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化”为目标的综合计划和预算在线监测研究与应用

2016-11-24 10:05林敏佟如意徐厚东
天津经济 2016年9期
关键词:四化资产计划

◎文/林敏佟如意徐厚东

以“四化”为目标的综合计划和预算在线监测研究与应用

◎文/林敏佟如意徐厚东

本文在综合计划和预算在线监测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开展了监测模型设计和监测应用研究,基于SMART原则构建了三个“三二一”工作管控机制,并创新性地提出了以“四化”为目标的监测成果融合方法和相关保障机制,为企业级的在线监测研究与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电网企业;综合计划和预算;在线监测;监测模型;数据资产;融合

随着电网企业“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实施和“两个转变”的深入推进,企业级的经营管理在线监测已成为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提高横向协同水平、促进企业管理提升的有效手段。其中,综合计划和预算管理作为电网企业经营运作的主线条,能够帮助实现在线监测公司经营活动和核心资源,掌握业务执行进度,发现违法违规问题,发挥事前引导、事中纠偏、事后评价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公司发展方式转变,健全公司运营管理体系,促进公司资源整合与稳健发展,提升公司运营效率与效益。

四川电力运营监测(控)中心以综合计划和预算为纲,深入公司主营业务活动和关键业务流程,及时发现计划与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匹配性、均衡性等问题,掌握业务执行进度,推动业务协同高效,发挥事前引导、事中纠偏、事后评价的作用,建立综合计划和全面预算监测体系,进一步加强对业务执行的过程管控并及时纠偏,借助运监中心监测(控)平台,有效发挥监测实效,提升公司业务管理水平。

一、综合计划和预算在线监测体系构建

本文以国网公司综合计划和全面预算为研究范围,涉及综合计划和预算编制调整、执行控制、完成评价等环节,通过梳理综合计划和预算业务所覆盖的全部业务类型、项目环节及考核指标,按照指标监测研究、项目监测研究、预算收支监测研究、系统监测研究四个部分监测公司整体经营活动和核心资源,分析公司主营业务活动和关键业务流程,研究电网公司综合计划和预算相关系统应用情况。

其中,指标监测主要对综合计划和全面预算指标层层向下分解,开展在线监测,实时掌握公司各层级、各单位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定位影响因素,预判未来发展趋势。

项目监测研究主要针对16类项目,结合其关键监测环节,考虑从执行进度和合法合规2个监测视角开展监测,形成40项监测主题,全面覆盖公司计划编制调整、执行控制、考核评价业务。

预算收支监测研究包括经营收支、资本收支和财务状况基础3个部分。其中经营收支部分,包括购电、售电、检修、资产处置等10个类别;资本收支部分,包括投资、融资2个类别;财务状况基础部分,包括资产状况、不动产2个类别。

系统监测是以综合计划与预算为纲,梳理并研究各业务系统使用情况,开展针对各业务系统的应用监测研究,其目的在于促进业务部门对系统的应用水平,确保综合计划和预算业务在线监测体系能够实际应用。

四川公司以项目类监测和预算收支类监测(包括单项控制费用监测和农维费监测)两部分内容为试点,明确了项目合法合规监测主题11个,预算收支类监测主题12个。

二、综合计划和预算在线监测研究与应用

(一)工作机制

为有效克服验证过程中因数据处理及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问题可能导致的工作质量缺陷,基于SMART原则构建三个“三二一”的常态化、规范化、结构化工作管控机制,实现试点过程的及时纠偏,确保“先行先试、效果突出”。

1.三个“一”

一个目标:全面导入公司综合计划和预算编制及执行情况监测,发挥运监中心事前引导、事中纠偏、事后评价的作用;一套成果:按总部要求输出4项成果,强化工作成果推广的普及性及界面友好性;一种方法:通过本次试点验证,总结运监中心效能发挥的方法与途径。

2.三个“二”

两级联动:省公司抽调地市业务专家集中工作与部分地市择优自行试点工作相结合;双边作业:项目合法合规监测与单项控制费用、农维费监测分组并行开展,资源互用;建运并重:业务设计和运行实践不脱节,前期业务设计可操性要强、监测意义价值要大,后期运行实践坚持线上采集为主。

3.三个“三”

三方协同:联合业务部门、支撑机构、源业务系统实施厂商协同作战,统一管控、分线作业;三类会议:定期召开试点验证工作实施启动会、周总结会、一对一部门碰头会,统一认识、一事一议;三种机制:按照每周汇报、双周沟通、每月总结的方式开展工作报告出具及沟通模式创新。

(二)研究方法

综合计划和预算在线监测工作方法包括三个阶段、八个步骤。

1.深化设计(工作启动、主题甄选、业务设计)

组建项目团队,梳理工作内容及计划,形成工作方案;研究主题监测意义,拓展监测主题,形成主题库;开展业务设计,形成异动规则、工作步骤及职责划分。

2.业务运行(数据准备、报告出具)

获取原始数据,开展数据清洗,形成完备的中间表;梳理异动规则,判定业务及质量异动,分析原因,形成报告。

3.完善固化(工具配置、编制指南、应用完善)

配置Tableau监测工具,固化监测成果;形成作业指南,指导推广;对成熟主题,开展业务培训,由非试点单位应用提出建议优化完善。

(三)研究成果

本研究共形成项目合法合规监测主题11个,涉及监测规则32条;预算收支类监测主题12个,涉及监测规则74条。

三、以“四化”为目标的监测成果融合方法

综合计划和预算在线监测主题众多、监测规则复杂、视角多样、数据多源、数据支撑情况各异,因此需要构建监测融合的框架,以体系化、结构化的方法开展项目的在线监测。

(一)监测一体化

以项目全生命周期业务环节为轴,以执行进度视角进行进度和趋势分析,以业务视角进行合法合规分析,构建兼具前瞻性、扩展性的业务主题聚类,搭建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聚类监测融合模型,通过基于时间视角的进度和趋势分析,基于业务视角的合法合规分析进行主题聚类融合,开展关联监测分析。

根据监测融合框架,对项目监测的所有主题(含进度、预算和合法合规)和134项规则按8大项目类型开展梳理,形成监测融合模型。

(二)规则动态化

对融合后的监测主题与规则,建立价值评价体系以及出/入库动态管理,通过监测发现管理薄弱点,动态跟踪并调整监测重点,依据管理现状实现监测主题全生命周期管理。

同时,从评价规则涉及监测价值和数据质量两个维度,构建监测规则评价矩阵,将监测规则分为四个象限,根据象限划分结果,科学有效地对监测规则进行定量化的出/入库动态管理(见图1)。

(三)数据资产化

计划预算在线监测的载体是数据,为了有效支撑计划预算在线监测业务需求,需要对计划预算在线监测数据进行“资产化”管理,确保数据来源可溯、数据质量可控、数据标准可视。

结合数据资产管理体系研究的成果,基于计划预算在线监测分析数据需求,计划预算在线监测数据资产管理,必须以需求带动数据资产盘点,明确数据质量要求;以机制推动数据资产共享、应用、质量监督和管理评价。

1.建立计划预算数据资产档案

从计划预算在线监测的业务需求出发,以数据需求梳理带动计划预算数据资产盘点,形成计划预算数据资产管理档案。

2.进行常态化计划预算数据资产运维管理

相关部门指导数据资产所归属业务部门从数据资产的形成、运维、退役三个阶段开展数据资产运维管理,并重点根据计划预算在线监测对数据质量的要求,开展常态化的数据治理工作。

3.固化数据资产共享、应用和质量监督

在计划预算数据资产盘点和常态化数据质量管理的基础上,需要明确数据共享需求,固化监测分析应用,从而实现数据质量的常态化监督。

4.开展计划预算数据资产管理评价

基于数据资产管理评价体系,对计划预算数据资产共享、应用、质量进行常态化管理评价,支撑计划预算在线监测,并最终推动公司数据资产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四)分析智能化

图1 监测价值评价

构建监测分析库及监测工具,以实现监测的智能化分析统计及监测成果的交流。

1.监测分析库的建设

整合监测的异动数据,分析结果及提升建议,构建完整的监测分析成果收集和共享的平台(包括监测异动库、根因库、提升建议库),以支撑监测工具的根因库、提升建议库与异动库的智能匹配分析,以及监测成果的交流和学习。

2.监测工具的开发

对具备条件的主题,基于大数据集中式管理平台及监测分析库,开发轻量级工具,实现监测数据统计、智能分析(如,可选根因和提升建议的自动匹配)和预警管理。

四、综合计划和预算在线监测保障机制

(一)监测运行机制

基于综合计划与预算在线监测融合思路,构建标准化监测运行机制,包括数据获取、异动发现、异动处理和监测评价四个环节。

数据获取分为专业数据运维团队、标准化数据获取接口、自动化数据整合三个方面的保障。

异动发现分为异动分类管控和异动频率分析两个方面。

异动处理中,运监中心负责异动和问题的统一管理,专业部门或单位深入分析并整改。

监测评价分为异动处理评价、监测规则评价和监测规则完善三个方面。

其中,在异动处理环节,需要形成相应的异动分级处理机制,针对一般异动、重要异动、重大异动,采用不同的处理流程和手段,保障异动处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二)数据保障机制

综合计划和预算在线监测工作主要基于信息系统的线上数据,因此需要有完善的数据保障机制,从专业数据团队、统一技术支撑和信息安全管控三个方面,切实保障综合计划和预算在线监测工作的实效。

1.组建专业数据团队

择优选取具备ERP及各专业系统运维经验的技术顾问,组建数据获取专业支撑团队;针对数据团队,定期组织开展监测主题相关业务知识培训。

2.统一技术支撑

针对一级部署系统,由总部部署和开发统一的数据获取接口,保证数据获取的及时性;针对二级部署系统,由省公司部署和开发数据获取接口,根据相关专业系统的应用情况,及时调整数据获取方式,保证数据获取的有效性。

3.信息安全管控

根据各个监测主题的数据准备方案,制定专业系统的权限获取及管理策略;对于监测获取的数据,根据监测对象、监测单位进行分专业、分级的信息安全权限管控。

综合计划和预算在线监测是电网企业拓展运营监测模式、丰富运营监测内涵的重要创新举措。四川省电力公司以国网公司综合计划和预算业务体系为基础,并基于SMART原则构建3个“三二一”工作管控机制,开展了试点研究与应用工作,实现了监测模型的落地和监测工具的固化,并切实收到监测实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四化”为目标的监测成果融合方法和相应的保障机制,为企业级的在线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1]高喜利,晁阳,张晶,张海生,杨帆,白庆祥.强化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思考[J].陕西电力,2009,(05).

[2]韩俊雅.电网企业计划管理的现状分析研究[J].陕西电力,2007,(02).

[3]林松涛,段荣华.综合计划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云南电业,2006,(10).

[4]陈宏明,苏文凤,卢凤君.省级电力企业效绩评价系统改进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06).

[5]蔡华林.关于电力企业资产经营考核的思考[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01).

责任编辑:张丽恒

F42

A

1006-1255-(2016)09-0070-04

林敏(1963—),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邮编:610041佟如意(1981—),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邮编:610041徐厚东(1979—),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邮编:610041

猜你喜欢
四化资产计划
守住硬核资产是“硬道理”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资产评估法:能否终结“多龙治水”