率, 无创伤。

参考文献

[1] 刘磊.眼超声生物显微镜诊断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155-160.

[2] 李秋明, 郑广瑛.眼科应用解剖学.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2:90-91.

[3] 陈倩.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眼前段外伤诊断中的应用.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2, 12(6):350-351.

[4] 卢建民, 宋秀君, 周忠友. 超声生物显微镜对外伤性睫状体分离缝合复位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1, 33(11):809-812.

[5] 庞秀琴, 周军.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睫状体脱离复位术中的应用价值. 中华眼科杂志, 1998, 34(6):438-440.

[6] 杨文利. 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及诊断眼部睫状体脱离. 中华眼科杂志, 1999, 35(3):194-196.

[7] 李凤鸣. 中华眼科学.第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1642.

[收稿日期:2016-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