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老年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2016-11-10 08:25汪如华谭春萍
实事求是 2016年5期
关键词:乌鲁木齐市新疆老年人

汪如华 谭春萍

(1新疆人民广播电台;2新疆农业大学 农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新疆乌鲁木齐市老年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汪如华1谭春萍2

(1新疆人民广播电台;2新疆农业大学 农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当前的重要课题。在世界各国采取的措施中,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探寻适合新疆乌鲁木齐市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不仅有助于乌鲁木齐经济社会发展,更对乌鲁木齐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疆 乌鲁木齐市 老年人力资源 开发

我国不仅是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龄化程度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快速与我国城市化水平、工业发展水平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有着巨大的反差。目前我国的社会物质财富积累、精神文明程度和社会保障能力尚无法完全承受这种快速发展的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压力。截止2015年底,新疆乌鲁木齐市常住户籍老年人口(60岁以上)将超过40万人,到2020年将达到50万人以上,乌鲁木齐市老年人口进入快速增长期。积极解决乌鲁木齐市人口老龄化问题成为迫切的现实需要。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可以说是老龄化问题中的核心问题,对乌鲁木齐市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P349)

一、乌鲁木齐市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1.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乌鲁木齐市社会和谐和社会稳定。社会稳定要求社会各个系统的功能都能够正常发挥其作用,大量的低龄老年人重新就业到各个部门、企业组织中,不仅可以实现老年人的自身价值和保持老年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及家庭里的威信,更可以将这部分群体剩余的能量释放和转化为巨大的社会财富。[2](PP49~50)

2.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缓解乌鲁木齐市财政负担。退休人员养老待遇具有“刚性”,在社会保险支出大幅增加、社会保险筹资增速放缓和我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这三重因素叠加作用之下,财政面临着十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老年人力资源仅仅需要较低的投入就可以转化成合格的劳动力进而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创造经济价值。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可以大大有利于节余国家财政基金和社会保障基金。

3.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老年人自身的身心健康。退休后老年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社会参与的要求会更加为迫切。重视对老年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不仅是对老年人的关心和爱护,更加可以满足老年人对物质精神的追求。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可以促使那些具备条件的老人再次回到就业岗位上去,对老年人自身的身心健康有着十分良好的作用。[3](P19)

二、乌鲁木齐市老年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困境

1.传统观念对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制约。在传统观念中老年群体被塑造为一个“静态、僵化、弱势、不具生产能力”的形象。这就使得老年人口在社会上就业处于一个劣势地位,导致老年人自身就业意愿也不高。而在子女眼中传统的供养老人模式才是自身孝道和道德的体现,也不鼓励和支持老年人重新就业。[4](P127)

2.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的限制性和滞后性。

我国现行的退休政策制定于上世纪50年代,已经严重落后于现在社会经济发展。随着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的大大延长、健康状况的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能够并且更加希望从事能所能及的劳动,但是老年人就业不仅需要外在制度和政策保障,更需要制度上的大力支持与政策激励,如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的对于老年人就业的税收减免制度等,老年人就业和人力资源开发还处于政策的边缘状态。[5](P67)

3.现代化市场经济和劳动市场排斥老龄劳动力。随着全球的信息化、网络化程度加深,为老年人提供的就业信息和咨询手段也日益更新和发展。“空巢化”使得本可以直接提供传统的“文化反哺”的子女也不在老人身边,“信息鸿沟”在老年人群体就业中体现得十分明显,这就导致老年人口在以前工作中通过长期积累的经验、技能、技术的价值大幅下降和无法合理配置。

4.对就业形势严峻背景下的代际之间就业机会“排斥”。我国的劳动力市场长期并没有出现大规模、大范围的短缺,而且每年约有300万左右岗位是由退休人员离开带来的。在一定范围、领域、行业老年人就业会对新生劳动力造成一定影响。但是可以看到的是老年人消费水平提高不仅可以促进相关行业发展进而带动就业形势好转,更可以缓解代际之间的“抚养和赡养”压力,从而释放更大的生产力和市场需求。对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带来新生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因噎废食”。

5.老年人自身观念“老而不为”对于就业机会“排斥”。随着老年人生理年龄老化,老年人的心理和家庭结构重心发生转变,加之社会快速发展使得新知识、新技能日新月异,比老年人身体机能的衰退和记忆智力的下降更为快速的是老年人心理承受能力。使得老年人群体对自身的认知也产生了“老而不为”的观念。[6](P45)

三、乌鲁木齐市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1.低龄老年人口逐年增加。依据《2010年乌鲁木齐市人口普查资料》公布的统计资料(如表1所示),在2006~2014年9年的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出,乌鲁木齐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逐年增长,且增幅有变大趋势。截止到2014年末,乌鲁木齐市老年人口环比增长速度已经高达7.25%,呈现了老年人口增长高速化态势。

表1 2006~2014年乌鲁木齐市老年人口数量

2.健康状况较好。乌鲁木齐市人口于1949年以前呈现出“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的显著特点,这种状况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发生了较大改变。由于改革开放政策,乌鲁木齐市老年人的营养、健康状况以及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老年人口总体健康状况较好。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表明,2015年乌鲁木齐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69.38岁,比1949年增加了39岁。

3.文化与素质程度较高。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乌鲁木齐市老年人口文化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是新疆全区平均水平的三倍,仅次于内地发达省区北京、南京和武汉,与全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相比,处于第四名。乌鲁木齐市人口文盲率仅为2.19%,而中国平均文盲率为4.4%,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比新疆全区平均水平低0.17个百分点,处于全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第17名。与全疆平均人口文化水平和全国平均人口文化水平相比,乌鲁木齐市的各项指标都显示出乌鲁木齐市老年人口文化水平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处于较为领先的位置。

四、乌鲁木齐市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对策和建议

随着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进一步贯彻和落实,我国全面实行经济发展的方式也发生巨大转变,当前乌鲁木齐市在统筹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快城镇化的进程中,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面临着重要机遇。

1.充分利用政策优势,抓住发展机遇。自建国之初以来,国家就对新疆实行大规模的支援活动,随后“援疆政策”的出台对新疆发展和稳定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时隔64年,国家于2013年10月再次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思想,而乌鲁木齐市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核心区和重要节点,本身就有着民族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这些产业的职业者往往都是经验和技能丰富的人力资源。乌鲁木齐市在进行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时应结合乌鲁木齐市老年人力资源的年龄层次、健康状况、再就业意愿等因素促进乌鲁木齐市本地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充分利用人才援疆政策优势,积极引进援疆省市的老年人力资源来促进乌鲁木齐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牢牢抓住“一带一路”战略为乌鲁木齐市民族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提供广阔的市场和良好机遇。

2.改革并完善老年人相关保障制度。目前,我国现行的退休制度还是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对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退休人员应该采用不同标准和弹性的政策改革现行的退休年龄标准。关于退休年龄的标准,国际经验表明可以对退休年龄不设限,如美国只要身体条件满足标准就可以一直工作;德国把规定退休人员弹性退休时间定为65岁。在多数发达国家中都不再以60岁作为衡量人才是否可以继续工作的标准,并且可以适当延长退休时间。对于退休后的老年人来说,社会保障制度显得尤为重要。社会保障制度要保障老年人的养老、医疗需求可以说是目标中特别重要的环节,也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完成的迫切任务。仅以医疗保险为例,60岁以上老年人的医疗保险费支出要比60岁以下的人高出3~5倍以上。对退休人员征收医疗保险费是保持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必要手段,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退休人员的负担。所以,必须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这样既保证可以老年人各方面待遇有所提高又可以保证社会保险的可持续运行。

3.政府提供系统的老年人就业政策和服务。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发明显,政府应该将老年人口作为整体劳动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展纳入长期发展规划中。老年人口数量在乌鲁木齐市人力资源总量中的占比逐年增加,且许多健康的老年人拥有着较高的文化水平、技能特长和工作经验,社会对这部分老年人不需要专门培养,可直接加以开发和利用,快速解决人才不足和缓解劳动力供求压力,进一步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应该重视老年人就业政策的研制和出台,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使低龄的健康老人老有所为,发挥余热。

4.完善老年人就业法律。按照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已退休人员重新工作并没有被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纳入保护范围,这会对老年人就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必须制定更为系统全面的法律法规来保护老年人就业权利和权益。

5.重视老年人就业观念宣传和教育。目前社会普遍持有“老年人无用论”,而大量数据和事实证明,老年人同样是社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当积极发挥导向作用,积极引导,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加大对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意义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于老有所为的社会环境,动员社会的团体组织和民众共同关心支持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帮助老年人树立就业观念,引导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参与到社会劳动和社会文体活动中来,这样不仅可以丰富生活,还可以提高幸福感和价值感。

[1]张国,林善浪.中国发展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窦胜功,卢纪华.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张恺悌,郭平.中国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人状况蓝皮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5]陈可翼.老龄化中国问题与对策[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6]魏彦彦.中国特色养老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洪美云

C913.6.45

A

10.3969/j.issn.1003-4641.2016.05.23

猜你喜欢
乌鲁木齐市新疆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乌鲁木齐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近5年乌鲁木齐市PM2.5变化分析
乌鲁木齐市土地征收与融资问题探讨
乌鲁木齐市将建立报废汽车管理长效机制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