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的提问艺术

2016-11-23 19:08黄柒学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提问小学数学课堂

黄柒学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成败与否,课堂效率的高低,不仅依赖教师的学识水平,语文表达能力,评价艺术等,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当然是“主人。但这并不是说,为了迎合新课程改革理念,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就此放手,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随心所欲”发展个性,当“主人”。学生应该是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组织、有纪律、高效的数学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

我认为关键“问题”二字。教师课前应当充分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导性问题,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成的新问题,调整、重组、灵活机动的组织教学。根据多年数学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教师在预设课堂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境问题要提炼出数学信息

数学课与语文课既有关系,更有差别。语文的工具性在数学课得以充分体现,但数学课又不能被上成纯粹的语言能力训练课,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要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结合数学课所有的数字特征1 2 3 4……,符号 加 减 乘 除等数学信息,去展示、交流、表达他们的数学思维。

不久前,我听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教者一开始上课,便出示了一个非常漂亮的Flash课件的情境图——快乐的大森林”。教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

师:“看了这幅图,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森林好漂亮啊!有美丽的小花,绿绿的小草,还有好吃的果子。

生:2“我发现天上的白云在飘动!

生:3“我发现小鸟在表演节目 。

生:4我发现小白兔在跳舞,跳的真好看!……

就这样,学生与犹未尽,而老师却很着急,七八分钟过去了,学生们还有新的发现,但却仍在看图说话,似乎,他们遗忘了:这是在上数学课,为什么 课会变得如此难以驾驭哪?因为教师的问题中没有提炼相关的信息,其实教师可以这样问:图中有几种小动物?(3 种,即小鸟、小兔、小猪) 他们各是几只在一起的?每3只小鸟、4只小兔、2只小猪在一起)这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3只3只、4只4只、2只 2只的数,突出几个3几个2,几个4,再让 学生想办法求它们各是多少,如此一来就能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捕捉数学信息,初步感知,几个几的数学情境问题(生活现象 )

二、创设情境问题不宜过大,太宽泛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创设情境问题是必要且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情境问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提高课堂高效,更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如果情境问题过大,过于宽泛,学生容易跑调,很难被引入课堂学习的正轨,造成课堂时间不足,宝贵的学习时间就这样白白的浪费了,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一位一年级教师在教学《连加》一课时,创编小故事的同时,在黑板上创设课姨夫很漂亮的情境图,在森林边有一棵大树,树上有2只小鸟,树下草地上有4只小鸟,树顶上空还有3只小鸟,然后老师问,看看这副图你能写出什么算式?学生的算式 可多了,但思维受到已有知识的影响,只有4+2,3+2,4+3,3+4,4-3,4-2,等算式,可是不见连加算式的影子,这样一来,后面的教学变得麻烦了,不在教师的预设中,整个教学被打乱了,请看看教师设置的问题,那么“大”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后,后面的教学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教师把问题设计成,图上有多少只小鸟?你是怎样算式的?那情况就不同了。

三、问题要有需要性

在课改理念渗透相对不深的课堂上“课堂灌”,教师“一言堂”的知识现象仍然屡见不鲜,如此一来,教师就必须准备足够多的 话语来对付这堂课,随时对学生提问,便是等于最好的选择,在这样的课堂上,你经常能听到类似这样的问题:“这道题该用加法 呀?(该),“4+7是不是等于十一啊?(是)”,“这个混合算式 是不是先算括号里的 呀?(该)“……。请问你提的这种 问题有价值吗?这种问题能 激发学生的斗志吗? 学生获取 知识 还需要努力吗? 学生的思维能得到锻炼吗?

这种泛滥的问题,对于学生是白害而无一益的。会让学生养成被动、懒惰、依赖等不良的学习习惯。这种把知识“嚼烂”了,在喂给学生的所谓“问题”是有违课程改革理念的,对发展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是不利的。

四、问题要有创造性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提的问题,都应具备创造性,无论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方面,还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方面,前者自不用说,后者可谓更难,要有创造性问题,本身就意味着对教师本人素质的挑战性。

不久前,听了一节“列方程解文字题”(教材中没有专门的章节),听到令人赏心悦目的两个问题。

执教老师在复习导入后,让学生独立解方程:8X-3X=105,2X+13=33,7X-2 x3=50,之后教师说:我只问两个问题,1、你写“解”,了吗?2、你做对了吗?就是这两个问题,为什么会让人赏心悦目哪?就因为这两个具有创造性的问题,许多教师可能会这样问:同学们看一看,你们忘记写“解”了吗?忘记了补上。“看”“忘”“补”, 都被老师点了出来,学生们只剩下照做了!典型牵着鼻子走。而这位老师的,你写“解”了吗?一问,则使得很多学生主动的去“看”,自行对照,没有忘记写的,说明学习习惯优良,做的漂亮,而“忘”了写的,赶紧补上,完善了了解题格式,也加深了对此题型的解题印象,以后再也不容易犯错误了,对于第二个问题,多数老师也会这样问:做完了的同学,同桌相互看一下,对比一下答案,看你们有没有作对?或者:“你做对了吗”?教师有没有公布标准的答案,你怎么知道对与不对哪?问老师,和同学对一下答案,随你啦,显然对答案更方便些。于是,在没有老师的指挥下,小组合作却自然而然展开了,看到课堂上欣喜的一幕,难道你不认为这样的提问提的很有价值、很有创造性吗?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课堂的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数学的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事半功倍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提问小学数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